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shù)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guān)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錢志亮 來源: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父母和孩子能朝夕相處的日子,真的不多。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楊槍槍朗讀音頻 最近,《媽媽是超人》在網(wǎng)絡上熱播,黃圣依和兒子安迪上了熱搜,然而這對母子的關(guān)系,和其他家庭不同,透露著淡淡的疏離。 節(jié)目組給媽媽和兒子做了默契考試,黃圣依只得了 28 分。 看的出來,黃圣依平常對安迪的陪伴比較少,對孩子的了解也不夠。 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導演問安迪:“平日爸爸媽媽工作忙不能陪你,你會感到孤單嗎?” 年僅6歲的安迪回答:“不孤單,因為習慣了。” 01 陪伴,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成了這個社會的稀缺品。 中國的大多數(shù)家庭,父母不能陪伴的原因也很多,生活步調(diào)匆忙,工作繁忙、養(yǎng)家糊口,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并不多。 曾經(jīng)有位年輕的媽媽對我說:“我和孩子他爸都在工作,有幾天,早上出門,孩子還在睡覺,晚上下班回到家,孩子已經(jīng)睡了,我只能在床邊偷偷地看他幾眼?!?/span> “我們這么拼,明明是為了孩子,但最對不起的也是孩子。” 在我們身邊,像這樣的父母數(shù)不勝數(shù),他們之中很多人會因為很少陪孩子而對孩子產(chǎn)生愧疚,給予孩子很多物質(zhì)上的補償。 去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師》里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賈玲扮演假老師,看到孩子房間了有一大堆方便面,她對孩子的父親說:“孩子需要的不是錢,而是陪伴。” 02 很多家長都對陪伴有所誤解,覺得工作和陪伴是不能兩全的,其實不然。 真正的陪伴并不代表父母24小時全天候陪在孩子身邊,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固定的親子時間,在這個時間里,父母有愛和情感的投入,全心全意陪在孩子身邊,真正看見孩子,看見孩子的需求。 時間久了,父母和孩子就算不在彼此身邊,也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愛與關(guān)心。 這種由陪伴帶來的愛的滋養(yǎng),學校和社會給不了,只有做父母的才能給。 奧巴馬曾說:我不可能做一輩子的總統(tǒng),但卻要做一輩子的父親。 再忙,也請抽點時間好好陪陪孩子。 03 相比較沒有時間陪孩子的,還有一種父母在”假裝“陪伴孩子。 前幾天,在高鐵上遇到一對父子,小男孩一路上很興奮,拉著爸爸的袖子,指著他看著看那:“爸爸,你看,車子過江啦!”,爸爸只是輕輕附和一聲,頭也不抬,眼睛直盯手機。 幾次下來,孩子越來越沉默,最后干脆趴在窗戶邊,呆呆地看著窗外。 帶娃玩手機,已經(jīng)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 小區(qū)樓下、游樂園、餐廳,低頭族的父母隨處可見,曾經(jīng)有數(shù)據(jù)顯示,有近7成的父母在陪孩子時頻繁玩手機。 帶娃玩手機,是父母假裝在認真地陪孩子。 因為親子之間缺少溝通和交流,孩子每次抬頭看著你的時候,你都在玩手機,幾乎感覺不到你對他的關(guān)心和愛。 04 我一個朋友,經(jīng)常跟我抱怨,孩子跟她不親,和爺爺奶奶特別親。 有一天去朋友家做客,我問孩子:“你喜歡和媽媽在一起,還是喜歡和爺爺在一起?” 孩子想了一會說:“爺爺!” “為什么呀?” “因為爺爺陪我的時候,不會玩手機?!?/span> 朋友聽完沉默了。 很多時候,不是我們陪孩子的時間的少,而是陪孩子心不在焉做自己的事情,玩手機、打麻將、和其他媽媽聊天,“身”陪“心”不陪。 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回應時,感受到的是孤單和冷漠,最后,孩子越來越失望,跟父母也越來越疏遠。 05 龍應臺曾經(jīng)在文章寫道: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是啊,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其實也就生命最初的那幾年,等到他們大一點了,已經(jīng)要去遠方上大學、工作、結(jié)婚、生子...... 我們和孩子能朝夕相處的日子,真的不多。 當孩子還在你身邊的時候,好好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吧。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
|
|
來自: 昵稱41082923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