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次我們聊過“放學回家先寫作業(yè)還是先玩”的話題(沒看過戳這里>>),這次要談的,是“寫作業(yè)”的另一個老大難—— 寫作業(yè)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 寫作業(yè)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同的孩子有不一樣的表現(xiàn)。有的是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上廁所;有的邊寫邊玩;有的總愛擺弄文具;還有的,寫不了兩行就望著窗外發(fā)呆…… 桃子媽媽是這樣描述桃子的狀況的—— “ 桃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總想跟我聊天。 我其實能理解她的感受:一天沒見我,有各種各樣的新鮮事兒迫不及待想告訴我。但是,東扯一句,西扯一句,寫作業(yè)慢不說,我更擔心的是這樣下去她會越來越缺乏專注力。 我嘗試過用分解任務(wù)的辦法。比如抄寫生字時,我要求她至少抄完5行,才可以和我聊一會兒。 可是過程中她總有控制不住的時候,有時候還會央求我:“媽媽,我就再跟你說一句話。”, 我不理她她就很失望,如果我再忍不住 教訓她幾句,結(jié)果就是大家都不開心,而時間其實也還是耽誤了。 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在尋求解決方案之前,我們先自問兩個問題: 1. 我們的期望與孩子的能力是否對等? 我們的期望肯定是:孩子能利利索索一口氣把作業(yè)寫完,然后再去做別的事。 但是孩子的專注力和自控力都有一個逐漸發(fā)育的過程。對于大多數(shù)低年級孩子來說,受大腦發(fā)育程度的限制,他們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也很難控制住自己,不被周圍各種有意思的事情吸引。 因此,集中注意力,一氣呵成地完成作業(yè)這件事,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真的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能”。 如果有機會跟高年級孩子的父母聊一聊,就會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寫作業(yè)的專注度和時間長度也會相應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2. 情緒烙印:對孩子是雪中送炭還是雪上加霜? 當孩子不專心時,我們自然要提醒他注意。但是反復幾次,我們就沒耐心了,提醒就變成指責和批評。 頻繁的指責會讓寫作業(yè)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日積月累,就容易在孩子心里留下了對寫作業(yè)的負面記憶,讓孩子更容易對這件事敏感、焦慮和排斥。 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高年級大腦發(fā)育進步了,卻依然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作業(yè)?很大原因是之前積累了太多負面情緒,這種“情緒烙印”影響了大腦理智工作的能力。 如何能夠既有效提醒,又不制造壓力呢? 桃子媽媽最近嘗試了新方法—— “ 我從朋友那里學了一招:寫作業(yè)的時候,桃子沒寫兩個字就又想跟我聊天。我就假裝嘴巴被膠水粘住了, 張不開。 我夸張地用手比比劃劃,同時做出“我好想跟你說話啊,可是你看我的嘴怎么會這樣?!”的表情,桃子看得樂不可支。 這樣一來,既巧妙地提醒了桃子“還沒到跟媽媽聊天的時間”,又絕無批評指責的意思。桃子吐吐舌頭,也朝我做個鬼臉,就低頭寫作業(yè)了。 用游戲式的提醒代替嚴肅地講道理,既讓孩子做了該做的事,又營造了輕松歡樂的氣氛,讓寫作業(yè)的過程變得愉快起來。 我們還可以嘗試事先與孩子約定一個“提醒暗號”。暗號要好玩,可以是某種滑稽的動作,或者做鬼臉,還可以編一句“巴拉巴拉轟”的咒語。 總之,當我們自己先放松下來,遇到問題先想想有沒有好玩的方法來處理,好點子就會越來越多。 劃重點—— 孩子寫作業(yè)注意力不集中,并不一定就是因為淘氣、不愛學習或者學習習慣不好,而是受能力發(fā)育所限。 在孩子能力不及的前提下,父母要做的,是為孩子提供支持,而不是增加壓力。孩子年齡越小,這樣的支持越重要。 可以嘗試用游戲的方式提醒,在適當?shù)臅r候幫孩子放松,讓寫作業(yè)的過程變得輕松愉快起來。 “提供支持”與“輕松愉快”是我們這兩次討論“寫作業(yè)”這個話題時反復提到的關(guān)鍵詞。有的父母對此也有困惑: “寫個作業(yè)至于要搞那么多‘花活兒’嗎?為什么不能鍛煉孩子,讓他們獨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呢?” 我們公號的很多文章,無論是談?wù)摵⒆拥那榫w,還是適應力和自控力,都會先從大腦結(jié)構(gòu)和大腦發(fā)育說起。 這些內(nèi)容就是希望大家了解:大腦是一個復雜的器官,很多功能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逐漸發(fā)育成熟。就像蓋高樓,從要先從地基打起,有了堅實的基礎(chǔ),才能一層層向上延伸。 脫離孩子自身的成長階段,僅僅通過嚴厲的要求,甚至指責批評來達到“鍛煉”的目的,就像沒有打好地基就蓋樓,面臨著坍塌的危險。 相反,如果我們能營造一個放松歡樂的氛圍,一次次地幫助孩子調(diào)整情緒,孩子就會在這個過程中對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有所意識,并慢慢學會自我調(diào)整和控制。 另外,這些陪伴和“花活兒”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讓你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更愉快,親子關(guān)系更密切。而這種親密愉快的親子關(guān)系,將持久地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能量。 小提醒 有時候孩子真的需要休息一下了! 如果孩子真的累了,那么僅僅是“歡樂提醒”就不見得有效了。那就干脆讓孩子休息一下吧。 根據(jù)孩子的喜好不同,可以給他吃點好吃的,聽會兒音樂……當然最有效的休息方式,還是和一起玩起來,動起來。 在家里玩10分鐘枕頭大戰(zhàn),去院子里追跑打鬧一會兒,甚至只是放開音樂,一起跳個滑稽的舞……這些都是積極為孩子補充“能量”的有效方法。 報名 如何養(yǎng)育敏感慢熱的孩子 21天線上工作坊 6月即將開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