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太陽運(yùn)行至黃經(jīng)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此時的陽光照在北半球最傾斜,因此此時北半球物體的影子最長。 殷周時期,規(guī)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那么冬至在當(dāng)時就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春節(jié)。 周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F(xiàn)在仍然有一些少數(shù)民族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足見冬至這個節(jié)氣的重要性,而中原地帶從周代起官民在冬至這天都會有祭祀活動。《周禮》:“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意思是:冬至到了,要祭天地,敬鬼神,拜祖宗。 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 初候,蚯蚓結(jié)。六陰寒極之時蚯蚓交相結(jié)而如繩也。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jié)。 二候,麋角解。說見鹿角解下。 三候,水泉動。水者天一之陽所生,陽生而動,今一陽初生故云耳。 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陽氣在此時開始生長,但積攢了一個冬天的陰氣仍然十分強(qiáng)盛,蚯蚓在土中團(tuán)成結(jié);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rèn)為鹿角朝前生,為陽,故夏至后一陰生則鹿角解;麋角朝后生,所以為陰,故冬至一陽生時,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于陽氣初生;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并且有溫?zé)岣小?/span> “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p> 一般人以為餃子起源于春秋時期,民間傳說則以為餃子起源于東漢時期,為東漢南陽人醫(yī)圣張仲景首創(chuàng)。當(dāng)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ㄑ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所以民諺說:“過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p> 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 祝爾愿爾貴,仍且壽命長。 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陽。 憶爾不可見,祝爾傾一觴。 ——唐·杜牧 蛾眉亭上,今日交冬至。已報一陽生,更佳雪、因時呈瑞。 勻飛密舞,都是散天花,山不見,水如山,渾在冰壺里。 ——李之儀 偶聞虞俗搗年糕,冬至陽生屈指遭。 猶憶前時諄矚付,餉賓薦祖為誰勞? ——許傳霈 詠冬至詩 連星貫初歷,令月臨首歲。 薦樂行陰政,登金贊陽滯。 收涼降天德,萌華宣地惠。 司瑞記夜晞,書云掌朝誓。 ——南北朝·袁淑 羅浮村徑一林霜,飛入君家白玉堂。 向暖正逢長至日,窺簾猶報隔年芳。 檐間鳥入瓊瑤動,席上風(fēng)生笑語香。 東閣詩成稱絕唱,風(fēng)流端不讓何郎。 ——張家玉 |
|
|
來自: 九霄環(huán)沛 > 《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