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縱觀歷史,諸多皇帝窮其一生都在尋找長壽之道,而真正算得上長壽的皇帝,只有6位,分別是乾隆、梁武帝蕭衍、康熙、武則天、忽必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秘這些古代長壽帝王的養(yǎng)生之道! 1 乾隆 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卒于嘉慶四年(1799)正月,終年89歲,是清朝第六任皇帝。 適時進補騎射鍛煉 乾隆帝喜歡適時進補:即是根據(jù)時令、身體的細(xì)微變化添減補品。以藥膳為主,其中常用的有:山藥鴨羹、八寶鴨、八珍糕等。 也善于騎射,活動筋骨。騎馬射箭,活動量大,這對深居宮廷的皇帝來說,無疑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增強抗病、防病能力的一個好方法. 2 蕭衍 南北朝梁武帝蕭衍,享年86歲,在位48年,80多歲了還上陣征戰(zhàn),絲毫不輸廉頗、黃忠等古之老將。蕭衍是中國歷史上僅次于乾隆的長壽皇帝,其養(yǎng)生長壽之道,確有獨到之處。 素食主義疾病不擾 蕭衍的長壽,在于他是一個堅定的“素食主義者”,并且不喝酒。他曾寫過一篇《斷酒肉文》,認(rèn)為葷食是人患一切病的病因。吃素之后,飲食上更為清淡,多半是一些“豆羹糲食而已”。 3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享年71歲,在歷代皇帝中是比較長壽的。據(jù)說他年近七旬而精神不減,仍可進行馬上操練。 適當(dāng)饑餓身體健康 朱元璋從小就受盡了饑餓和寒冷的折磨,當(dāng)上皇帝后,朱元璋在飲食上經(jīng)常是粗茶淡飯,對吃喝很不講究。 現(xiàn)代養(yǎng)生理論認(rèn)為,適度的饑餓和寒冷,對于人體的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F(xiàn)代人疾病多發(fā),很多就是由于生活條件太好,飲食不節(jié)制,身體長期處于溫暖的環(huán)境中,得不到寒冷的鍛煉而形成的。 4 康熙 康熙皇帝在位61年(1661—1722),是中國帝制時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玄燁活到69歲,在今天看來并不算長壽,然而在中國300多位帝王中,能活到69歲者卻寥若晨星。 節(jié)飲食,慎起居 這是康熙的養(yǎng)生之要。康熙曰:“節(jié)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也?!弊鳛榛实?,膳食無疑要比一般人豐富得多,但康熙皇帝卻比較簡單。他說:“朕每日進膳二次,此外不食別物,煙酒及檳榔等物皆屬無用?!彼怀匝a藥,也不要人按摩,“惟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如是而已”。 他們的共同之處 興趣廣泛多動腦:這些皇帝大多思路敏捷,才華橫溢,像乾隆帝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并且喜歡聽?wèi)?、觀燈、看雜技、滑冰等。興趣廣泛對他的修身養(yǎng)性、健康長壽都大有裨益。 寬容大度:蕭衍肚量很大,很少因小事與人生氣,這也就避免了引起心理紊亂。 好色不貪色,豐富和諧的性生活。蕭衍能活到86歲的高齡,也在于他少近女色。性生活淫亂往往是皇帝短命的主要原因,蕭衍只有后嬪、妃子七人,生八男九女。他晚年信佛,更是遠(yuǎn)離女色。中醫(yī)還認(rèn)為:“留得一分精,便有一分生機”,因此,節(jié)欲是延年益壽的根本。
學(xué)學(xué)長壽帝王的養(yǎng)生之道,合理作息,飲食得當(dāng),多鍛煉多動腦,長命百歲也不僅僅是想象! 帝王養(yǎng)生術(shù)、告訴你的家人朋友,一起健康長壽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