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唐代文學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有“初唐四杰”這個稱呼。它指的是唐初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四位著名詩人。他們四個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和文章,為唐代文學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們四個人命運都很悲慘。 王勃:仕途多舛,英年早逝 王勃是個文學天才,六歲就能寫文章,九歲時候?qū)懥似丁礉h書注〉指瑕》,指出著名學者顏師古《〈漢書〉注》中的錯誤??梢娦⊥醪獙W識廣博,膽識不凡。他的文學才華給他帶來了仕途鴻運。十四歲那年,他給當時的右相劉祥道寫了篇議論時政的文章,叫《上劉右相書》。劉祥道看后深為賞識,稱譽王勃是“神童”,并上表朝廷加以推薦。王勃因此被任命為朝散郎。朝散郎的品級為從七品上,雖然屬于低級文官,但是對于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來說,已經(jīng)相當不容易了。 入仕后,王勃銳意進取,積極向上,充分發(fā)揮他的文學特長,寫了很多歌頌朝廷和皇帝唐高宗的文章。當時沛王李賢非常寵愛王勃,他招王勃為沛王府侍讀兼修撰。有一次,沛王和英王在一起玩斗雞游戲,在一旁的王勃為了給沛王“打氣助戰(zhàn)”,當場寫了篇《檄英王斗雞文》。可能因為該文寫得很精彩且大家都想拍沛王馬屁,該文迅速在王公貴族之間流傳。唐高宗也看到了這篇文章,他讀后大怒,他斥責王勃不勸諫王子反而有意挑撥諸王間的矛盾。因此下令撤銷王勃官職,禁止出入王府。剛剛起步的仕途就這樣毀于一旦。這對王勃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但是他有優(yōu)勢,那就是年輕。年輕,一切都有可能,從頭再來也不嫌晚。 二十歲這年,王勃再次步入仕途,擔任參軍一職。但是在任參軍期間,他耿介清高,恃才傲物,和同僚關(guān)系不融洽,甚至得罪了當?shù)匾恍┤?。因此被人陷害,犯了殺害官奴的罪,按律判處死刑。幸運的是遇上上元元年八月改元大赦,王勃得免一死。但是他父親卻因此事被牽連。當時他父親王福疇擔任雍州司戶參軍,受連累后被貶到偏遠的交趾當縣令。經(jīng)歷此次打擊,王勃在仕途上再不可能有大作為。他也心灰意冷,不再有所希冀。 王勃的人生充滿挫折,即使拋開他在仕途上的失意,他的人生也是一出悲劇。上元二年,王勃從洛陽啟程前往交趾看望父親,途中路過滕王閣,寫了千古名文《滕王閣序》。上元三年(676),王勃在渡南海時,不幸溺水,被人救起后,心悸而死。年僅二十七歲。 楊炯:政治失意,剛過不惑之年即死于任上 楊炯,生于高宗永徽元年(65O)。幼年聰明好學,很早就顯現(xiàn)出文學方面的才能。年僅九歲便被舉為“神童”。上元三年(676),楊炯通過制舉考試,被授予校書郎一職,掌管??睍?,這一年他二十六歲。永隆二年(681)楊炯被推薦為崇文館學士,后又改任詹事司直,掌太子?xùn)|宮庶務(wù)。武則天當政后,楊炯的堂弟楊神讓參與徐敬業(yè)起兵反對武則天的活動。楊炯因此受到牽連,垂拱二年(686)被貶為梓州(今四川三臺)司法參軍。后又被授予盈川令一職。 楊炯官職不高,懷才不遇,長期心中憂郁。武則天當政,他曾寫過一些文章歌頌武則天的功績,希望能引起女皇的注意,從而得到提拔。但卻從未受到女皇的垂青。楊炯“為政殘酷”,性情暴躁,恃才傲物,性格怪異,和同事關(guān)系不好。長壽二年 (693)楊炯在盈川令任上去世,時年四十四歲。史書上并沒有說明他的死因,從他經(jīng)歷來看,大概和他長期憂郁、性格暴躁有關(guān)。 盧照鄰:被病痛折磨,無奈選擇自殺 盧照鄰,字升之。早年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本人也非常好學。曾跟隨文字學家曹憲學《埤蒼》、《爾雅》,又隨學者王義方學習經(jīng)史。知識廣博,能詩能文,文學素養(yǎng)很高。還不到二十歲就被授任為鄧王府典簽。鄧王李元裕對他非常重視,曾對別人夸贊說:“此郎,寡人相如也?!北R照鄰借工作之余把鄧王府中的豐富藏書通覽了一遍,知識更加淵博。 后來,盧照鄰被任命為益州新都尉。在任上不幸染上了風疾。這是一種因風寒濕侵襲而引起的肢節(jié)疼痛或麻木的病癥。后來病情不斷加重,他只得辭官養(yǎng)病。在長安時,他“伏枕十旬,閉門三月”,在《釋疾文》中他寫道:“余羸臥不起,行已十年,宛轉(zhuǎn)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連蜷;不學邯鄲步,兩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笨梢娝麕捉c瘓。當時名醫(yī)孫思邈也在長安,并且和他是鄰居。被后人稱為“藥王”的孫思邈對他的病束手無策,說明他已經(jīng)得了不治之癥。 為了給盧照鄰治病,家里財產(chǎn)幾乎都用于醫(yī)病買藥,家庭經(jīng)濟每況愈下。去世前過著“布衣藜羹”的艱苦生活。雖然他以堅強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賦《離騷》,司馬遭腐著《史記》的精神激勵自己,先后寫出《釋疾文》、《五悲》等作品。但是,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讓他深深陷入絕望之中,最終選擇了自殺。約在調(diào)露二年(680 年)前后,盧照鄰自沉潁水而死。 駱賓王:人生坎坷,兵敗伏誅 你一定知道有首詩叫《詠鵝》,詩是這么寫的:“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边@詩的作者就是駱賓王,寫這首詩那年他才七歲。駱賓王天資聰明,人稱“神童”。 駱賓王的爸爸曾在曾當過小官,但在駱賓王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們一家陷入貧困,過著“糟糠不贍”、“簞食無資”的艱苦生活。成年后,駱賓王被道王李元慶辟為府屬。后又任奉禮郎,出使西域。期間寫了很多邊塞詩。 儀鳳三年(678),駱賓王補為長安主簿,后為朝官侍御史。當時正值武則天以“天后”掌政,制定告密法。由于駱賓王多次上疏諷諫,言語不慎,得罪了同僚。被御史彈劾,誣告他任長安主簿時貪贓。因此獲罪下獄。幸運的是, 679年唐高宗改元“調(diào)露”,大赦天下,駱賓王獲釋出獄。出獄后他被裴行儉招為幕府,出征突厥。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 684年,駱賓王在揚州遇到被貶為柳州司馬的徐敬業(yè),兩人“情投意合”、相談甚歡,駱賓王便投到徐敬業(yè)的幕府,任藝文令。光宅元年 (684)九月,徐敬業(yè)在揚州起兵。駱賓王寫了《代李敬業(yè)傳檄天下文》。文章雖然寫得非常好,但是徐敬業(yè)的討伐事業(yè)卻非常不順。高郵一仗,徐敬業(yè)全軍覆沒。按照《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的說法,徐敬業(yè)兵敗后駱賓王“伏誅”。還有一些書上說駱賓王并沒有死,而是出家為僧,但是過于傳奇,不可信。 “初唐四杰”是唐朝文學史上四顆耀眼的星星。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文學天才,但卻命途多舛。上天給了他們一身才華,卻早早地奪去他們的生命。他們就像流星一樣,短暫劃過,卻在天空閃出耀眼的光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