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唐朝,作為我國最開放的朝代,自然也涌現(xiàn)了無數(shù)奇葩的人物。被稱為初唐F4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這四個人,更是個中翹楚。 東北F4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自小就被當時的專家、學(xué)者們鑒定為神童一枚。才氣自不必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還有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別離這種煩心事都能讓他寫的如此浪漫。才華太高,自己又掌握不好度的話,就容易恃才傲物,王勃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王勃當初寫滕王閣序的時候,就是沒有抓住太守想要捧自己女婿的這個中心思想。王勃一生最大的污點就是他殺過人。沒錯,殺過人,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竟然也會殺人。話說當年王勃的一個官奴朋友犯了事,王勃選擇了包庇這個朋友。然而,后來不知道為什么,王勃又殺了這個朋友。也因此,王勃犯了罪。被判了死刑。幸好王勃趕上了大赦天下,雖然保住了命,但卻被剝奪了終身的政治權(quán)利。 王勃 楊炯也是個神通。在楊炯還不滿十歲的時候,參加了當時特意為青少年舉辦的童子舉考試,楊炯一舉及第。詩文方面,楊炯也是超凡脫俗,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灑脫的個性顯露無疑。然而,神童好像都有自己的怪癖,楊炯的怪癖是不服王勃。沒錯,這個王勃就是上面說的王勃,在初唐F4中,唯一排在楊炯前面的一位。對此,楊炯是不承認的。楊炯這個人,喝多了會扶墻,會扶樹,生平就是不服王勃。這可能就是文人的傲氣吧。 楊炯 有“小司馬相如”之稱的盧照鄰,怪癖就更奇葩了。他晚年的愛好是自掘墳?zāi)?。什么意思呢?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自己給自己挖墳?zāi)?。盧照鄰沒事的時候,就給自己的墳?zāi)剐揎椧环蛘吒纱嗵稍趬災(zāi)估?,感受死后空寂的虛無。然而,盧照鄰為自己準備的墳?zāi)箾]有派上用場。晚年的盧照鄰病痛纏身,再加上病急亂投醫(yī),服食丹藥,導(dǎo)致身體上的病痛加劇。不堪病痛折磨的盧照鄰選擇了投水自殺。 盧照鄰 七歲就寫下了“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駱賓王,自幼聰慧,文采不凡。然而,駱賓王這個才子也有他奇葩的怪癖。駱賓王對政事不滿,于是他就投奔了敵人陣營,駱賓王的這波操作也是十分任性了。即使是投奔了敵方的懷抱,成為了武則天的敵人,駱賓王的文采絲毫沒有受到影響。為什么呢?駱賓王所寫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得到了武則天的超高的贊賞。不知道是應(yīng)該說武則天胸懷寬廣呢,還是應(yīng)該說是駱賓王文采實在太高。 駱賓王與鵝 初唐F4,留下了他們的詩文,留下了他們的奇葩怪癖,也為我們一覽大唐盛世的開篇,展開了一道絢麗的大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