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譚 “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币粋€人做到忠恕,離中庸之道也就不遠了。什么叫忠恕呢?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币簿褪牵l也不愿意得到“過”與“不及”的待遇,因此也不要對別人“過”與“不及”,離中庸之道也就不遠了。 32、君子之道四孝忠悌信——《中庸》譚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作為一個兒子應(yīng)對父親做到的,我沒有能做到;作為一個臣民應(yīng)對君王做到的,我沒有能做到;作為一個弟弟應(yīng)對哥哥做到的,我沒有能做到;作為一個朋友應(yīng)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做到。也就是孝、忠、悌、信都不及,失中庸也。 33、中庸之道言行一致——《中庸》譚 “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笔紫纫J真遵循中庸之道去做,在說中庸之道時更應(yīng)謹慎,做若有所不足,不敢不努力;說若有所不到,不敢不盡言。而說的要顧慮到能否做到,做的也要顧慮到與說的能相否一致,君子什么時候不是言行一致的哪?! 34、安然自得的神態(tài)——《中庸》譚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本影灿谄饺账幍牡匚蝗プ鰬?yīng)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處于富貴的地位,就做富貴人應(yīng)做的事;處于貧賤的狀況,就做貧賤人應(yīng)做的事;處于邊遠地區(qū),就做在邊遠地區(qū)應(yīng)做的事;處于患難之中,就做在患難之中應(yīng)做的事。君子無論處于什么條件下,都能行中庸之道,因此,沒有不安然自得。君子中庸安然自得的神態(tài)。 35、不怨天尤人的氣質(zhì)——《中庸》譚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碧幱谏衔唬黄畚暝谙挛坏娜耍惶幱谙挛?,不攀援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別人,則不會有什么抱怨,上不抱怨天,下不怨恨人。君子中庸不怨天尤人的氣質(zhì)。真有體會至極呀。 36、反思自身的骨氣——《中庸》譚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彼?,君子安居現(xiàn)狀以等待天命,小人卻鋌而走險妄圖僥幸獲得的非分之想??鬃诱f:“君子立身處世就像射箭一樣,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術(shù)不行?!本又杏狗此甲陨淼墓菤狻?span lang="EN-US" style="font-family: inherit;"> 37、中庸就在你生活之中——《中庸》譚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本訉嵭兄杏怪?,就像走遠路一樣,必定要從近處開始;就像登高山一樣,必定要從低處起步。中庸之道就在你的生活之中,就在你的言行之中。由近而遠,由低而高。 38、好一個和諧的家庭呀——《中庸》譚 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弊釉弧案改钙漤樢雍?。”《詩經(jīng)》說:“妻子兒女感情和睦,就像彈琴鼓瑟一樣。兄弟關(guān)系融洽,和順又快樂。使你的家庭美滿,使你的妻兒幸福?!笨鬃淤潎@說:“這樣,父母也就稱心如意了??!”好一個中庸、中和、和諧的家庭呀! 39、鬼神之德體現(xiàn)先賢——《中庸》譚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薄耙曋ヒ?;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孔子說:“鬼神的所體現(xiàn)的“德”是大得不得了呀!要看它而看不見,要聽它而聽不到,但它卻體現(xiàn)在萬物之中使人無法離開它。鬼神——是在為以下虞舜、周文王等做鋪墊。傳承先賢以鬼神之德來體現(xiàn)。 40、先賢之德在你我身上——《中庸》譚 “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傳承先賢的鬼神,天下的人都齋戒凈心,穿著莊重整齊的服裝去祭祀它,所體現(xiàn)的“德”,無所不在?。『孟窬驮谀愕念^上,好像就在你的左右。傳承先賢之德就在你我身上。 |
|
|
來自: 山佳國學(xué)譚 > 《與圣賢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