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五行是指: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五行有相生相克之說,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生”是指生命,指健康。當腎臟健康時,肝臟就健康。因為腎臟排毒功能好,肝臟解毒負擔就輕。肝臟解毒功能好時,心臟就好,就不會有毒氣入心,心慌,心悸的癥狀。心臟功能好時,脾臟功能就好,就能運化食物營養(yǎng),能量。脾臟功能好時,肺功能就好,就沒有氣短,氣喘的感覺。肺功能好時,腎臟功能就好。比如尿毒癥患者呼氣就有尿素味,就是肺功能下降。 相克是指: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克”是指病,脾臟病了就影響腎臟,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腎病患者都挑食,特別是幼兒時期,少年生長發(fā)育時期都有挑食或?qū)δ撤N食物偏愛的習慣。腎臟排毒不好了,肌酐,尿素氮等毒素就影響到心臟,比如尿毒癥患者有心悸,心慌等癥狀。心臟不好了,就影響到肺,所謂心慌氣短就是這個表現(xiàn)。肺不好了就影響到肝臟,肺功能不好的,肝功能就會下降,轉(zhuǎn)氨酶就可能升高。肝功能下降又會影響到脾臟,導致患者不思飲食,胃口不好。 中醫(yī)從來把人體看為一個整體,所以治病時有“虛則補其母,實則泄其子”之說。中醫(y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有腎病一是先天性的原因,如近親結(jié)婚導致的家族型腎病。二是后天挑食,營養(yǎng)不良,導致免疫力下降,時間長了就導致腎病。所以治腎病只要把脾臟調(diào)理好了,免疫力就會上升,營養(yǎng)吸收,運化也好,水濕就不會留在體內(nèi),更不會有水腫;免疫力上升了,免疫細胞也均衡了,也不會有感染,腎病自然就治愈了,所以可以通過調(diào)理脾臟來治療腎病。 |
|
|
來自: 老鬼哇事 > 《中醫(yī)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