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喜歡冬天,這個季節(jié)里有格外痛苦的早起,瑟瑟發(fā)抖的等車,更容易出現(xiàn)的霧霾,和晚上加班回家的孤寂。夏天的晚上是熱鬧的,只有冬天里尤其孤寂。 那會兒微博剛開始流行,還沒有朋友圈,但凡有人來聊天,總是情不自禁地把話題繞到自己的辛苦與沒有成績上。第二天晚上繼續(xù)加班到9、10點,繞到711買一碗好燉,要七個魔芋小結(jié),要多加點湯。 如果可以,還是很希望回家開伙。短時間里能端出這么一碗有葷、有素、有主食的好吃的,既暖且鮮。
目標(biāo)是做成功率最高的菜譜: 我已經(jīng)幫你試了所有的錯,唯一失敗的理由是你不去做。
1. 煮鍋排骨湯 肋排洗凈之后放入涼水,中火煮沸,焯掉血沫,再次沖洗干凈。 把老姜和白胡椒粒拍碎。 如果家里沒有白胡椒粒,用白胡椒粉代替也是可以的。不過白胡椒粉的香氣容易散,最好在出鍋后再撒在湯面上。 加入大約排骨體積3~4倍的清水,高壓鍋煮沸(上汽)之后轉(zhuǎn)小火再煮20分鐘,煮出一鍋基本的排骨湯底。 沒有高壓鍋的話,用普通湯鍋慢慢煲1個小時也可以 這一步?jīng)]什么花頭,大概的思路就是:這鍋湯要清淡百搭,但又要有鮮味的基底。香料不需要太多,調(diào)味也完全為零,清淡百搭的一鍋湯底給后續(xù)加食材提供了更多想象力。至于鮮味么~ 骨邊肉就是至鮮之一,排骨真好用。 排骨湯也很好存放,燉出一大鍋來,留出一碗不調(diào)味,密封好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就是個再妙不過的晚餐解決方案,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在準(zhǔn)備拎包走人下班結(jié)果被老板叫住改個PPT的那一刻,咬牙切齒地想,還好冰箱里有肉!回家照樣能10分鐘吃上飯! 2. 炒菜 泡發(fā)的冬菇切成薄片,大白菜切成大拇指長度的段。 刀工簡單也是10分鐘能吃上飯的重點,不要切一堆蔬菜絲跟自己作對。 鍋里加大約2瓷勺油,先炒香花菇片和蝦干,香氣要炒出來。 再放入白菜翻炒到稍稍變軟,連湯帶料放入排骨湯,大火煮開。 3. 煮咸丸 在煮湯的同時,另起一只鍋煮小湯圓。沸水入鍋,中小火煮到湯圓水上飄,就熟了。 小湯圓撈起來甩甩水,放到煮好的湯底里,加鹽調(diào)味。 小湯圓不直接放到湯底里煮,是為了避免有面湯味兒 蔥花放到碗底,讓湯水沖入碗里,蔥香更濃。
從滿門抄斬湯(??可戳)開始,我就喜歡上了這種在湯里加蔥花的方式。 有葷有素,打過霜的大白菜甜滋滋,湯圓吸收了鮮味好好吃。也完全可以做成快手菜,提前一晚把排骨湯煮好,泡上冬菇和蝦干,回家10分鐘內(nèi)就可以迅速回暖。一斤排骨一鍋湯,勻成兩份,可以毫不費力地足夠一人份暖上兩晚。
咸丸是東莞特色的菜肴,這道菜是我的東莞好友嘉輝給的配方(微博@貧道-嘉輝)。他們家喜歡用花生砂糖餡兒的甜湯圓,我懶得包,直接用市售的黑芝麻湯圓試了一下,甜咸交融,味道也很不錯!但吃到第三、四個湯圓的時候就稍稍有點膩了,還是小湯圓吃著熨帖得更通透~
可以方便保存的排骨湯咸丸是無障礙的冬日暖身方式,想挑戰(zhàn)一下的也可以試試看豬肝、腰花、魷魚干的搭配,原料新鮮、燙煮時間要短,會是一份更生猛的冬日贊嘆。 類似的搭配我還做過黃魚小餛飩(??可戳),沒餛飩的時候也會把主食(主角)換成餃子。
鮮味由湯底補給餃子,暖度由黃魚和餃子一起補給了我~ 舒服的好吃,有葷、有素、有主食和既暖且鮮! 吃得暖又吃得好,是冬天里相當(dāng)重要的一件事,這世上大家都有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