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只有有血性的民族,才配得到別人的尊重。多一點血性和野性,遇到諸多人生難題,能夠像個男人似地站出來,而不是躲在衰老的母親身后小聲哭泣。 正經(jīng)歷人生最低谷的特種兵冷鋒,原想在海上漂泊,了此一生,不想?yún)s卷入一場非洲國家叛亂,冷鋒本可以安全撤離,卻無法忘記他作為軍人的使命——絕不丟下身陷囹圄的同胞和難民們。 于是,他只身冒險沖回淪陷區(qū),帶領被困民眾向死而生。 2017年7月27日,吳京攜《戰(zhàn)狼2》橫掃全國院線,4天突破9億票房大關,連微信朋友圈也被熱血沸騰的軍裝照霸屏了。 人生一世,并非每個人都有當兵的機會,我們那個年代,每個好男兒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可是現(xiàn)在,我還真不敢這么說。
這次,我直接拿自己兒子開刀。 兒子今年7歲,上小學二年級。放暑假時我給他辦了一張“大武漢旅游卡”,打算趁暑假帶他領略一下“大江大河大武漢”之美。 我們的第一站是植物園,出發(fā)前,我極盡煽情:“清晨空氣好,植物園里有一萬多種植物,比《植物大戰(zhàn)僵尸》里的植物要多幾百倍……” 然而,走進去不到30米,他就跟我說:“天太熱了,我想回家看書,現(xiàn)在就要回家?!?/p>
兒子營養(yǎng)好,身材高大,一身腱子肉,但和這不相稱的是,他沒走多久就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我只好嘆口氣把他帶回家,看著他一頭扎進空調房,至今仍像深閨里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我在家發(fā)了幾次脾氣:“男孩子怎么這樣怕吃苦?人家農民的兒子每天鋤禾日當午又該咋辦?” 你奶奶馬上張開保護傘:“孩子天天在家看書,也沒有錯啊,你管他那么多干嘛呢?”我一時詞窮。 是的。你識字量很大,能以每天兩本的速度看書,看了之后還能把書的內容給我流利地復述一遍。 我好像確實挑不出你有什么錯???,我就是覺得哪里不對勁。 記得兒子六歲那年,剛到小學報名的第一周就問我:“站我后面一個男同學總踢我屁股,這是怎么一回事呀?”我無語。 我的小學是在一個縣城里上的,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打學生,學生打學生,地痞打學生,回到家爹媽還要再打一遍。 不管男孩女孩,都能在這“連環(huán)打”的“三角債”中迅速“自摸”出幾套自衛(wèi)方式,從而得以自我保全和全身而退。 當然,我不是想讓兒子打回去,我只想他能有一個自己解決問題的辦法,畢竟在我的眼中,被一個調皮男生踢屁股是比芝麻還小的一件事,只要是個男孩就有能力擺平。 可兒子放學回家后,連續(xù)說了半個月這件事!他竟然任人踢打,毫無辦法。 甚至在我讓他反抗的時候,理直氣壯地對我說:“好孩子不能打人?!?/strong> 直到最后,我找了班主任,她專門開了一次關于校園霸凌主題的班會,那個男孩才沒敢再伸出無影腳。 記得兒子尚在腹中之時,我去省婦幼做B超,醫(yī)生說兒子的膀胱太大了,懷疑患有罕見的“巨膀胱綜合征”。 我被這個消息嚇癱了,老公卻十二分篤定地高舉我的手說:“她放屁!來,你跟我念,我兒子是個大英雄!” 我上輩子一定拯救了銀河系,兒子出生后,健康、聰明,人見人愛。然而他越長大,我卻越失落,因為他早與大英雄之路分道揚鑣,漸行漸遠了。 記得兒子五歲的時候,幼兒園舉辦了一個家長開放日。 我看到他穿著一雙粉色舞蹈鞋、抹著口紅、描著眉毛、涂著腮紅,在舞臺上和一幫同樣裝束的孩子且歌且舞。 在鑼鼓喧天中,我突然有種生理和心理的雙重不適。 我實在忍不住跟旁邊一個爸爸交流:“為什么要給男孩子化妝?男孩要有男孩的樣子呀!” “現(xiàn)在男孩子女孩子都寶貝得不得了,男孩子也是當女孩子養(yǎng)的?!睂Ψ叫σ饕鞯兀贿吔o他兒子拍照,一邊回答我。 從此以后,兒子所有節(jié)日的表演,我都很少拍照片。 我是真的一次都不想拍下他這副樣子。 每次看到他穿著粉紅色的舞鞋在臺上歡跳,我都在心中問自己,這是我養(yǎng)的兒子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兒子是這副樣子嗎?不應該是女孩要照女孩養(yǎng),男孩就要照男孩養(yǎng)嗎? 事實證明,那個爸爸的回答是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 現(xiàn)在的男孩子,還真就是當女孩子養(yǎng)的。 我很少聽說身邊的男孩子學跆拳道或者詠春拳的,倒是學鋼琴、跳舞的不少,一次陪兒子去陪優(yōu),看到一個爸爸翹著蘭花指給他兒子遞水杯,直接昏倒。
現(xiàn)在的男孩子,太缺少我們那個年代的一些“血性”,不敢打架不敢爬樹不敢成績差。 他們偱規(guī)蹈距、溫良謙恭、多才多藝、聽話好學,女孩子喜歡的東西,男孩子一樣喜歡,怎么看怎么心里不舒服。
如今的家長們不怕花錢,只要能把兒子培養(yǎng)能一個貴族,但是有時候看到他們假裝彬彬有禮的樣子,會突然間覺得,這不應該是男孩子應該有的樣子啊。 換句話說,他們不缺錢不缺愛不缺陪伴,唯獨缺失影片《戰(zhàn)狼2》當中冷鋒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一種屬于雄性的血性! 遺憾的是,一直以來,都是家長自省的多,孩子自省的少。 如今,只要在百度上隨便一搜,90或00后男孩,很多都被“奶油小生” ,“小鮮肉、娘炮、花樣美男、非主流男孩”等名稱包圍,這就是“男孩子女孩化”后的新名詞。 很多女孩化的男孩成了手機的信徒,睡覺看手機、上衛(wèi)生間看手機、走路看手機,估計敵人打到他面前了,他還只會低頭看手機。 今年兒子7歲。是個10后。他們這一代人,女孩有陰柔之美,男孩卻無陽剛之氣。 除此之外,我個人感覺,最缺乏的是英雄主義。除了奧數(shù)一等獎之外,在他們甚至包括家長心目中,沒有英雄和信仰的一席之地,當然,血性也被順帶著一起帶走了。 然而,看過《戰(zhàn)狼2》,兒子,我真想告訴你,只有有血性的民族,才配得到別人的尊重。
國防大學的一位教授在清華演講時是這么理解血性的。 血性即勇氣,于個人,于國家和民族,都特別重要。 血性是鍛造英雄個人和優(yōu)秀民族的基本品質,擔當是責任的承接和使命的托舉。 擔當和血性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擔當,血性只是“小勇”,如果沒有血性,擔當只是“負擔”,只有血性和擔當相結合,才能誕生時代的英雄和英雄的時代。 這一生很長,兒子,我對你的期望卻很短。 只愿你和你們這一代男孩子,多一點血性和擔當。 當有一天我老了,扶墻走路已踏不出聲音,希望你能在未來的人生戰(zhàn)場中,多一點血性和野性,遇到諸多人生難題,能夠像個男人似地站出來,而不是躲在衰老的母親身后小聲哭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