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診斷回顧:診斷課程包括兩個:舌象和脈診。由于這兩種診斷方式的特殊性,所以我們的講授是以舌象為主的,而脈象的介紹則比較理論性。舌象的實戰(zhàn)性很強,上完舌診課之后再看舌象,舌頭帶給我的信息那么的豐富。舌頭的大小、胖瘦,舌苔的變化,舌頭的裂紋,舌頭的潤燥等等都可以成為診斷標準,而且狀態(tài)好的時候還可以一下抓住主要癥狀。不過李老師強調(diào)舌象需要“照見”,就是要能夠從整體上把握一個舌頭的狀態(tài),而且說,這是個最低標準。我們會繼續(xù)努力。至于脈診,李老師的說法是,脈診需要的不是練手,而是練心,不同的境界,感受的就是不一樣的脈象,得到不一樣的信息。這個在最近有了比較深的體會。推薦最近一期的《最強大腦》,辨水的王昱珩,雖然還無法確定他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固然他的眼睛確實有不同于常人的一面,不過從他的語言中說將一杯水想象成一幅畫,“我不是最強大腦,只是比其他人更愿意安靜的看些東西”。也許這也是辨氣的一種方式吧,起碼說明辨氣這種事情不是完全不可思議的。察象辨氣,就是看我們的敏感程度了。所以診斷修的是醫(yī)生,醫(yī)生越通透,診斷的效果真切,治療的療效越接近真實。 |
|
|
來自: 閑品落花 > 《中醫(yī)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