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關中刀客,首先得說蒲城刀客。 關中有個說法:“刁蒲城、野渭南;不講理的大荔縣;金周至、銀戶縣,殺人放火長安縣;二球出在澄城縣;土匪出在兩華縣……”
蒲城排在關中各縣首位,可見其民風之強悍。在關中刀客歷史上,最叫得響的兩個刀客都出自浦城,一個是清朝刀客王敢鳴,一個是民國將領楊虎城。
據(jù)歷史學家考證,王敢鳴是第一位關中刀客。他生活在清朝嘉慶、道光年間,距現(xiàn)在有150多年。
王敢鳴是蒲城縣原任鄉(xiāng)彥王村人。他有殺父之仇未報,從小練拳習武,武藝超群,膽識過人,飛檐走壁如履平地,平時以臨潼縣關山鎮(zhèn)打造出品的“關山刀”武器。 王敢鳴20歲,持刀殺死當?shù)貝喊?,報了殺父之仇,從此成為亡命的“刀客”。他為人仗義,輔助貧善,除暴安良,在渭河南北人人交口稱贊。官府也懼怕他,據(jù)說他隨身攜帶一種獨門暗器,名叫“狗娃炮”,相當于現(xiàn)在的手榴彈,威力很大,無人能敵。 王敢鳴在當?shù)孛麣庠絹碓酱?,許多人投奔在他名下,成為威震一方的首領。在蒲城、富平、臨潼和渭南交接,有一個村叫井家堡,四周有寨墻,王敢鳴聚眾于此,抗稅抗捐,準備有火器,以防官兵來攻。
王敢鳴為人公平仗義,處事公道,當?shù)匕傩沼泄偎疽颍驳剿@里來評理。據(jù)說他把官司評的雙方都很佩服。時間長了之后,王敢鳴與官方分庭抗禮,占有浦城半個江山,老百姓稱井家堡是“南縣里”,縣城為“北縣里”,都說“南縣里”官司好打,“北縣里”官司難打。 蒲城縣知縣派兵攻打井家堡,王敢鳴不敵,隱匿了起來。官府威逼王敢鳴母親,得知了王敢鳴躲在哪里,便派人偽裝成玉器販子,接近他,趁機刺傷了王敢鳴。就在這時,官府大隊人馬趕到,一擁而上,王敢鳴被擒,慷慨就義,時年35歲。 蒲城縣現(xiàn)在還有一部皮影戲《捉敢鳴》,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清朝光緒、宣統(tǒng)年間,大荔縣出了個刀客,名叫王獅子。他是武生出身,喜好結交游俠,常常攜帶“關山刀”護送商旅運貨,也護送鴉片販子跑運輸。 有一次他從外地護送鴉片回到大荔縣,遇到縣城的煙草專賣局的局丁檢查來往車輛。局丁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問車里裝的什么貨? 王獅子說:“人皮?!彼质种妇侄≌f:“把你張這皮也捎上!”
局丁十分懼怕,只能放行。久而久之,王獅子成了私運的保護神。他也成了官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威脅到官府稅收,最后也難逃被叫剿殺的命運。
繼王獅子之后,大荔縣又出了一個名聲很大的刀客,名叫嚴孝泉。他為人大忠大義,又不事張揚,處事小心謹慎,在當?shù)赝藕芨?,渭北一帶刀客們?yōu)轳R首是瞻。 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會員李仲三前來聯(lián)絡。嚴孝泉懷疑他是官府暗探,對李仲三嚴刑拷打,酷刑逼供。后來弄清楚情況,嚴孝泉便賠禮道歉,李仲三也受到熱情款待。
在聽取了同盟會的革命宣傳后,嚴孝泉當機立斷,當即召集兩千人相應陜西起義,加入光復軍,成為第十標標統(tǒng)(團長)。 西安光復后,他率領軍隊渡過黃河,支援山西,攻克運城。 嚴孝泉統(tǒng)帥的“刀客”作戰(zhàn)勇敢,屢戰(zhàn)屢勝,捷報連連。在攻打禮泉縣城的作戰(zhàn)中,軍隊受挫,屢攻不下,嚴孝泉激憤異常。 他身穿喪服,親自上陣,一定要一舉攻克,絕不回頭。最終,攻擊失敗,嚴孝泉重傷不治,犧牲在革命前線,時年28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