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境,是傳統(tǒng)美學的重要范疇,古詩詞講究意境,上學的時候,每當講到古詩詞的時候,老師都會讓我們體會感受詩人通過詞句展現(xiàn)的意境和畫面。同樣的中國戲曲更講究意境,因為舞臺是虛化的,演員所有的表演由以意境來烘托。 中國戲曲自誕生以來,就以其詩情畫意的意境之美鑄成自身的美學傳統(tǒng)和民族特色??梢哉f,正是在戲曲審美中獨特的意境體驗所展現(xiàn)出來的藝術(shù)特質(zhì)成為中國戲曲的生命價值和魅力之所在。 意境概念本來是屬于詩詞、繪畫的,格律嚴整的唱詞本身就是詩,唱詞是戲曲的主體,所以詩詞與戲曲的意境是相通的。很多戲曲唱詞都是很美的詩句,配以唱腔,加上演員的表演,很容易把觀眾帶到戲劇所展現(xiàn)的悲歡離合中。 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我們在欣賞優(yōu)美曲詞和舞臺表演的時候,看到的就是形形色色的人生。有高貴、有卑賤;有善良、有兇惡;有笑、有淚。有理想的追求、有夢想的沉迷;有對命運的反抗和懷疑、有失意的傷感和落寞。 古代詩人在生活中遇到某種物景,忽有所悟,思緒滿懷,于是會借著對物景的描寫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出來,達到意與境的交融。意境包括“意”和“境”兩個方面,“意”是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描繪的具體景物和生活畫面。意與境結(jié)合,就形成了意境,優(yōu)美的意境總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移情入景,化情思為景物。 《西廂記》的“長亭送別”一折我們都很熟悉,“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鶯鶯透過這蕭瑟的秋景,淋漓盡致的傳遞出與張生離別的不舍。這是戲曲中的情境交融。 馬致遠的《天凈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小令?!翱萏倮蠘浠桫f,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十個景物,看起來互不干涉,但是這一整幅畫面,昏暗的色調(diào),淋漓的展現(xiàn)了天涯孤客的悲涼。 怎樣免費訂閱秦腔微信平臺信息: ①在微信搜索中輸入字母“qinqiangok” ②點擊本文最上面藍色字“秦腔”即可 |
|
|
來自: 清風明月tbm5q1 > 《唐詩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