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由中國城市更新論壇組委會發(fā)起的十大城市更新案例評選結果最終揭曉,思南公館獲得“2017年度十大城市更新片區(qū)改造案例”大獎。本次評選通過聚焦國內城市更新標桿項目,引發(fā)對城市更新商業(yè)模式的思考,并采用專家評選與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20選10,思南公館以高分加高票,脫穎而出獲得大獎。 “2017中國城市更新論壇”以“國際視野與未來城市”、“美好更新與城市永生”、“科技創(chuàng)新與城市未來”、“共享、創(chuàng)新構建下的新生活、新辦公方式”為議題,吸引近千人參會,是中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城市更新峰會,致力于成為城市更新領域的“達沃斯論壇”,是中國唯一以城市更新商業(yè)案例和商業(yè)模式為核心內容的峰會。論壇每年評選最佳城市更新案例,旨在對中國城市更新和樓宇經濟產生實質推動力。 建筑是可以閱讀的, 街區(qū)是適合漫步的, 城市是始終有溫度的。 思南公館始終遵循著這個方向,在更新中舒展新生,用文化滋養(yǎng)城市空間。 如何在改造更新中保護歷史? 是思南面對的第一個挑戰(zhàn) 原貌重現,重塑功能 是思南給出的答案 在“以保護地區(qū)整體歷史風貌為出發(fā)點,延續(xù)城市肌理,尊重街巷尺寸,完善空間形態(tài),保護優(yōu)秀歷史建筑和綠化空間,建立公共空間層次和體系,補充新功能,增強社區(qū)活力,提高空間品質,形成合理的組團和地區(qū)特征。”的原則和目標下,思南開始了“十年磨一劍”。 百年洋房“復活”了! 但如何實現“復興”? 又是另一個課題 傳承好它的歷史文脈和文化記憶,堅持項目的“公共性”“開放性”,體現社會公共價值,打造“文化思南”,體現思南溫度,是思南的選擇。 思南在運營中追求商業(yè)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打造公共文化空間,服務大眾文化需求,激活歷史人文底蘊,增強商業(yè)空間的藝術屬性,提升城市發(fā)展品質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實踐。基本形成了人文和藝術兩大特色。 2013年成立的“思南文學之家”,由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先生題寫了匾牌。自此,國際文學周作為國家級書展的重要品牌活動,思南公館作為主體活動場所,邀請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蘇﹒奈保爾,勒·克萊齊奧、S.A.阿列克謝耶維奇等中外文學界的重量級嘉賓,可謂大師云集、星光熠熠。作為書展的常態(tài)化閱讀項目,思南讀書會,每周六下午風雨無阻與讀者相約,是上海全民閱讀的引領品牌,思南書集配合讀書會開市,以露天、集市、開放式的形式現場售書,逛完書集聽講座,聽完講座逛書集,成為一種相得益彰的文化生活形態(tài)。 “思南露天博物館”是思南自創(chuàng)項目。這個博物館沒有圍墻、沒有玻璃櫥窗與圍欄,不收門票,免費入場。作為人文歷史博物館,展品囊括了思南公共空間內的歷史建筑、街燈、古樹、鵝卵石墻面等不同種類與形態(tài),既展現了思南百年的歷史人文風貌,也生動演繹了現代城市公共空間的生活方式。思南通過組織SINAN WALK活動,增強公眾的參觀互動體驗。 每周日的“思南街角之聲”旨在讓優(yōu)秀音樂人回歸街頭,讓音樂回歸民眾,讓藝術回歸生活。
“思南城市空間藝術節(jié)”是以公共空間表演藝術為核心的專業(yè)類藝術節(jié),全場對公眾免費開放。首屆藝術節(jié)為公眾帶來了3天123場次的高質量的藝術演出,以流動的形式,遍布街區(qū),公眾可零距離“觸摸”表演藝術。
傳承與再生正在續(xù)寫著城市新的傳奇, 思南公館將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索中, 煥發(fā)新的光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