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買房返貧致窮的人有很多,盡管親戚朋友一再安慰他們:“你的錢換的是一套房產,從此你也有不動產了,你富有了,你有家了,你的心不再漂泊了,你成為這個城市真正一員了?!?/p>
口號喊得再響亮,也依然改變不了他們那些“感到深重貧困”的內心感受。
我的另一個朋友,上班做設計下班拉私活,一個月只給自己留一個晚上的時間出去喝酒吹牛,而且這一晚必須有,用來釋放他那無處安放的壓力。
他的名言是:“我不敢啊。”
“我這三年一直在上班和兼職。我不敢失業(yè),我的兼職都不敢丟掉,貸了一百萬啊,不工作了還不上月供,房子會不會被收回去?老婆怎么敢生孩子?裝修怎么辦?我不敢啊,不敢失業(yè)、不敢鬧情緒,更不敢生病?!?/p>
還有一個女的,聽從前輩們的意見,堅持要在婚前給自己買套房,當然,首先她得畢業(yè)后混得還可以,賺得還夠多。
她是在今年春天咬咬牙買上的,當時急得都快哭了,簡直是一周一漲價,再不買感覺人生就賠了。
買上后呢,安全感是有了,生活質量緊跟著縮水。年輕小姑娘哪個不愛買買買、美美美?這個背著房貸的姑娘半年多沒有再入新的口紅了,先把以前的存貨用光吧;以前動不動去外面喝個咖啡美個容的習慣也戒了,改成了自己在家喝、在家敷面膜;她還用上了記賬軟件,每個月都算計得剛剛好,不鋪張不浪費,當然也不會有結余。
她說,剛開始那個月,想起那么多的借款和貸款,有幾天愣是沒睡著覺,一想起來全是焦躁。
這還只是在二線城市——青島,這是一平方米房價約等于三五個月工資的地方??梢韵胂?,在北京、上海、深圳,那批窮盡自己和父輩兩代人的積蓄交上首付換來房子的年輕人,在經歷著怎樣的壓力和困境。
我聽在那里工作的同學說,他們夫妻倆的房子買在五環(huán)以外,房貸要用上全部的工資,而且一用就是三十年。
這意味著他們兩個人這三十年都得健康并持續(xù)創(chuàng)造價值;他們的父母也得安康,能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住院不用人看護,最好還能搭把手照顧孩子,把保姆錢省出來;他們的孩子得上普通的幼兒園小學初中,穿衣吃飯還不能攀比任性……
他們都開玩笑說,這套房子才是他們家的老天爺,能一言不發(fā)地要求他們家所有人不能任性。
誰說不是呢。婚前戀愛的兩個人還可以不買房,攢錢夠周末吃個大餐、月末來個近郊旅游。婚后生了孩子,再不買房,不用說老婆孩子不樂意,就是自己心里也不安逸啊。
什么?自己?衣服?美食?呵呵……往后靠一靠。
誰買完房子還沒領略到犧牲小我之欲望這一層,那他一定是個富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