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玩收藏中特別奉行'物以稀為貴'的游戲賞玩規(guī)則,那么在古陶瓷收藏和研討領(lǐng)域,除了官窯與民窯瓷器之間存在較大的經(jīng)濟與文化差距外,就民窯瓷器本身而言,除了精細之別,還存在一個稀有度的問題。如陳設(shè)瓷,文房用品,佛堂供器等等。特別是有些瓷器上的稀有紋飾和銘款內(nèi)容,往往會更容易受到收藏者的關(guān)切和追捧。 
 這是一件明代晚期青花罐,造型渾圓,施釉肥厚,胎質(zhì)細白堅硬,胎壁厚重,胎體分上下兩段粘接。器肩繪蔓籐青蘿,腹部繪折枝花卉,用筆豪放生動。細觀這件瓷器與其它民窯瓷器相比,無論從瓷質(zhì),造型到繪畫方面好像沒有什么大的區(qū)別,但該罐器外足底心所書釉下'福'字款卻與眾不同,值得一提。罐底款字一反過去細小字體常規(guī),福字直徑近5厘米,如此大寫款字,縱觀古往今來的陶瓷底款,不見有如此大之'福'款記。 
 福字作為一種古代陶瓷裝飾,寫于器腹部的多有發(fā)現(xiàn),但以超大字體書于底部,不能不說是某一工匠,在某一天早上,心情愉悅時的率性而為吧!也就因為無名窯工的一次任性,給當今喜歡收藏的古陶瓷發(fā)燒友們增添了一分物以稀為貴的收藏樂趣。 明代超大'福'字款青花罐,繪畫繁中就簡,憨暢淋漓,器身保存完整,不失為民窯瓷器中的一件精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