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智者勝于藏 咸豐九年九月十五日,曾國藩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一直在思考有關天道的問題,他曾經(jīng)總結過天道有三惡,即:天道惡巧,天道惡盈,天道惡貳。 除了這三惡,曾國藩在這天的日記中又總結了一點,他認為天道三惡之外,還有一惡,那就是惡好露。 這里所說的露,是指顯露。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高調。曾國藩認為,過于高調是為天道所不容的,為人處世應當“是非了然于心而一毫不露”,也就是要懂得“藏”的智慧。 自古以來,有人在通往名利的路上狂妄、驕矜淺薄,但那些真正的智者往往不動聲色,藏身藏心。 《史記》上記載,孔子年輕時曾經(jīng)向老子請教做人的道理。老子告訴孔子:“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老子告訴年輕的孔子,一個頭腦精明的商人非常懂得深藏財貨,而外表看起來好像空無所有;一個品行高尚的君子非常懂得內藏道德,而外表看起來好像是愚蠢遲鈍。 《周易》中說,潛龍勿用、亢龍有悔,也是告誡我們,無論貧賤還是富貴,無論失意還是得志,都要學會藏。 做人切忌鋒芒畢露,一定要藏鋒守拙。“木秀于林,風必催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搶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是俗語,是忠言,也是智慧,為人張狂、鋒芒畢露,難免招致災禍,歷史上,三國時楊修為一例,明朝的解縉也為一例。 而集藏鋒大成者,青梅煮酒的劉備,“三千越甲可吞吳”的越王勾踐,守拙藏鋒,高明處世,低調做人,韜光養(yǎng)晦,乃成大事。 善藏者,心跡無痕,不動聲色,讓人揣摩不透;不善藏者,心無城府,人無內涵,讓人一眼看穿。 一個人有潛藏隱秘的城府,則有平和內斂的心境,男人沉穩(wěn)睿智,女人秀外慧中。藏于心而發(fā)于行,靜水流深,張弛有度,動靜之間,玄機無限。 二、勇者勝于膽 孔子說:“勇者無懼”。 為報公子光的賞識之恩,明知兇多吉少,但專諸仍以魚腸劍驚世一刺,穿過三重皮甲,直刺吳王僚心窩;身高僅五尺的侏儒要離,明知慶忌公子武功蓋世萬夫莫敵,卻用苦肉計砍掉右臂取得其信任,又趁其不備揮起獨臂舉短矛將其擊殺…… 我們之所以崇拜勇者,在于欣賞其置自身安危于不顧的勇氣和膽量。 《瑯琊榜》中有句話,“明知是陷阱,是圈套,利弊如此明顯,但仍然要去做,所為的,只不過是往日的情義和公道”,講的就是勇者“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膽識和氣魄。 真正的勇敢,不是蠻干,不是莽撞,而是審時度勢之后做出的壯舉,是一種不畏困難所嚇到的膽略和氣概。 魯迅說:“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真正的勇者,不是沒有畏懼,而是敢于正視脆弱的內心,懷著畏懼依然前行的人。 前不久有個大熱的綜藝節(jié)目——《我是演說家》。在決賽現(xiàn)場,有位選手面對全國的觀眾說出了自己在哈佛念書時候曾經(jīng)偷過壽司的事。 這期的演講主題是勇者敢言。在得知這個主題后,這位選手腦海里一直閃現(xiàn)當年偷東西的場景。這件“丑事”曾一度折磨著他,成為他心底那個永遠不想向任何人訴說的秘密,包括他的妻子他都沒有說過。 他思考了很久,經(jīng)過一番痛苦掙扎之后,還是決定勇敢地在全國觀眾面前分享了他的秘密。他的行為,不但沒有被大家唾棄、鄙視或者嘲笑,反而為自己贏得了最高的掌聲。 所以,勇者之所以能與普通人拉開差距,在于他們有膽量來審視身上的恐懼,勇于擔錯,勇于自省,勇于釋懷,所以才能不困于心,不惑于情,活出高價值的生命。 三、謀者勝于慮 《菜根譚》謀略篇中講:“謀,而后定;不謀,而衰矣”,“謀深,慮遠,成之因也”。曠世奇書《鬼谷子》中也提到:“慮深遠,則計謀成”。 實施行動之前,需要仔細地謀劃,從全局的觀念進行考慮,才能達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效果。做事之前不三思,萬萬不可取,三思之后不行動,萬事難成。 漢昭帝后期,趙廣漢擔任潁川太守。趙廣漢到任后發(fā)現(xiàn),地方的許多土豪劣紳、地痞無賴無視朝綱,結黨營私、胡作非為,被欺壓的百姓敢怒不敢言。趙廣漢下決心要除掉這些惡勢力,為民除害。 可這時的潁川地方勢力強大:豪門大族之間互相連親,而官吏間也都互結朋黨,如何才能瓦解當?shù)氐睦婕瘓F呢?趙廣漢冥思苦想后,安排值得信賴的部屬,外出辦案時,一旦罪名確立就依法處罰,同時故意泄露當事人的供詞,制造朋黨間的猜疑。 趙廣漢又命屬官設置形狀像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缿筒作為意見箱,專門接收老百姓投的匿名舉報信。然后,再命人投遞匿名信,然后向外散播這些信都是豪門和大族的子弟寫的。 正如趙廣漢預料的,原本很要好的豪門和大族,因為謠言而互相攻擊而翻臉成仇。不久豪門和大族所各自結成的小團伙都陸續(xù)解散,社會風氣大為改善。 人生就像一場棋局,深謀遠慮的人,往前走一步,要考慮到未來三四步的走勢。辛棄疾說:“事未至而預圖,剛處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計,則應之常不足”。如果事先沒有打算,心中沒數(shù)就盲目辦事,一遇困難猝然不知所措,就易于失敗。 關于如何多謀多慮,三思后行,《菜根譚》中提出的三點可供我們參考:“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span> 閑暇時不能無所事事,忙的時候自然會用得著;平靜的時候不讓心靈空虛,遇到變化時自然能應付自如;無人知曉時不做邪惡的事,大庭廣眾之下自然會受到尊敬。 做人,因慮而生謀,因膽而生勇。有勇有謀者,可謂豪杰;豪杰若懂得藏的智慧,斂起鋒芒,圓融無礙,才可謂人生的智者。 主播:愛國粹,一個向著陽光奔跑的人,喜愛京劇藝術,是一位京劇票友。朗讀風格聲音爽朗、渾厚、感情貼切、字字入耳,極具親和力和感知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