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nèi)經(jīng)》里面的四氣調(diào)神大論,開篇就講:“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泵枋龅木褪谴禾焱脐愔滦拢菽久劝l(fā),生氣萌動這么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反映了木氣固有的一種特點,就是和緩、榮暢、生發(fā)為主。《周易·系辭傳》里面有句話:“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其實是一樣的,都是講了肝木主生發(fā)的這種特點。所以咱們在臨床上,能夠碰見的肝木為病,都是因為木氣的這種和緩生發(fā)之氣,受到了郁滯,不能暢快地升發(fā),都是這樣引起的。
因此《內(nèi)經(jīng)》里面就有這么兩句話,一個是“百病生于氣也”,還有一個是“風者百病之長也”。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大同小異。就是講,風木之氣,如果不能流暢地生發(fā)的話,舒暢的狀態(tài)受到抑郁,就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很多外感疾病和內(nèi)傷雜病都伴有《四圣心源》上講的“木氣郁滯”的情況。所以我們只要把木氣為病的治療學好了,差不多所有的病也就會治了。
在《傷寒論》里邊呢,對木氣為病,有幾個比較經(jīng)典的方子,像桂枝湯、小柴胡湯、四逆散、烏梅丸啊。這都是跟木氣密切相關的一些方子。那么臨床上怎么對這些經(jīng)方靈活運用呢?就需要咱們對木氣為病做一個比較細致、比較深入的分析。
我個人把木氣為病的特點概括了三點,就是:1,木氣為病多郁,容易發(fā)生郁滯;2,多暴,來的病勢比較猛烈,病勢比較急、比較暴,3,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上熱下寒。黃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中對厥陰病概括得也比較完美:“厥陰之病,下之則寒濕俱盛,上之則風熱兼作?!边@是我個人對木氣為病的體會,基本上以這三方面的特點:多郁、多暴、上熱下寒為主,比較有特色。
為什么會有這三個特點?你想,木氣以和緩、暢發(fā)為主,春天草木萌發(fā),有一個非常溫和的環(huán)境讓它去生長,一旦環(huán)境不理想,長不起來了,這就是一種郁滯。就像人有什么想法得不到滿足,那么心里就會窩著一股氣,很不得意。為什么說春風得意呢?春風舒暢啊,一旦不舒暢了,那就不得意了。年輕女孩的情緒比較多變,更年期的婦女有時候老想不開,為什么呢?實際上就是因為肝氣郁滯的情況比較多一些,一氣周流在木氣這一塊郁滯住了。這就是木氣多郁的一個特點。
所以咱們對肝氣郁滯引起的癥狀呢,治療的時候以舒暢肝氣為主,這個比較好理解。舒肝氣的方子也很多,桂枝湯就是一個很好的舒肝氣的方子,后面咱們可以具體地說。
為什么說厥陰病多暴呢?這一方面呢,咱們可以這么來理解。人體一氣周流的過程中,只有木氣以生發(fā)為主,往上升,往上散。它這股氣勢呢,勢不可擋,你要給它當頭一棒,它有可能郁極而爆發(fā)。為什么高血壓到了一定的程度,容易造成心腦血管意外???實際上這就是郁極而發(fā),郁滯到一定的程度,郁滯到受不了了,這時候就會爆發(fā)出來。一旦到了這種時候呢,病來得就會比較快,比較猛,比較重。有時候也許不是血管方面的問題,也可能是脾氣上的問題。一句話不投機,火冒三丈,氣就上來了,爆發(fā)得很快,你要好言勸兩句呢,也沒準很快就消氣了。這股氣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就是它的一個特點。
第三個特點,為什么會有上熱下寒呢?黃元御先生在《四圣心源》里,解釋得很清楚了。木氣之所以被郁滯是因為木氣比較虛,它才會郁滯的。那木氣虛的原因呢?是因為下面的腎陽虛了無力鼓動。腎陽虛,下焦就是一派寒涼之象。腎虛鼓動無力,中焦不能斡旋,相火就不能潛降,導致了相火郁滯上焦,熱在上。而這種上熱下寒的格局,導致了木氣更加郁滯。這就是厥陰病的又一個特點。
以上就是我個人體會的木氣為病的三個特點。所以在治療厥陰病的多郁時,要以舒暢肝氣為主,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對于治療多暴的病呢,我們要以好言相勸,要以柔克剛,用藥要柔,如芍藥甘草湯用于治療筋脈痙攣;上熱下寒呢,一定要寒熱并用,交通陰陽,使水火既濟,來恢復一氣周流,比較常見的代表方就是烏梅丸了。這就是肝木為病的特點,以及它們的治療原則做一個大概的概括。 摘自《破解中醫(yī)治病密碼》李玉賓/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