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考綱2018年高考語文分類練習專輯征訂:語文月刊2017年12期,只是1本書,96頁,12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論述類文本閱讀二、實用類文本閱讀三、文學類文本閱讀四、古詩文閱讀五、語言知識與運用六、作文七、模擬試題八、參考答案及解析 咨詢微信13602424805(手機) 最近不少家長留言說孩子已經(jīng)進入了期末復習階段,不知道該怎么幫孩子有效復習備考。 為此,江教君結(jié)合班主任老師經(jīng)驗,為各位家長和孩子整理了這份復習技巧和備考秘籍,幫家長朋友們避開一些復習的誤區(qū),希望可以幫孩子們做好復習計劃,期末取得好成績。 1 克服幾種不良習慣 01 無 計 劃 復習沒有計劃,不具有針對性 很多孩子對重大考試的復習并沒多少認識,用一些孩子的話說就是多看看書、多做做題就行了,所以別人看書他也看,別人做題他也做,老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看著也是復習了,但考試結(jié)果一出來,差距直接拉開。 這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想考好,但是沒有明確的計劃和準備,那基本不可能;你根本沒辦法和那些有計劃有準備的同學比。 對策: 1.先對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平常學習好的,那復習的重點就是查缺補漏,爭取考得更好;平常學習一般的,復習的重點就是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整體實力。 2.復習計劃的制定。了解考試考點,基礎知識怎么復習,重點、難點怎么復習,作業(yè)怎么寫、題怎么做,時間怎么分配,都要提前考慮,以免手忙腳亂,越學越心慌。 3.復習計劃的完善。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做計劃,另外最好能和老師、父母保持溝通,隨時發(fā)現(xiàn)新問題,改善計劃。并且要打印張貼,嚴格執(zhí)行。 02 做 難 題 復習中只摳難題,不重基礎 不少孩子在復習的過程中有摳難題的習慣,而且家長也覺得復習就是做題,難度越大越好,好像是難題都會了,其他普通題自然不在話下。 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難題之所以難,還是在于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不會活學活用,與其在那里摳,不如先去掌握對應的基礎知識,這樣反而更快;如果使勁的鉆牛角尖,花費了大量精力還做不出來,那肯定會影響孩子復習的自信心,并且會打亂整體的復習節(jié)奏和進度,這對于復習的效果是致命的。 對策: 復習中遇到難題、不會的題先放一放,同時給打上標記,先把那些基礎的、努力一下就可以掌握的知識給鞏固好;基礎牢固了,回過頭再重點練習突破難題,這樣也會更有自信。考試時也要如此,畢竟難度大的考題比例不高,而中等難度和基礎題比重卻很大。 03 疲 勞 戰(zhàn) 盲目打題海戰(zhàn)、疲勞戰(zhàn),復習效率不高 每個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年前的期末考試。于是跟風般地給孩子買了一大堆復習資料,讓孩子天天沉浸在“題海戰(zhàn)”中;而且恨不得要求孩子醒著的每分每秒都看書學習,甚至壓縮孩子的睡眠時間,挑燈夜戰(zhàn)。 但不管是題海戰(zhàn),還是疲勞戰(zhàn),效果都不會太好,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因為沒有目的、沒有針對性地刷題,做完后又不歸納總結(jié),效果肯定不會太好。而復習的時候孩子本身就緊張、壓力大,如果再進行疲勞戰(zhàn),不能勞逸結(jié)合,那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和記憶力都會很差,這樣肯定考不好。 對策: 題海戰(zhàn)、疲勞戰(zhàn)都在于對自己的學習情況不了解,不知道自己的薄弱點在哪,復習毫無針對性,所以就通過刷題、多付出時間來彌補。復習的時間緊張,不大可能再從頭一點一點的學習鞏固,所以一定要用好“作業(yè)、習題、考試”。 04 不'演習' 復習期間只學習不'演習',心理素質(zhì)差 很多孩子也按計劃努力復習了,但越臨近考試越緊張,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最后導致考試的時候發(fā)揮失常,遺憾不已。其實考試,并不僅僅是對知識掌握的考驗,更是對心理素質(zhì)和考試策略的考驗,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zhì),關鍵時刻就會掉鏈子,想考好很難。這就是只學習、不“演習”所造成的。 對策: 在復習的過程中,要經(jīng)常進行演習考試,可以拿一個知識點的習題進行,也可以拿一次作業(yè)、一個單元、一個專題進行考試演習,限定具體時間,爸媽監(jiān)督檢查,或者自己檢查;這樣子的話,每一次都是鍛煉,對自己的考試心理、做題技巧會有很大提升。 同時每一次都做好歸納總結(jié),后續(xù)再進行錯題專題訓練。等到臨考試了,再找一些模擬試卷、或者往年的期末考試題進行預演,這樣到考試的時候,就會信心滿滿。 2 以課本為主 無論怎樣的試卷,怎樣的題目,都有一個基石,那就是教材。所有的題目都萬變不離其宗。在復習的過程中,孩子必須牢記一點:教材是復習的階梯,是復習的重要工具,是最重要的參考資料。 基礎不扎實,卻猛看各類參考書,或是做各種很難的練習題,不但浪費了時間,效果還不會好。 所以,孩子必須回歸根本,回歸教材,以課本為主線,把教材上基本的定義、公式、例題、規(guī)律弄清楚,打好基礎,并靈活運用。 3 由近及遠地復習 很多同學在復習時,往往會從頭開始,先復習最先學的知識,由遠及近地復習。很多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剛開始都沖勁十足,慢慢地就疲軟了。由遠及近地復習策略,尤其是隨著內(nèi)容越來越難,很容易產(chǎn)生疲倦感。 所以,建議可以從后往前地復習。因為后學的知識,往往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常常牽涉到前面的知識。由遠及近地復習,可以使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兩者都加深印象。 而且,如果在復習后學的知識時,遇到以前學過的沒有掌握牢固的知識,就可以在向前復習的過程中再重點鞏固。 4 充分利用錯題集 有一位資深老師說過:“做十道新題,不如做一道錯題。” 試卷中真正很難的題目,也就占10%~15%左右,不會做影響不大,因為很多同學也不會。但是,以前考過的那些題,有心的同學基本不會出錯,如果你家孩子仍然出錯的話,差距就這樣拉開了。 因此,期末復習的過程中,孩子們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重新去溫習錯題集。首先把做錯的題,再重新完完整整地做一遍。做完之后對照答案,看看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和漏洞。如果答案正確,那么久將這道題劃去,不必再浪費時間。 如果再次做錯,那就要仔細分析自己為什么會做錯,是因為粗心大意,還是因為學藝不精,一點思路都沒有,又或者是題目非常難。了解了自己犯錯的類型,再對癥下藥,請教同學或老師,及時進行修改和糾正。 5 做好陪伴者和輔助者 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的復習進度較慢,學習成績遲遲提不上來,家長切不可過分指責,當務之急是想辦法幫助孩子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不過學習終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也只能是陪伴者和輔助者的角色,但是家長做到下面這些,對孩子潛在的幫助更大哦。 01 01 相信孩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稱“期待效應”)表明,家長對孩子的高期待,會讓孩子產(chǎn)生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從而讓孩子越變越好。 作為父母,一定要信任孩子。其實每個孩子內(nèi)心都有向上的欲望,只是有的沒有被激發(fā),又或者被埋沒了。如果孩子學習暫時出現(xiàn)了困難,成績比較落后,千萬不要流露出失望或者“你肯定考不好”的語氣,父母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幫助孩子揚起自信的帆。 02 鼓勵孩子 冰心說過:“萬千的天使,要起來歌頌小孩子。小孩子那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有著無窮的機智?!?/span> 孩子需要鼓勵。一個曾經(jīng)帶過的學生專門找到我,說:“老師,記得讀小學時,我的成績一直不好,覺得自己就是白癡。您不僅沒有放棄我,而且經(jīng)常鼓勵我,跟我講勤奮好學的故事。有一次,您跟我講愛迪生小時候被老師稱作白癡,還退了學,后來他成了發(fā)明家。我聽了特別感動。也許是受到了影響,漸漸地,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到了中學,成績逐漸進步,考上了大學,現(xiàn)在讀研究生。要不是您的鼓勵,我一定沒有今天!” 因為一句話、一件事改變?nèi)松氖吕芏?。作為父母要善于拿起表揚的“武器”,相信好孩子是夸出來,好成績同樣可以夸出來。 03 關注態(tài)度 態(tài)度決定一切。父母要注意避免眼睛里只有分數(shù),以免傷害孩子學習積極性,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大家都清楚,孩子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力上,而是態(tài)度和習慣所致。 復習階段,孩子學習態(tài)度上出現(xiàn)問題,家長要予以糾正,不放過。當然,要講究方法,針對自己孩子的實際,想點辦法,不要輕易使用打罵。 孩子學習成績差,多是態(tài)度問題,不愿學習,解決了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成績不是問題。 04 適當指導 低年級孩子,家長注重解題方法的滲透,指導孩子做試卷,即“授之以漁”,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孩子寫作業(yè)時,家長不要坐在一旁玩手機,更不要催促、指責,面對孩子的錯誤,要多一些耐心。把孩子“扶上路”后,家長就輕松了。 高年級孩子,重在調(diào)動積極性,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學習方法。因此,家長要在這方面下點功夫。總之,期末復習階段,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要動起來、忙起來,跟孩子一起迎接“小挑戰(zhàn)”。 最后,祝孩子們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 資料來源:好教師、小學生學習等綜合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