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子曰少懷(首發(fā)于:八卦歷史課) 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lián)盟》迎來大結(jié)局,劇中最主要的一條線是曹丕曹植兩兄弟上演的一出你死我活的太子之爭,結(jié)果曹植完敗,成為曹丕砧板上的肉,愛怎么剁就怎么剁。不過,由“鐵?!崩畛匡椦莸牟茇?,怎么看都少了一些文藝氣息,在才華上一直被曹植完爆。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曹丕,論才華也并不比曹植差,在文學史上還創(chuàng)下了多項“第一”。 歷史上著名的“建安風骨”,說的就是曹魏的這個時期。當時天下紛亂,山河破碎,還涌現(xiàn)出了一批慷慨悲歌之士。他們心懷天下,文風蒼涼遒勁,在文學史上獨樹一幟,開創(chuàng)了令許多人都目眩神迷的“建安文學”,其中就以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代表。 后人知道曹植有才,是因為他“七步詩”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后來又因為謝靈運一句任性的評論“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倍共苤裁暣笤?,流芳百世。相對的,曹丕的才華就顯得暗淡了。再說人們同情曹植的遭遇,總把曹丕當做一個苛刻的哥哥來看,這么陰暗的小人怎么可能有什么好才華呢?這可真是打開棺材喊捉賊——冤枉死人了。 也許曹丕的性格是陰刻了些,但他其實文學水平很高。躋身建安文學的頭部詩人不說,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藝理論批評專著《典論》也是曹丕寫的。這個《典論》可不簡單,他系統(tǒng)論述了文學批評的一系列重要問題,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開山之作?!?br> “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blockquot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