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老師的最怕什么?以前不知道現(xiàn)在的老師可能最怕?lián)柏熑巍卑?,現(xiàn)在的老師真的對孩子是“管不得”,有的已經(jīng)到一個悲涼的地步:網(wǎng)友:吾乃大漢子民說:記得曾經(jīng)有過一個校長說過:你把人家娃娃體罰了,有可能就過不去。你不強力管教,將來出了校門他娃進了監(jiān)獄,他肯定不會找你的事! 所有教師都聽懂了!而且都做得很好?。?!獲得400多條點贊,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每一位老師在剛剛走入崗位的時候,肯定全都信心滿滿,躊躇滿志。面對這些“過來人”的善意提醒,看看以下這些老師的實際感受。 張老師: 周一下午,我們年級組語文老師集中在辦公室業(yè)務(wù)學習的時候,一班的劉老師嘆了口氣,告訴大家發(fā)生在她班上的一件事。 前幾天,班上兩個男孩在課間發(fā)生沖突,推推搡搡間,A同學把B同學的眼鏡弄掉在地上,鏡片碎了,眼鏡腿也折了。 B同學拉著A同學去找劉老師告狀。 劉老師一看,又是他倆!平時比較頑皮,課間經(jīng)常搞打,甚至還有欺負弱小同學的現(xiàn)象。 為此,劉老師沒少找他們談話,批評有之,勸說有之,教育有之。 可是,他們規(guī)矩了沒幾天,又有其他孩子被欺負了,告狀到劉老師這里,老師沒少煩心。 面對眼前的“眼鏡事件”,劉老師又是一番苦口婆心,語重心長。講團結(jié)同學,講文明禮貌,講知錯就改,講誠信友好。 最后,劉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件事你們兩個人都有責任,壞掉的眼鏡一人負責賠償一半?!?/p> 倆孩子心悅誠服,并互相道歉。 畢竟牽涉到賠償,劉老師又電話通知兩位家長到學校協(xié)商處理這件事。 不多時,兩個媽媽都來了,都是氣呼呼的。 劉老師把事情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又提出了賠償方案:“讓孩子付出點代價是好事,男子漢嘛,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p> 哪曉得,A媽媽跳了起來:“賠什么賠?這錢我不出!又不是我弄壞的!” B媽媽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她死死地盯著自己兒子,大聲喝道:“從幼兒園到今天,你沒打過一次輸仗,這次怎么不如人?還把眼鏡弄壞了?今天回去試試!” 劉老師瞠目結(jié)舌——媽媽是這樣教孩子的? 轉(zhuǎn)念一想,這兩個孩子平素頑劣,屢教不改,也許答案已經(jīng)出來了。 那天在辦公室,劉老師無可奈何地跟大家說:“我們在學校跟學生講再多的禮智仁義信、忠孝節(jié)勇和,都抵不過家長在孩子面前反其道而行之的一句話?!?/p> 老師教孩子的和家長教孩子是兩個相反的方式時,你猜孩子會聽誰的?當老師的教育和家長的教導背道而馳的時候,很多孩子對老師的威信度產(chǎn)生了懷疑,自然而然地選擇讓自己省心輕松的方向。 李老師: 管學生,要看家長是否明事理,因為有些家長確實太溺愛孩子,見不得孩子受半點委屈,動不動就去找領(lǐng)導,找上級,這樣的孩子誰還敢管。罰站一個學生,家長直接找上門來。 大家怎么看這件事呢,老師還怎么管孩子,孩子:“我是未成年人,你們能把我怎么樣?”這就是家長不管,老師不敢管,難道想讓孩子變成這樣才想起讓老師管嗎?老師真難。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義務(wù)教育學校管理標準》規(guī)定,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這項規(guī)定通俗地解釋,就是不能打?qū)W生,也不能罵學生。標準地制定,出發(fā)點就是讓教師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地成長,用愛教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