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飛 亦心言攝影 當我在電腦上敲出這幾個文字時,心里也小小的吃了一驚,怎么會想到要談這個話題呢?這似乎與熱熱鬧鬧的年味有些不合適宜。 這幾年,“抑郁”兩字在人們的視線里出現(xiàn)的頻率不算低,但大多數(shù)人普遍認為離自己很遠。 快節(jié)奏高物欲重名氣的現(xiàn)代生活,帶來豐富的物質(zhì)享受的同時,也給人們的心理造成了莫名的高壓力。有資料顯示,中國有高達2.8億的人群需要心理健康服務(wù)。而在全球范圍,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 抑郁和焦慮讓很多人過往的財富、名氣和成就都變得毫無意義。重度抑郁癥會伴隨著自殺傾向。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也無意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我想表達的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可能更關(guān)注需要終生服藥和治療的比較嚴重性的精神障礙人群。而更多的一類人群,他們內(nèi)心壓力過大,各種焦慮,恐懼人際關(guān)系,不愿與人打交道。他們沒有明顯癥狀,只需要及時關(guān)注并就診,就能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卻被社會和我們自己所忽略。 剛開始,很多人以為是天氣變化引起的倦怠,沒有在意,但漸漸的,記憶力明顯減退,胸疼頭疼失眠,有時會莫名流眼淚,更多的時候是發(fā)呆或睡不醒。有些人會出現(xiàn)存在意識上的憂患,覺得活著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等等,無法做到自我負責。 我在近幾年的針灸臨床上,也遇到大量這樣的病例。女性多于男性。高學歷者居多。雖然她們不是或很少以焦慮、恐懼及情緒變化等心理化的方式呈現(xiàn),而是以頭痛、胸悶、心慌、呼吸困難等軀體癥狀的方式呈現(xiàn)。但在就診中,我能深深的感受到她們內(nèi)心的緊張、不安、悲傷、擔憂、懊惱、混亂、自我認同感低。 這樣的人群,雖然達不到抑郁癥的程度 ,但內(nèi)心說不出的掙扎糾結(jié),不明原因的頭痛、心慌、胸痛,失眠、胃脹、食不知味,于是輾轉(zhuǎn)各醫(yī)院進行各種檢查,在不同科室、專家之間徘徊,病人痛苦,家人苦惱,醫(yī)生也手足無措。 有一位女士一臉痛苦的說,我病了,我很不舒服,可是醫(yī)生說我沒病。最后還嘲笑我,真有病就是神經(jīng)病。 這位女士沒錯,她知道自己病了。這位醫(yī)生也沒錯,只是,他們所認知和要努力的方向是不一樣的。 所幸,越來越多的醫(yī)生已經(jīng)意識并接受到,這其實就是抑郁癥。 在普遍概念里,抑郁焦慮就是“不開心”,但是,持續(xù)的情緒低落只是冰山一角,網(wǎng)絡(luò)上有一句話這樣描述:抑郁癥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所以,抑郁癥損失的不止是生命年限,它關(guān)乎家庭和社會。 對于這樣的人群,在施以針灸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讓她的心安住,告訴她什么也不需要做,過去已經(jīng)不再回來,未來還沒有來到,所以,安住在當下,靜靜的去感受去感知,無論是任何情緒,你都只是一個局外人,靜靜的看著它,流過你的身體,流過你的生活…… 一次,二次,或許她都不明白,這有什么用?但慢慢的,她有了一些覺知力。 當情緒再一次到來時,她不再是隨著情緒去爆發(fā),去沉淪,而是開始去探尋:我為什么又開始悲傷了?我在緊張什么?我為什么如此不安?我還在為那件事情擔憂。我是如此懊惱。我有些混亂。我原來從來沒有好好照顧過自己…… 于是,這個時候,我們的治療才算開始了,而這種治療是由她的身體自發(fā)的啟動了自愈機制而開始的,所以,這句話“最好的醫(yī)生是你自己?!彼圆惶?。 因為任何一種疾病后面一定是由某一種情緒所引起的。找到它,就找到了病因,找到了疾病的去路,就有可能治愈它。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在《黃帝內(nèi)經(jīng)》里就告訴過我們,現(xiàn)代醫(yī)學把這類病癥稱為“身心疾病”,它有別于典型的精神疾病。 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小說《撒旦的情歌》里寫道:“為了逃開好頭怪獸,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這樣是沒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后背對著它;你要勇敢地轉(zhuǎn)過身去,才能看清那頭對獸的本來面目。” 面對抑郁焦慮,沒什么可怕的。轉(zhuǎn)身,面對它,你就有了戰(zhàn)勝它的勇氣和力量。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當下,就是永遠。 我知道了,我為什么在今天寫下這樣一個話題。 春天來了,萬物蘇醒,萬象更新,每一個當下都是嶄新的,讓我們沉睡許久的心也蘇醒過來吧,到大自然中去,到山谷叢林中去,到樹木花草中去,全然的放松身心,接納一個全新的世界和全新的自已,待到夏花似錦的時候,你,定將化繭成蝶。
支持尊重原創(chuàng)!轉(zhuǎn)發(fā)至朋友圈和微信群無須授權(quán)。公眾號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授權(quán)。
|
|
|
來自: anwgmz3z94zck7 >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