|
在漢語中,藏為多音字。只有懂得藏的人,懂得藏鋒的人,才能最終讓自己的內(nèi)心成為一處的寶藏。 1.謀者勝于計 凡是“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狈彩翘崆爸\劃、想計策,則成功更有保證。 《菜根譚》中說:“謀,而后定;不謀,而衰矣”,“謀深,慮遠,成之因也”。 縱觀歷史,大多數(shù)事件的成功,離不開人謀和計策。早在周代,姜子牙就在渭水邊以直鉤垂釣,最終成功成為了西伯侯的最大智囊;晏子二桃殺三士,替國家除去禍患;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滅掉項羽。 然而,謀略并非全部,人算不如天算。智者百慮,必有一失。有時候,有些東西是算計不到的,比如說人心,人的情感。 古人說,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有了計劃和計策,然后才開始行動,更容易成功。但有時候成功不知看人謀,更要看天時地利,看天意。 謀略更容易禍害人心,讓人貪得無厭,最終害了自己?!皺C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彼?,善謀固然重要,但更要知道停止、滿足,才能保身。 2.勇者勝于膽 勇者無懼 有勇氣的人,都要有膽魄。《三國演義》中,劉備稱贊趙云“一身是膽?!彼在w云才能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阿斗。 同樣在長坂坡,張飛三聲大吼,嚇得夏侯杰膽囊破裂而死。 現(xiàn)實中,我們經(jīng)常說“被嚇破了膽”。如果一個人被困難嚇破了膽,也就意味著就失去了克服困難的勇氣。 沒膽量、沒勇氣的人,是沒有希望的。有的人,連表白的勇氣都沒有,怎么奢望有情人終成眷屬。 有的人,在厄運的打擊下一蹶不振,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過去,也就更不會有光明的未來。 所以,不管是求學(xué)、生活還是工作,都要有膽魄,有勇氣、豪氣。就如孟子說,雖千萬人吾往矣! 3.智者勝于藏 “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p> 老子告訴年輕的孔子,高明的商人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像空無所有;品行高尚的人懂得內(nèi)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 據(jù)記載:曾國藩出兵征討太平軍前,有人贈予曾國藩一口家傳古劍,他的岳父說:“滌生(曾國藩字)今日喜得寶劍,老夫也高興。老夫十分喜愛舊日讀過的一首古劍銘,送給你: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p> 有鋒芒,去砍東西,自己也會受傷。久而久之,這鋒芒就鈍了、廢了!只有藏匿著,在最需要的時候出手,才是利器。 曾國藩的一生雖然顯赫,功高位尊,但他卻非常低調(diào),處處藏鋒,不露鋒芒。所以才能安度一生。曾國藩曾經(jīng)總結(jié)過天道有三惡,即: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 后來他覺得自己漏了很重要的一項,在日記中又總結(jié)了一點,那就是惡好露。 古人推崇“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善藏者,不動聲色,心跡無痕,讓人看不透,才不會受制于人;就像古代皇帝,深深藏起自己的喜好,怕別人用自己的愛好誘惑自己。 而不善藏者,無城府和內(nèi)涵,很容易讓人一眼看穿,常常被人利用,受制于人。 在漢語中,藏為多音字。只有懂得藏的人,懂得藏鋒的人,才能最終讓自己的內(nèi)心成為一處的寶藏。 藏,不僅是一種手段,還是一種智慧,更是人生的境界。 |
|
|
來自: cntagu > 《交易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