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理丠 長詩故事背景源自奧維德(Ovid)的“變形記”(Metamorphoses)中維納斯和阿多尼斯的章節(jié),由莎士比亞修編創(chuàng)作而成,也是其第一首長篇敘事詩,于1593年4月18日向倫敦“書業(yè)公所”(Stationers' Register)申請登記而隨即出版。主要講述一個“愛情與失去”的故事。
讓凡夫俗子去贊美敝屣秕糠,愿阿波羅引我至繆斯之圣泉 作為《維納斯和阿多尼斯》長詩中的題記;引自于奧維德《戀歌》(Amores)中的第一卷第15首。 原文為拉丁文,皇家版英譯文為:Let the rabble admire worthless things.May golden Apollo supply me with cups full of water from the Castalian spring。 河畔版采用的是馬洛的譯文:Let base-conceited wits admire vile things.Fair Phoebus lead me to the Muse’s springs。翻譯成中文意即: 讓凡夫俗子去贊美敝屣秕糠,愿阿波羅引我至繆斯之圣泉。
長詩正文從維納斯對阿多尼斯的追求開始 傳說(希臘羅馬神話),有一天維納斯和她的兒子丘比特在一起嬉戲玩耍,維納斯不小心被兒子的金箭擦傷,在傷愈后第一眼看見了美少年阿多尼斯,愛神維納斯便墜入了愛河,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機智、時髦而有獨創(chuàng)性。 文中不乏: “來這邊坐吧,這兒沒有咝咝蛇鳴; 坐穩(wěn)后我要吻得你氣喘吁吁?!?/p> “但我不會讓你的嘴唇感覺到膩煩, 而要讓它們吻得越多越饑渴難抑……的句子、片段。 它大膽地表現(xiàn)著色情,甚至沒有什么道德意識。
雖然其中的性描寫對我們來說更多是滑稽而不是色情,但在莎士比亞自己的時代人們經(jīng)常拿這首詩的廣受歡迎來證明年輕人、知識階層或者(聽起來很離譜)天主教會的道德淪喪。 “你由女人所生卻不懂愛為何物? 不知欲愛不能是何等苦不堪言? 唉,要是你母親也這樣守身如玉, 她就不會生你,會死得很凄慘?!?/p> 傳說,阿多尼斯的母親是塞浦路斯島國王喀尼剌斯(Cinyras)的女兒密耳拉(Myrrha),她只愛自己的父親,并在乳母的幫助下與其父親同床十二夜,隱瞞父親不知,后來父親發(fā)現(xiàn)這秘密后要追殺她,她像神祇求救,被神變成沒藥樹,阿多尼斯即在樹干中孕育并從中降生。
愛情中的男女 在愛上阿多尼斯后,維納斯對其他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 她離開了奧林匹斯山(Olympus)的住所來到林中。她裝扮成一個女獵手,讓這個年輕人整日陪伴左右,并與他一起游遍了山林、河谷。她跟著獵狗,歡呼雀躍,追趕著無害的動物。他們一起渡過了一段美好時光。雖然她奉勸了他許多次不要捕殺像獅子和狼這樣的野獸,但年輕人只是嘲笑她的想法。
愛情的失去,阿多尼斯之死 有一天,阿多尼斯如往常一樣打獵。在獵狗發(fā)現(xiàn)一頭野豬之后,阿多尼斯躍躍欲試想要獵殺這頭野豬。他一箭射中了這頭野豬,但是野豬沒死,掉過頭向他沖擊,長牙深深地扎進阿多尼斯的要害部位,阿多尼斯不幸死去。 “是的,是的,阿多尼斯就這樣被殺: 當(dāng)他手握利矛偶然撞上那頭野豬, 野豬并無意在他身上磨牙礪齒, 而是想用親吻的方式讓他留步; 可多情的野豬用長嘴親吻他腰時, 不知不覺將利牙插進了他的腹部?!?/p> 當(dāng)維納斯回來之后,發(fā)現(xiàn)阿多尼斯死了,她大哭起來。但維納斯無法將他從地府再拉回陽間,她便在阿多尼斯的血上灑上葡萄酒,將它變作銀蓮花(Anemone,wind flower)。 “她低頭去聞那朵花兒的芳香, 把那種芳香當(dāng)做阿多尼斯的氣息 她說既然死亡把他與她分開, 她將讓那朵花兒開在她心底。 她摘下小花,花莖頭流下綠汁, 她把這晶瑩的綠汁當(dāng)成是淚滴?!?/p> “愛神就這樣厭倦了茫茫人世, 匆匆套上牽曳香輦的銀色鴿子, …… 愛神意欲永遠(yuǎn)在那兒隱跡幽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