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燒燒面積和深度 燒傷面積和深度是估計燒傷嚴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進行治療的重要依據(jù)。 1、燒傷面積的估計 (1) 中國新九分法 將人體各部位定為11個9%,頭面頸為體表面積的9%;雙上肢為18%;軀干(含會陰1%)為27%;雙下肢(含臀部)為46%(5個9%+1%)11×9%+1%=100% 兒童頭部較大而下肢較小,應結合年齡計算:頭部= 9+(12-年齡);下肢= 46-(12-年齡) (2) 手掌法 不論年齡大小或性別差異,將病人手掌五指并攏,單掌面積為體表面積1%。 2、燒傷深度的識別 按國際慣用的三度四分法,即I度、淺II度、深II度、III度。三度四分法的臨床特征: (1) I度燒傷(紅斑性燒傷) 局部干燥,疼痛,微腫而紅,無水皰。3-5天后局部由紅轉為淡褐色,表皮皺縮、脫落、露出紅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 (2) 淺II度燒傷(水皰性燒傷) 局部紅腫明顯,有大而飽滿的水皰形成,內(nèi)含淡黃色血漿樣液體或蛋白凝固的膠凍物。創(chuàng)基潮紅,質地軟,溫度高,疼痛劇烈,感覺過敏。7--14天痊愈。愈后不留瘢痕,但有色素沉著。 (3) 深II度燒傷 局部腫脹,水皰小、扁薄,創(chuàng)基微濕,紅白相間,質地較韌,感覺遲鈍,溫度較低,拔毛微痛。3-4周勉強愈合,愈后留有瘢痕,基本保存皮膚功能。(4)III度燒傷(焦痂性燒傷) 致傷原因不同,局部表現(xiàn)可為蒼白、黃褐、焦黃,嚴重者炭化,皮膚失去彈性,觸之硬如皮革,創(chuàng)面干燥,無滲液,發(fā)涼,感覺消失,拔毛不痛,可見栓塞的血管網(wǎng)。需手術植皮。 (二) 燒傷嚴重性分度 1、輕度燒傷:總面積9%以下的Ⅱ°燒傷; 2、中度燒傷:總面積10%-29%或Ⅲ°燒傷面積不足10%; 1、重度燒傷:燒傷面積30%~49%或Ⅲ°面積10%-19%的燒傷;或Ⅱ°、Ⅲ° 燒傷面積不到上述百分比,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合并休克;有復合傷(嚴重創(chuàng)傷、沖擊傷、化學中毒等);中、重度吸入性損傷。 2、特重度燒傷:總面積50%以上或Ⅲ°面積20%以上燒傷。 3、兒童燒傷嚴重性分類按成人標準減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