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無人智慧餐廳落地五芳齋,一家門店每年可省下35萬人工成本。一場餐飲新零售的變革正在發(fā)生。
文|何宏穎
寫字樓林立的杭州文三路上,一場餐飲新零售的變革正在上演。再過幾天,這家五芳齋文三路老店,將擁有一個新名號:首家無人智慧餐廳。
這是一家依靠于口碑無人餐飲技術,用數(shù)字驅動經營的新零售餐廳。整個用餐過程,不管是排隊、點餐,還是取餐、結賬,全靠消費者用支付寶或者口碑自助完成,就連菜品推薦、營銷方案也都由系統(tǒng)基于大數(shù)據自主完成。
五芳齋總經理吳大星稱,僅無人化改造這一項就可以幫助門店節(jié)省7個服務員,每年平均節(jié)省32萬到35萬元的用工成本。
而更重要的改造還在銷售場景的擴容上:外賣方面,在保留常規(guī)外賣通道的基礎上,考慮到周邊以白領消費人群為主,口碑計劃通過預付到取提升門店的外帶率;零售方面,口碑則在門店增設了可24小時營業(yè)的無人貨柜,同時在線上基于精準的地理位置推送,通過爆款引流,擴大五芳齋在口碑及天貓旗艦店的銷量。
口碑官方數(shù)據顯示,僅1月23日,五芳齋就在口碑大牌快搶欄目中售出3214份大肉粽??诒畼I(yè)務部總經理陳盛估算,銷售場景的擴大,有望幫助門店提升200%的成交額。
眼下,傳統(tǒng)的餐飲品牌們都在尋求一種新零售的落地方式,破解日益增長的店鋪運營成本難題,希望提升店鋪的整體效率。對于誕生于1921年,正做互聯(lián)網轉型的“粽子大王”五芳齋來說,自然不例外。
據悉,1月28日,這家無人智慧餐廳將正式對外運營,未來有望復制到全國。為此,我們提前探訪了這家神秘的“無人餐廳”。
6年老店變身“無人餐廳”
這幾天王倍有些激動。29歲的她,很快將成為五芳齋首家無人智慧餐廳的第一任店長。
她所在的文三店,屬于典型的CBD商圈餐飲店,周邊不乏華星時代廣場、黃龍國際中心等綜合寫字樓,吸引肯德基、麥當勞、真功夫等許多連鎖餐飲品牌開店。每天中午12點一到,王倍和店員們就要迎來一場硬仗,周邊人流快速涌入,卻只有一臺收銀機,點餐隊伍常常要排三五米。
如今,走進這家餐廳,一切都變了。最直觀的感受是,它不再像一家傳統(tǒng)、老式的快餐門店。餐廳新門頭十分顯眼:五芳齋24小時智慧餐廳。整體風格不再是傳統(tǒng)快餐店的模樣,多了高腳凳、沙發(fā)卡座和卡通墻繪。
不過,最大的亮點還在“無人化”的全程自助服務上:沒有服務員,從點餐、下單、取餐等核心環(huán)節(jié)全部依靠消費者獨立完成。
第一步:點餐。
點餐方式包括口碑App、到店掃碼點餐、門店自助點餐機這三種。
點餐首頁區(qū)分了不同的就餐方式,有線上預訂到取、線下堂食就餐、打包外帶。當記者勾選完成后,對話框隨機跳出一張用餐滿減券,并且點餐首欄顯示出是“猜你喜歡”的欄目。原來在掃碼瞬間,系統(tǒng)結合智慧餐飲系統(tǒng)早已識別出每位顧客的口味喜好、客單均價等,形成“千人千面”推薦。
第二步:下單支付。
記者點了系統(tǒng)推薦的“小米黃金粥+貴妃多肉粽”組合,用支付寶結算支付。期間,AR掃碼五芳齋“粽寶”標志的圖案,就可以玩砸金蛋贏優(yōu)惠券的互動游戲。
第三步:取餐。
互動游戲后,來了一條取餐短信。60個智慧餐柜,取代原來人工叫號送餐的方式,后廚人員將食物放入餐柜?!班?!”一聲,點擊開柜后餐柜自動打開,自助取餐關閉柜門即可。
而在堂食區(qū)隔壁,24小時無人零售區(qū)格外引人注目。消費者用支付寶掃碼開門,即可打開貨柜,里面擺放了五芳齋粽子、糕點等多樣化零售類食品,取貨即走,系統(tǒng)自動扣款,該區(qū)域是24小時營業(yè)的。
口碑行業(yè)策略專家鄭震濱(花名:笑童)表示:“無人智慧餐廳并非概念上的‘無人’,它的核心意義是基于大數(shù)據、物聯(lián)網等互聯(lián)網技術對傳統(tǒng)業(yè)務流程進行優(yōu)化乃至革新,滿足用戶的消費升級需求?!?/p>
從整個消費鏈路看,數(shù)據正驅動著這家無人餐廳的經營。首先,通過口碑碼打通數(shù)據全鏈路,實現(xiàn)線下經營數(shù)據化。從排隊、點餐、付款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全部用掃碼實現(xiàn)。其次,數(shù)據幫助門店的運營管理,實現(xiàn)會員的觸達、營銷和SKU數(shù)據化營銷。第三,智能硬件取代人工流程,綜合成本下降。
第一樣本店的誕生
從6年老店,到24小時無人智慧餐廳,前后僅用時1個月。
2017年,無人零售概念已經延伸至餐飲業(yè),但大多停留于概念性的設想,幾乎沒有一個實體店的落地。笑童常年跟一線餐飲商家打交道,其中包括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外婆家等餐飲巨頭。一次次走訪中,他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未來餐飲新零售到底是什么?
“即然大家都很迷茫,那我們就做一家實體的樣板店,給大家一個回答。”小伙子萌發(fā)了做一家無人新零售餐廳的想法,這一次,他要告別紙上談兵,將一整套通過數(shù)據驅動運營效率的模式放入一家餐廳,真實展現(xiàn)在大眾面前。
2017年11月,深秋已至,在會議室的玻璃面板上,笑童和團隊成員一點一線地勾勒著:掃碼點單、自助取餐、無人便利……漸漸地,一個關乎無人智慧餐廳的模型,浮出水面了。
在整個鏈路背后,口碑確定了兩大關鍵性宗旨:用營銷提升收益、用工具提升效率。其中,營銷就是利用千人千面、滿減券等個性化營銷方式提升收益;工具是指借助掃碼點餐、智慧餐柜,節(jié)省消費者點餐、排隊等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店鋪坪效、人效。
模型成立后,團隊四處尋找生態(tài)合作伙伴,確定數(shù)據、算法等實用性,讓方案落到實處。萬事俱備,只欠第一個試水者。最終,五芳齋同口碑的想法,碰撞到了一起。
2017年是五芳齋做互聯(lián)網轉型的元年,百年老字號已經邁出了向智慧化門店改造的第一步,做后臺系統(tǒng)的智能化升級,其中,文三路老店就在改造之列。
去年12月28日,口碑方面拿著智慧餐廳方案,來到嘉興的五芳齋總部。笑童一口氣講了半個小時,五芳齋直接拍板決定了。
“我們沒有任何遲疑,未來,五芳齋無人智慧餐廳還會復制到越來越多的城市?!眳谴笮沁@樣說,同時,他還把這家口碑合作餐廳定義為五芳齋新零售餐廳的第一家樣本店。
當天,五芳齋還直接向口碑拋出24小時全時段營業(yè)的構想。除了堂食餐飲,五芳齋擁有粽子、糕點、八寶飯等零售食品,借助于無人零售技術,進一步實現(xiàn)“餐飲+零售”,提高坪效。為此,口碑將無人零售貨架的模式,復制到零售區(qū),它不占用人力成本,從而實現(xiàn)了“全天、全時段、多場景”的新模式。
目前,五芳齋在上海和杭州兩地,從醫(yī)院商圈、車站碼頭商圈、社區(qū)、商務等切入,嘗試智慧餐廳的升級改造,計劃打造6家不一樣的新零售個性化門店。
銷售場景的擴大
店鋪改造裝修期間,王倍定期來店轉轉。每來一次,她就多一次驚喜。“以往靠經驗判斷,現(xiàn)在靠數(shù)據說話?!蓖醣哆@樣說,這位店長做好了轉型的準備。
傳統(tǒng)的餐飲行業(yè)以產品為中心,以選址、菜品吸引消費者,單向的數(shù)據一直很難形成閉環(huán)。如今,來到餐飲新零售的模式之下,所有流程已然發(fā)生了一場的變革。
“無人智慧餐廳,它圍繞用戶建模,而不是傳統(tǒng)地圍繞產品。”吳大星表示。
具體來看,從消費者“掃碼”這一行為動作開始,每一個消費者的標簽清晰化,積累的數(shù)據將反哺給商家,幫助商家精準識別用戶畫像,直接影響商家的貨品調整,指導商家菜品優(yōu)化、預估菜品銷量,實現(xiàn)精細化備貨。而在另一方面,從堂食、外賣到預付到取,再到24小時的無人零售柜,讓經營場景變得多樣化。
就在1月24日,口碑在杭州召開了一場新店商峰會,CEO范馳闡述了對于餐飲新零售的理解: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構餐飲消費場景,實現(xiàn)行業(yè)規(guī)模的指數(shù)級增長。
消費者不僅有在餐廳吃到美食的需求,他們在家里、在辦公室里也有同樣的需求。而口碑的這套餐飲新零售思路可以說與餐飲業(yè)品牌化、標準化、零售化的大趨勢高度相符。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餐飲品牌踏出了這一步。比如在門店設置一個獨立的櫥窗,專門向客人兜售自主經營的食材、調料、干貨等包裝食品,以及一些可以帶回家直接烹制的半成品。再比如,現(xiàn)在在天貓等電商平臺,我們可以輕易地買到呷哺呷哺的火鍋底料、廣州酒家的臘腸、蠔門九式的蒸蠔干。這些都是餐飲品牌正在做的重構新的消費場景的探索。
“智能化、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而餐飲新零售趨勢同樣勢不可擋,新零售最終改變的是效率。”吳大星說。
編輯丨陳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