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慮是人類的基本處境。 ——羅洛·梅 12月23日將迎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入學考試,萬千學子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期待金榜題名,或在“知識的海洋”里深度遨游,或在“雙一流高校”中鍍得金身。 然而在這些期盼眼神的背后,是強烈的緊張、擔心、不安。 “老師,還有幾天就要考研了,我最近這幾天很緊張,注意力老是不集中,我也不想走神,可就是控制不住。。?!?/p> 這已經(jīng)是我最近一個月做接到的第4例考研焦慮的咨詢。每年11、12月份,心理咨詢中心總會接到多起考試焦慮方面的咨詢。 現(xiàn)實中,人們不僅面對考試會焦慮,面對其他重要事件的關鍵時刻也會焦慮,因此我在這一期將和大家來探討如何更好地應對這種焦慮情緒。 許多人都想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每當重要時刻我都會非常焦慮?”。 我們之所以如此焦慮,往往由以下幾方面因素導致。 01 “糟糕至極”的觀念 所謂“糟糕至極”,是指在事物的最終結(jié)果出現(xiàn)之前,就想象或認為可能出現(xiàn)非??膳?、糟糕、甚至是災難性的后果。 這也是接受多年應試教育的結(jié)果。因為學校一直是用各種考試來檢驗和篩選學生: 一張試卷及格是60分,哪怕59分也是不及格; 每道單項選擇題都有固定的“標準答案”,如果答案選“A”那“B、C、D”選項全部是錯的; 如果升學考試錄取前100名,第101名同學即使付出很多努力仍然會被刷掉。。。 學校里這些標準都是非常明確而清晰的,因此很多人習慣了“以結(jié)果論成敗”的思維方式。 即使整個過程中曾經(jīng)克服了很多困難,遇到很多挫折都沒有放棄; 即使這樣的結(jié)果也有客觀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但是,只要“考砸了”或“沒有完成任務”就是失敗,之前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沒有意義。 許多人的邏輯是這樣的: 沒有達到目標=災難 他們認為,考試沒有考好或者重要事件沒有完成,好像“天就要塌下來”一樣,結(jié)果將會是災難性的,所以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不能完成任務的結(jié)果。 曾經(jīng)有來訪者因焦慮情緒前來向我求助,她稱自己只要是參加重要的公開比賽。 比如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在賽前一個星期的時間都會焦慮,尤其是在上場前,甚至會大腦一片空白。 經(jīng)過咨詢發(fā)現(xiàn),她有這樣的深層觀念:如果不能在比賽中獲得非常好的名次,付出的努力就沒有意義,就沒有辦法面對家人和朋友,別人會看不起自己,以后就沒辦法抬起頭來做人,她的生活會一片黯淡。 如果堅持這樣的想法,就會把結(jié)果作為衡量“成功”和“失敗”的唯一標準,如果結(jié)果不理想,就是完全失敗,自己整個人就會被完全否定。 因為最終結(jié)果出現(xiàn)之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帶著這樣的觀念做事,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情緒。 02 “追求完美”的信念 許多人都有追求完美的習慣,他們要求自己必須每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不允許自己出一點紕漏或者犯一個錯誤。 在他們的人生字典里沒有“失敗”這個詞,他們只能接受“成功”和“完美”。 去年,我接到過一個來訪者,她因為考研來咨詢。 在咨詢過程中她說,考研這么重要,我必須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復習上面,我不能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的分神,可是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的想其他事情,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從她的經(jīng)歷可以了解到,她是一名“別人家”的“學霸”,她對自己的要求一向苛刻。 她希望自己能夠像像機器一樣:設定了程序就固定不變的保持下去,每天不休息、不娛樂、不放松,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復習備考上面,還不會感覺到累。 她不但對自己努力的過程要求完美,而且要求設定的結(jié)果就到達到。對于考研,她只能接受“考上”這唯一的結(jié)果。 她屬于典型的“完美主義者”,這類人只要設定了計劃,就必須嚴格的百分百執(zhí)行。 而且必須要實現(xiàn)當初制定的目標,否則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自己的人生就有了污點,這個污點就會跟隨自己終生,這樣的結(jié)果是沒有辦法接受的。 如果你要求自己像機器一樣“運轉(zhuǎn)”,嚴格按照指定的計劃,不能出一絲差錯,這個過程當然會特別累,而且往往也很難達到自己要求的那種結(jié)果。 03 “跟別人比”的習慣 很多人之所以在關鍵時刻這么焦慮,是與他人比較的結(jié)果。 “我有好多同學看起來狀態(tài)都挺好的,信心滿滿的樣子。如果我考不好,感覺比不上他們。。?!币粋€考試焦慮的同學來跟我傾訴。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我們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感受和經(jīng)歷。 因為我們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拿來跟別人對比,我們聽得耳朵長繭的一句話就是:“你看人家XXX考得那么好,表現(xiàn)的那么優(yōu)秀,你怎么就做成這樣?!” “別人家的孩子”成為很多人心中無法逾越的痛。 當我們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夠理想時,父母或老師可能會拿這點來跟別人比較,批評我們做得不如別人; 即使我們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了,但是還是會被跟更優(yōu)秀的人去比較,結(jié)果顯得我們還是在某些方面不如別人。。。 從小以來一直經(jīng)歷這種“被比較”,而且自己的弱項往往被拿來跟別人的強項比,讓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自己還不夠優(yōu)秀,也往往會產(chǎn)生焦慮的情緒。 了解到焦慮的原因,那么怎樣來應對呢? 01 擁抱內(nèi)心的焦慮 ![]() 其實,所有的情緒感受都是有原因的,它們往往在向我們傳達一些重要的信息,焦慮情緒也不例外。 你在關鍵時刻感到焦慮,其實是它在向你傳達這樣的信息:這個事情對于你來說非常重要,你非常在乎,但是你沒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你非常擔心。 這是你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 雖然你努力想讓自己平靜,但是你的這種緊張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你不承認不接受這種感覺,就是在回避和否認真實的自己。 焦慮情緒是你的一部分,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時候你越是回避它、否定它,它就越是“纏著”你,時不時的騷擾你。你只有看到它、理解它、接納它,它才可能會緩解。 而且焦慮并不一定是壞事,只有過度焦慮才是不利的。 根據(jù)心理學上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強度的動機有利于出現(xiàn)最理想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保持適度緊張,我們往往會得到最好的結(jié)果。 為什么會這樣呢? 如果你一點都不緊張,很可能意味著你不在乎這件事情,你的動機就沒有那么強;如果你過度緊張,就難以發(fā)揮出正常的水平。 而當你感到適度緊張時,意味著你想要得到較好的結(jié)果,你會為此付出一定的努力,你能夠帶著適度緊張投入到這件事情里; 并且你的緊張程度處在能夠控制的范圍內(nèi),可以把適度的壓力轉(zhuǎn)變成相應的動力,所以更容易發(fā)揮出最佳水平。 你要做的不是回避焦慮情緒,而是面對它、擁抱它,把它當成一個朋友,發(fā)自內(nèi)心的擁抱會讓焦慮成為你的力量,而不是你的阻礙。 02 找到積極的資源 ![]() 什么是積極資源? 積極資源就是你用來應對壓力、幫助自己度過困境的方法以及可以獲得支持的來源。 古語有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你也不例外,你的人生走到現(xiàn)在,肯定經(jīng)歷了或大或小的挫折和困難。 仔細思考一下,你當時是怎樣應對那種困境的?你嘗試了哪些方法幫助自己?經(jīng)過這樣的思考,你往往會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中的積極資源。 比如通過定期的、有規(guī)律的運動改善情緒; 比如通過繪畫和寫日記的方式,表達和宣泄情緒; 比如大哭一場(哭泣也可以是一種宣泄情緒的方式) 比如通過聽音樂和腹式呼吸等方法讓自己放松; 比如通過找親朋好友傾訴獲得理解和支持。。。 你曾經(jīng)可能運用過這些方法,它們幫助你有效的應對壓力。 而且你可以看到,你之所以能夠應對那些困難情境,主要還是依靠你自己的力量。即使有他人的支持和幫助,也只是外在的、輔助的因素,要通過你內(nèi)在的力量起作用。 如果你仔細的、深入的向內(nèi)看,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內(nèi)心是一塊寶藏,珍藏著豐富的資源,擁有強大的力量。你只是需要去發(fā)現(xiàn)和運用它們。 03 打破自戀的泡沫 ![]() 許多人潛意識層面有這樣的信念:我能夠掌握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我能夠得到我想要的任何結(jié)果,我能夠讓所有人都喜歡我。 這種信念背后是一種極端的“控制欲”,想要控制所有的東西,實質(zhì)上是一種非?!?strong>自戀”的狀態(tài)。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迎接極度“自戀”狀態(tài)的往往是迎面的一盆冷水! 為什么? 因為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無論你如何優(yōu)秀,生活里總有些事情是超出了你能力范圍的,你總有些事情不是那么擅長; 而且,無論你多么擅長人際關系,總有些人看你不順眼,不喜歡你。很多時候,這跟你如何做人無關,他們就是不喜歡你這個類型的人。 再次,每個人都需要休息和放松,這是人的本能需求。無論你如何繁忙,有多么重要的工作和任務,都要給自己留一些休息放松的時間。 否則,你這種本能的需求可能會在重要關頭給你“添麻煩”,比如“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小心出了重大紕漏”。 總之,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完美,不可能像機器一樣不需要休息放松,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與其被一盆冷水澆醒,不如早一點主動打破自戀的泡沫。 你沒有必要控制一切。即使有些事物你不能控制,你依然可以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即使有些人不喜歡你,你依然可以生活得很精彩。 04 看到更多的可能 ![]() 1933年美國經(jīng)濟危機時,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真正讓我們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 其實,無論出現(xiàn)怎樣的結(jié)果,我們的人生都不會“一片黑暗”,天也不會“塌下來”。 無論發(fā)生什么情況,我們都能夠經(jīng)過調(diào)整,面對和適應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很多時候我們擔心害怕的只是“害怕本身”而已。 比如考研,考不上又能怎樣?可以去找工作嘛。如果你還想繼續(xù)考研,家里又有條件支持,你就全心全意備考; 如果家里經(jīng)濟條件不寬裕,你可以邊工作邊考研,或者先工作一兩年攢點錢再考。 當你進行自我評價時,過程也非常重要,即使考試失利,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復習備考的過程就是有意義的。 即使結(jié)果不理想也不能否定自己的努力,你為目標而付出的努力、時間和精力是實實在在的。 我參加研究生考試時,考到最后一科的時候,整個考場里只剩下三分之二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放棄了考試,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堅持完考試就是一種勝利。 其實無論是考研還是工作,都只是下一個人生階段的開始,你都要繼續(xù)努力,不斷的提高自己??忌涎芯可步^對不代表你從此便可高枕無憂。 無論是考研、普通考試,還是其他的所謂的“重要事件”,都只是你人生中的一個節(jié)點而已。 你的人生不會因為某件事的失利而徹底失去希望,只有放棄才是真正的失敗。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你要全程努力的奔跑,而不是只跑一段,然后就停下腳步。 即使跌倒了,你的前方仍然有無限的可能性,只要你愿意繼續(xù)奔跑,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 如果你認真的讀完了這篇文章,我相信你便不再那么焦慮,因為全身心投入到閱讀中也是緩解焦慮的一種重要方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