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您訪問:古典音樂<<<點擊進入 今天想談一談洞簫演奏時的氣息控制方面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吹奏樂器的演奏都是用我們的口腔的氣息產生動力,使我們的樂器發(fā)音。正確而良好的氣息控制對我們演奏吹奏樂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往有很多學習吹奏樂器的時候因為氣息控制這一關過不了,導致一直沒有進步和起色。相反,若果真確地掌握和練成了良好的氣息控制,會使你樂器演奏能夠很快的進入正軌并取得很大的進步。如果你能夠自己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科學并富有特點的氣息控制方法的話,那么,如果堅持下去,你將來的成就將是不可限量的,很可能會成為一個很有特點的吹奏樂器演奏家。我在這里講的氣息控制是關于洞簫演奏的,但是對其他吹奏樂器譬如笛子、薩克斯、口琴等都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喜歡吹奏樂器的同學們不妨花一點時間瀏覽完我的文章,我想,對你一定有好處的。 洞簫的氣息控制是一個泛指,他包括了幾個方面。一、口風,二、吹奏時的呼吸方法,三、不同音域的吹奏技巧(緩吹、急吹、超吹),四、氣息強弱變化的轉換技巧。 首先要講講口風。所謂口風,就是指吹奏洞簫時吹奏者的口型,以及嘴唇和洞簫的吹口之間的位置的擺放和姿勢調整。簫的吹口比較小,尤其是洞簫或者琴簫。吹口在最頂端的側面,是一個很小的U型的吹口。關鍵詞就是“很小”。對的,這樣,吹奏者就必須嚴格控制自己的口型,使氣息能夠盡可能多地和順暢地進入吹口內。(見圖) 正確的口風是這樣:嘴唇的下嘴唇緊貼靠近吹口的那一邊的竹墻壁外沿,用下巴封住最頂端的竹節(jié)片。(如果這片竹節(jié)片沒有被去除的話,不用下巴密封也是可以的)。上下唇緊貼,成微笑型,將吹口對準雙唇中間部位,雙唇中間留一個空隙供吹奏的氣體吹出。這個空隙要很小,但是大小要根據吹奏條件和技法的變化而進行調節(jié),關于這個我會在下面的段落中詳細解說。最后,要注意,演奏者的頭部不要后仰,不要低頭,盡量放松并且保持和地面垂直,此時的簫管與地面的角度大概保持45度角。這樣,才能正確的將氣息吹入我們的簫管內,才能吹出正常而飽滿的音。當然,根據個人嘴型和習慣的不同,你的口風可以進行自我調節(jié)。有些同學剛開始學習吹奏洞簫的實收,很長時間都吹不響,讓讓他們很頭疼,甚至想泛起繼續(xù)學下去。這是不對的,什么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學習樂器要心平氣和,用真確地方法和訓練方式去練習,這樣才能得到有效的進步。 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吹奏時的呼吸方法。這一節(jié)要建立在能夠正確吹出音的前提下。呼吸,是我們每個人都具備的能力,沒有了呼吸,這個人就完了。但是,我們洞簫吹奏時的呼吸當然不是那么簡單,沒有人可以不經過學習和訓練而掌握。有些同學無法掌握正確的吹奏呼吸方法,會導致以下幾種狀況:1、不會換氣,有時候一口氣吹奏很長的段落,有時候只能吹奏很短的幾個節(jié)拍,導致上氣不接下氣頭昏腦脹。2、不會斷章,導致有些地方該連起來吹的章節(jié)斷斷續(xù)續(xù),不連貫,而有的該斷的地方卻連起來了,導致有些關鍵音符吹奏效果不明顯。3、氣息不平穩(wěn),氣息快慢紊亂,導致吹出來的本來在同一八度上的音一會高一會兒低,或者本來是屬于緩吹的音,吹成了急吹的音,導致音不準,甚至吹出“四不像”的噪音。 呼吸方法正確的操作方法要建立在正確的口風上。首先要能吹出音。然后為了保持氣息平穩(wěn),要練習氣息呼出和吸入。實際操作方法是練習深呼吸。首先,扔掉你的簫,四肢放輕松,用你的胸腔和腹腔同時深深地吸一口氣,然后憋兩秒鐘,然后緩緩地均勻地呼出,注意,是緩緩地,不要一口氣呼完。同時,心里打著節(jié)拍,首先練習四拍。也就是說在這四拍打完之后,你的齊腰全部呼完,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呼完”不是說將你吸入的氣全部呼盡,而是要保留一部分。不然的話,你的氣體呼完之后,你肯定會產生氧氣供應不做的頭昏現象,那是錯誤的。同理,你接著可以練習兩拍、三拍、八拍等等。操作方法是一樣的,深吸一口氣,緩慢、均勻地呼出。在拍子打完的時候,呼吸也要停止,最重要的是,無論你練習多少拍(一半默認最多不超過八拍),組后必須保留一部分氣體。這樣才能擺脫上氣不接下氣的錯誤狀況。如果不行,你就重復練習,反復練習。 接下來是呼吸中的斷章問題。就是說,停頓和換氣。這個是很多樂器演奏者或者聲樂演唱者的難題。我要說的是,其實這個很簡單。秘訣就在于于要做演奏前功課。沒有人天生就能識譜,沒有人一拿到譜子就能很完美的演奏或者演唱出來。必須通過學習、并且一遍又一遍地熟悉譜子之后才能正確地、富有感情地演奏或演唱出來。所以,吹奏前功課非常重要,在演奏一個新譜子,尤其是臨時演奏時,一定要做功課。這些功課包括:聽錄音,聽別人唱或演奏出來,了解這個譜子的感情色彩和演奏風格等等。這樣,你就能得到斷章的依據,知道在哪里可以斷,在哪里要連貫。當然,譜子上的一些符號,比如頓音、連音等,是必須要按照它來演奏的(這個事樂理問題,我就不細講了)。好了,段好了章,你就能吹奏了么?答案是不是的,因為你還要注意一個很關鍵的原則,斷的章不能過長,不要超過八個節(jié)拍或者你能呼出氣體的最大量。一面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狀況。通常,斷好了章節(jié),可以在樂譜上做上標記,這樣,你就能清晰的看到什么時候該換氣了,什么時候該停頓了! 然后,解釋一下呼吸方法不正確所帶來的第三鐘問題的結解決方法,那就是氣息的均勻問題。這就是關于緩吹、急吹、超吹的正確吹奏。實際聯(lián)系方法是,拿起你的簫,首先練習緩吹。首先按住一個緩吹的音,保持正確的演奏姿勢,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緩慢,均勻的吹出。閉上眼睛這一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當你失去了視覺,周圍一片黑暗的時候,你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氣息上了,實踐證明,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能保持氣息均勻的關鍵在于你的腹腔。大家都知道,在你大聲說話,尤其是大笑的時候,是你的腹腔在起作用,腹腔控制住了氣體,導致你能發(fā)出大聲和笑聲。同理,當你吹洞簫的時候,要靠腹腔的控制力控制住氣息,讓它盡可能的均勻。其次,大家知道,緩吹和急吹的卻別在于氣體的流速和強度,這是大部分洞簫自學教材上寫的,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口型的變化。緩吹時,出氣口型要盡量大一點,這樣,你的氣流速度就可以稍微快一點、足一點。這樣能吹出正常和飽滿的緩吹音。急吹時,口型要盡量小一點,這樣,出氣的速度就可以按要求的加快,而不會導致氣息不足,而可以節(jié)約氣息。按照我說的去練習,慢慢地熟悉口型變化的重要性,慢慢地去感受緩吹和急吹的區(qū)別。相信自己,你會有所成就的。這些,是我多年吹奏洞簫的經驗之談,我相信會對廣大練習洞簫的同學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若有不足,還請不吝賜教。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一章,是氣息強弱變化的控制,氣息強弱的變化是洞簫吹奏所有高級技巧的通行證,只要掌握了它,你才能說自己真正學會了吹奏洞簫,才能作為一個演奏者,關于這一章,我會在下次繼續(xù)寫,今天就到這里,未完待續(xù)......)
@liweinan521 2012-6-8 22:56:00 又一好貼 大家頂起來 秦老師 我喜歡葫蘆絲 你也可以教我嗎 ----------------------------- 這個,還真的不會的,不過還是一點,吹奏樂器要注意氣息的控制,多練習,你會有所成就的! @小小_622852 2012-6-8 23:11:00 秦老師,您答應過給大家上傳您自己錄制的作品的哦 :)) ----------------------------- 我沒有專業(yè)的錄音棚,電腦錄音的話效果不怎么好。我得找?guī)讉€朋友去幫我準備準備錄音的材料。呵呵,會有的。 @秦其情 4樓 2012-06-08 23:11:00 這個,還真的不會的,不過還是一點,吹奏樂器要注意氣息的控制,多練習,你會有所成就的! ----------------------------- 我知道要多練 但我不想走彎路 想請教是否有捷徑可循 @小小_622852 6樓 2012-06-08 23:13:00 四、氣息強弱變化的轉換技巧。 =========================== 我感覺這個是最難的,總是控制不好。 ----------------------------- 要等我哦,我還在醞釀這一章該怎么寫,因為這一章太重要了。我要好好構思,讓你們都能看懂,看會。這樣我才能算發(fā)表了一篇有用的帖子。 廣告 @liweinan521 7樓 2012-06-08 23:34:00 我知道要多練 但我不想走彎路 想請教是否有捷徑可循 ----------------------------- 彎路和捷徑不是反義詞,彎路和正道才是相對的。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反復練習,練習再練習。世上的技藝是靠練習而獲得成就的 秦老師,我知道要靠練習,但為什么有些人練習幾遍就達到很高的技藝,而有些人要付出幾倍甚至更多的努力,這其中是不是有技巧啊(就是所謂的捷徑)? 廣告 (續(xù)洞簫吹奏的氣息控制問題) 上篇主要講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第一是口風,第二是吹奏時的呼吸方法,第三是不同音域的吹奏技巧(緩吹、急吹、超吹),第二塊和第三塊我是合并在一起說的,因為它們之間是有很大的內在聯(lián)系的。下面講一講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吹奏洞簫時氣息的強弱變化轉換技巧。 說它重要,是因為這一環(huán)節(jié)對洞簫演奏者的技術提升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掌握了這一環(huán)節(jié),才能順利的學習其他的高級技巧,才能吹出感動人的音樂。而且,要練好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是稍微有一點復雜和難度的。 首先,什么是強音?什么是弱音?有什么區(qū)別?大家都應該知道,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的頻率和振幅分別影響著聲音的音高和音量。對于音樂來說,相同大調中的2自然要比1要高出一個全音,這就是音高。而音的強弱是什么呢?說白了就是音量問題。舉個例子,在電腦上放音樂,無論你把揚聲器的音量開多大或者開多小,這首音樂不會變成另一首的。它的整體旋律、每個音的音高是絲毫不會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是揚聲器的音量。這就是說你調大了音量,揚聲器獲得了更大的能量,放出了強音。相反,調低了音量,則能演奏出弱音。 對于洞簫吹奏而言,定了一個大調之后,吹奏強弱音時,音高是不會有本質變化的,而是通過唇部肌肉的良好控制和氣息控制的配合產生氣流的急緩變化,吹奏出強弱音。所以,強弱音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分為四大塊,一、弱音p,二、強音f,三、由弱漸強,四、由強漸弱。 首先,弱音的演奏技巧。大家在吹奏洞簫的時候應該會有自己的一個氣息標準,也就是吹奏某個音的時候該用多少的氣量和強度。這是時間經驗的積累得到的,而且這是在學習強弱音之前必須掌握的經驗。吹奏弱音時,首先吸一口氣,擺好正確的口風,然后要緊縮唇部肌肉,使得口型變小,略微比平時細一點。再用比平時吹奏這個音的氣息稍微緩慢一點的氣息吹出,就可以得到弱音。在高音區(qū)(急吹、超吹)吹奏弱音時,氣流要細而急,在低音區(qū)(緩吹)時,氣流要放慢。但是要記住,整體的氣流速度和強度要比平時的時候要慢。這樣,就可以減輕竹壁的振幅。這樣,就有同學要問了,你整體放緩了氣流的速度,那么會導致音不準的,急吹有可能會掉到緩吹來!好,這就是關鍵。關鍵就是吹奏弱音的時候,口風是比平時要細小的,這樣就能保證音高不會掉下去反而會有所提升。當然,吹奏弱音的時候,音會偏低,甚至會掉下一個八度,是初學者普遍出現的問題。這就要時刻注意唇部肌肉的控制變化問題了,以進行口風的調節(jié)。 然后是強音。吹奏強音時,先吸好氣,調整口風,要比平時稍微粗大一點。然后用比平時稍微強的氣流吹出,就可以得到強音。當然,氣流越急,越強,音就越強。但是要注意的是,口風也要隨之而變化,氣流越急,口風也要隨之變大。否則,音高則會比變化,有可能會滑到高一個八度的音上去。 有的學生曾不止一次的問過我:你覺得各種氣流的強弱該怎樣劃分,有什么標準呢?我回答他們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如果真的要說出個標準的話,那就是經驗吧。因為每個人的生理構造的區(qū)別,導致每個人對氣流的掌握和理解都會不盡相同,所以,根本就沒有標準可談。所以,你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偷懶,拿起你的簫,按照正確的指導方法,一遍又一遍的去練習,練習再練習,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標準! 剛才說的強音和弱音的吹奏方法相對比較簡單,因為只要固定好口風和氣流,就能把握住一直弱或者一直強。復雜一點的就算是強弱音之間的轉換了,因為這要用口風變化和氣息變化的雙重配合變化,才能實現。在吹奏強弱變化的時候,必須先掌握了強音和弱的正確吹奏方法。 接下來是由弱漸強。實際操作方法是:首先縮緊口風,用緩慢的氣流吹出弱音,然后口分漸漸增大,同時氣流也要隨之變急,兩者要同時變化,直到達到預定的強度。值得注意的是,口風變大的同時,氣流的速度必要變得過猛過快,必須用腹腔控制好氣流,有規(guī)律的加強。 最后是由強變弱。這是與由弱變強的相反的。實際操作方法是:先用比平時稍微大一點的口風用稍微急和強的氣流吹奏出強音。然后唇部肌肉逐漸收緊,氣流也隨之漸緩。這樣音就能逐漸變弱,達到由強漸弱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口風縮小的時候,氣流變緩的幅度不要太大,要有控制力的逐漸變緩。切記我們是在改變音的強弱,而不是在改變音的高度,否則就是錯誤的操作方法。 前段時間再板塊上看到一篇帖子,說中國音樂越來越無法感動人,越來越只注重技巧的表達。為此,我想表達大一下不同的觀點。中國的音樂發(fā)展的十分健全,兩周先秦時期就達到了很高的高度,當時的很多著名樂師,譬如高漸離、俞伯牙等,都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故事和精妙的音樂。近代的冼星海、馬思聰、李叔同等等。無疑不是擁有高超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演奏水準的音樂大家。并且他們將音樂結合時代的色彩,在作品中體現出來,創(chuàng)造出感人肺腑的音樂作品。中國樂器的發(fā)展也是非常成熟,弦樂的古琴、古箏、琵琶、馬頭琴、二胡等等,管樂的笛子、簫、葫蘆絲、嗩吶等,打擊樂器如大鑼、小鑼、铓鑼、云鑼、鈸、碰鈴等等等,無一不是很多代音樂人心血的結晶,創(chuàng)造出無與倫比的精神傳承。而且,我認為技巧的訓練和表達亦是十分重要的。音樂中的感情表達是要通過各種巧妙的技巧來實現的。我們不能盲目的去追求那些空中樓閣而忽略了音樂演奏的基本功。歷史上哪一個音樂名家不是進過多年苦練才達到很高的水平的?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音樂基本功都沒有練好,如何能用音樂來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呢?世上所有的技藝都是經過勤奮的苦練而達到一個很高的高度,最后進入無所不能,空然忘我的大師境界。這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道”的境界。也就是說,音樂是人類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其中一種方法,并且是最美好的而方法之一。 最后引用一下中國武術里的一首偈,來作為全篇的結尾:學似牛毛多,成若麟角少,何人識真藝,常見趨潮跑,空手跆拳道;人云亦云好,惜我民族魂,勤奮練昏曉,誰有歲寒心,衣缽徒難找。 謝謝!! 廣告 @垂楊駐馬 2012-6-16 0:58:00 F調的簫,高音SO,LA,吹出來尖厲刺耳,是口風的問題,還是也有簫本身的問題,請秦老師解惑 ----------------------------- F調的簫的特點是吹奏出的高音比較通透,比較響亮,但絕不是刺耳。發(fā)生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口風和氣息沒有配合好。高音的5和6在F調指法里面屬于急吹音樂中較高的音。有些人在吹奏這些音的時候往往會憋足了氣,用很大強度的氣流來吹奏,以防止音高的下滑。但是這樣如果把握不當,很容易會導致氣流過猛,吹出很強的音出來。這樣,就產生了類似刺耳的聲音。解決的方法是,嘗試將指法中較高的音吹奏成弱音。還可以在吹奏這些高音的時候加入起始的吐音,來沖淡刺耳的聲音。具體操作方法見我上面寫的帖子。至于你后腦勺酸疼,這個我就無從得知了,我還從來沒因為吹簫而出現過這種情況。你可以嘗試放松,掌握正確的吹奏姿勢,不要有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音樂本就是使人愉悅和放松的藝術,你搞成這樣就不對了! @垂楊駐馬 2012-6-16 12:28:00 多謝老師的詳細解答!我吹高音3可以吹成弱音,聲音也柔和,但5,6還做不到,看來如您所說,吹口與氣息配合還是有問題,我再練練 ----------------------------- 請問你練習吹簫總共多長時間了? 快一年了吧,不過沒用心,興致來了,就擺弄一下。這幾天把簫的吹口稍稍改動了一點,感覺灌氣更順暢了些,故而興致高漲。又在網上訂做了一支G調洞簫,一個月以后才能到手。以后還請老師多指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