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紅生
魯肅:老生
周倉:凈
情節(jié)
三國時東吳水軍都督魯肅向西蜀討取荊州,邀請坐鎮(zhèn)荊州的蜀大將關羽過江飲宴,設下伏兵,企圖在席上迫使關羽就范。關羽看穿魯肅的用意,泰然攜其青龍偃月刀,僅帶著周倉及隨從數(shù)人,到東吳赴會。席間,關羽歷述自己生平的武功,并拒絕了魯肅的要求。東吳諸將欲當場動武,關羽一手執(zhí)劍,一手抓住魯肅,向江邊且行且走,東吳諸將又被周倉用刀架住,關羽、周倉等終于上了原船。關羽事先布置的伏軍,也趕來接應。魯肅終于無可奈何地回去。
注釋
《單刀會》原是我國六百多年以前的偉大劇作家關漢卿的名著。這個本子是京劇界中比較流行的;內容及詞句上較關漢卿原著已有一些改動。(昆曲《訓子》、《刀會》二出基本上還是關漢卿的原作,但目前已不甚流行。)整理工作是由演員白家麟與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處何異旭共同進行的。除了個別詞句的潤飾外,沒有其他改動。
根據(jù)《京劇叢刊》第十六集整理
【第一場】
(大開門牌。四兵士、四馬夫、大纛手、伊籍、馬良、王甫、趙累、關羽同上。)
關羽 (引子) 綠袍金甲,鎮(zhèn)華夏。
(急急風牌。關平、周倉自兩邊分上。)
關羽 (引子) 秉定忠心,扶保漢家。
眾人 (同白) 參見君侯。
關羽 (白) 站立兩廂。
眾人 (同白) 啊。
關羽 (念) 赤兔馬快似閃電,青龍刀遮日光寒。守荊州威鎮(zhèn)華夏,保大哥駕坐西川。
(白) 某,關羽。大哥坐鎮(zhèn)西川,三弟閬中為將,某奉兄命鎮(zhèn)守荊州一帶。前者,諸葛瑾入川,催討荊州,我家大哥愿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交還東吳;只因關某不允,將諸葛瑾羞辱一場。我想孫權必不甘休,為此,整頓人馬準備御敵。站堂軍。
眾人 (同白) 有。
關羽 (白) 伺候了。
眾人 (同白) 啊。
(黃文上。)
黃文 (念) 離了東吳地,來此是荊州。
(白) 門上何人聽事?
周倉 (白) 做什么的?
黃文 (白) 我名黃文,奉東吳魯肅魯都督所差,前來下書。
周倉 (白) 候著。啟稟君侯:東吳魯肅差黃文前來下書。
關羽 (白) 命他報門而進。
周倉 (白) 遵命。
黃文,你可有夾帶?
黃文 (白) 無有。
周倉 (白) 我要搜。
黃文 (白) 將軍請搜。
(周倉搜檢黃文。)
周倉 (白) 呔!黃文,君侯命你報門而進;你與我仔細了!你與我打點了!
黃文 (白) 黃文告進。與君侯叩頭。
關羽 (白) 奉何人所差?
黃文 (白) 奉魯肅魯都督所差。
關羽 (白) 到此做甚?
黃文 (白) 前來下書。
關羽 (白) 呈上來。帳下伺候。
黃文 (白) 是。
(黃文下。)
關羽 (白) 魯肅有書信到來,待某拆書一觀。
(排子。關羽看信。)
關羽 (白) 喚下書人。
眾人 (同白) 下書人走上。
(黃文上。)
黃文 (白) 參見君侯。
關羽 (白) 命你轉報子敬,就說關某五月十三日過江赴會。出帳去吧。
眾人 (同白) 出去!
黃文 (白) 是,是。
(黃文下。)
關平 (白) 父王,書信上面是何言語?
關羽 (白) 我兒哪里知道,那魯肅約為父過江赴會,此必諸葛瑾回報孫權,故命魯肅兵屯陸口,正為索討荊州之計爾。①
關平 (白) 這……父王去是不去?
關羽 (白) 為父若是不前去,豈不被東吳人恥笑?
關平 (白) 啟稟父王,想皇伯將荊州九郡托與父王掌管,倚如泰山;父王舍萬金之軀,身臨險地,倘若席間有差,豈不負了皇伯所托重任。
關羽 (白) 嗯!孺子竟敢多言。為父在千槍萬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際,往來如走無人之境,豈懼江東群鼠爾!
眾人 (同白) 少將軍乃是正論,我與東吳素有舊仇,君侯不可不防。
(關羽想。)
關羽 (白) 某自有差派。
眾人 (同白) 就請差派我等。
關羽 (白) 周倉。
周倉 (白) 在。
關羽 (白) 準備大船一只,挑選關西大漢二十名,手提青龍刀,隨關某單刀赴會。
周倉 (白) 喳、喳、喳,得令。
(周倉下。)
關羽 (白) 關平聽令。
關平 (白) 在。
關羽 (白) 準備戰(zhàn)船二十只,軍三千名,扮做商賈模樣,埋伏陸口對岸江上,見為父紅旗一擺,兒便過得江去,迎接為父。
關平 (白) 得令。
關羽 (白) 伊籍、馬良。
伊籍、
馬良 (同白) 在。
關羽 (白) 鎮(zhèn)守荊州,須要小心。
伊籍、
馬良 (同白) 得令。
(伊籍、馬良同下。)
關羽 (白) 王甫、趙累。
王甫、
趙累 (同白) 在。
關羽 (白) 巡營嘹哨。
王甫、
趙累 (同白) 得令。
關羽 (白) 其余將官各守汛地。掩門。
眾人 (同白) 啊。
(眾人同下。)
【第二場】
(呂蒙、三將同上。)
呂蒙 (白) 眾位將軍請了。
三將 (同白) 請了。
呂蒙 (白) 我等奉命兵扎陸口。魯都督請關羽過江赴會,命我等埋伏,以摔杯為號,一齊殺出。你我埋伏去者。
眾人 (同白) 請。
(眾人同下。)
【第三場】
(周倉上,起霸。)
周倉 (念) 志氣凌云貫九霄,周倉今日逞英豪。君侯東吳去赴會,全憑青龍偃月刀。
(白) 某,周倉。君侯過江赴筵,奉命安排舟船,江邊去者。
(周倉走圓場。二船夫同上。)
二船夫 (同白) 參見周將軍。
周倉 (白) 船只可曾預備?
二船夫 (同白) 預備好了。
周倉 (白) 候著。
(周倉望。)
周倉 (白) 一言未盡,君侯來也。
(香柳娘牌。四兵士、伊籍、馬良、王甫、趙累、四馬夫、大纛手、關羽同上。)
眾人 (同白) 送君侯。
關羽 (白) 好生防守。
眾人 (同白) 啊。
(四兵士、四馬夫、大纛手、伊籍、馬良、王甫、趙累同下。周倉、關羽同上船。)
關羽 (白) 吩咐水手開船。
周倉 (白) 喳、喳、喳!
水手們,開船!
二船夫 (同白) 啊!
(水聲。開船。)
周倉 (白) 啟君侯:吩咐已畢。
關羽 (白) 站立一旁。
(新水令) 大江東去浪千疊,
趁西風小舟一葉;
才離了九重寶帳,
探千丈龍?zhí)痘⒀ā?br> (水聲。)
周倉 (白) 哇呀呀……
(關羽望。)
關羽 (白) 什么響亮?
周倉 (白) 波浪滔天。
關羽 (白) 搭坐船頭。
周倉 (白) 啊。
(關羽望。)
關羽 (白) 唔呼呀!看長江之上,巨浪千疊,好一派江景也!
(喜遷鶯牌) 觀江水滔滔浪騰,
波浪中隱隱伏兵,
俺驚也么驚,
憑著俺青龍偃月敵萬兵。
(周倉望。)
周倉 (白) 啟君侯,來到東吳。
關羽 (刮地風牌) 噯呀??噯!
觀東吳縹緲緲旌旗繞。
恰便似虎入龍?zhí)逗斡嬢^!
(白) 鳴鑼吶喊!
(眾人同鳴鑼。)
周倉 (白) 呔!東吳的兒郎聽真:荊州王前來赴會,爾等還不快快迎接。
(眾人同下。)
【第四場】
(四兵士、魯肅同上。)
魯肅 (念) 水軍當大任,為國秉忠誠。
(黃文上。)
黃文 (白) 啟都督:關羽船臨江邊。
魯肅 (白) 擺隊相迎。
(傍妝臺牌。眾人同下。)
【第五場】
(呂蒙、三將同上,過場,同下。)
【第六場】
(四船夫自兩邊分上。周倉、黃文自兩邊分上,對望。)
周倉 (白) 請君侯。
黃文 (白) 請都督。
(關羽、魯肅自兩邊分上。魯肅跳過船去。)
魯肅 (白) 君侯。
關羽 (白) 大夫。
魯肅 (白) 過江來了!
關羽 (白) 過江來了!
魯肅 (白) 久違了。
關羽、
魯肅 (同笑) 啊,哈哈哈……
魯肅 (白) 君侯請來登舟。
關羽 (白) 大夫前行。
魯肅 (白) 君侯到此是客,還是君侯請。
關羽 (白) 不敢,大夫前行。
魯肅 (白) 你我挽手而行。
(關羽、魯肅同過船,周倉隨后,魯肅回望周倉,暗驚,眾人同下。黃文、周倉、魯肅、關羽同上。關羽、魯肅同入座。)
魯肅 (白) 君侯屈高就下,降尊臨卑,貴足踏賤地,使東吳榮幸之至。
關羽 (白) 豈敢。大夫榮任水軍都督,關某未曾親來一賀,大夫恕罪。
魯肅 (白) 惶恐,惶恐!肅本無德無才,蒙公瑾臨終保薦,吳侯授以大任。自受命以來,枕席不安,誠恐有負所托,肅不過是權當此任而已。
關羽 (白) 大材終堪大用。
魯肅 (白) 君侯過獎了。
關羽 (白) 大夫忒謙了。
魯肅 (白) 君侯,你我在哪里一別,直至如今?
(關羽想。)
關羽 (白) 在臨江會一別,直至如今。
魯肅 (白) 不錯,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君侯你倒不見老,我倒蒼白了。
關羽 (白) 彼此。
魯肅 (白) 一樣。
關羽、
魯肅 (同笑) 啊,哈哈哈……
關羽 (白) 錦貼相邀,有何見諭?
魯肅 (白) 孫劉結聯(lián)唇齒之好,使曹操不敢正視東南;今在這臨江亭設擺菲筵,聊表敬意。
關羽 (白) 關某有何德能,怎敢勞動大夫張筵。
黃文 (白) 筵齊。
魯肅 (白) 看酒來,待某把盞。
關羽 (白) 不敢,擺下就是。
(傍妝臺牌。魯肅敬酒,關羽謝酒。)
關羽 (白) 看酒來,我與大夫把盞。
魯肅 (白) 這就不敢。
關羽 (白) 當?shù)玫摹?br> 魯肅 (白) 不敢。
關羽、
魯肅 (同笑) 啊,哈哈哈……
(關羽、魯肅同入座。)
黃文 (白) 上筵。
(周倉搜索各處。)
周倉 (三笑) 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魯肅見狀驚呆。)
關羽 (白) 大夫請,大夫請。噯,大夫請。
(魯肅覺醒,急應。)
魯肅 (白) 啊啊,君侯,君侯請。
關羽 (脫布衫接叨叨令)銀臺輝煌的豐筵錦,
望江心縹縹緲緲的波濤滾,
看他面色赧然戰(zhàn)兢兢,
這的是笑得來也么哥!
(白) 請。
(脫布衫接叨叨令)這的是惱得來也么哥!
魯肅 (白) 聞君侯斬嚴良、誅文丑,屢建奇功;肅只得耳聞,未曾目睹。今日請君侯言講一番,肅洗耳恭聽。
關羽 (白) 俺關某所做之事,聽者倒也驚人,眼見甚是平常;大夫不嫌絮煩,暫離殘席,容關某奉陳。
魯肅 (白) 黃文搭座來。
黃文 (白) 遵命。
(關羽、魯肅同離席外坐。)
魯肅 (白) 君侯請講。
關羽 (白) 大夫聽道:漢室傾頹,國運衰微,十常侍亂于宮中,眾諸侯紛爭邊外,董卓專權,欺君罔上。關某在汜水關下斬了華雄,虎牢關前三戰(zhàn)呂布。平滅董卓之后,我大哥被當今天子認為帝胄。誰想又遭曹操之亂,我弟兄逃出許昌,賺城斬了車胄,占了徐州,招軍養(yǎng)馬,預備重整漢室基業(yè)。那曹操親統(tǒng)人馬,前來攻打。我大哥鎮(zhèn)守徐州,三弟鎮(zhèn)守小沛,關某保定二嫂分鎮(zhèn)下邳,以為犄角之勢。探馬報道:徐州、小沛相繼而失;關某中了夏侯惇誘敵之計,被困在土山之上,遠望下邳火起,只道二嫂遇害,欲待拔劍自刎,山下來了張遼,順說關某。某也曾約過三事:第一件,只降漢帝,不降曹操;第二件,我二位嫂嫂要食皇叔的奉祿,上下人等,不準到門;第三件,若知我兄下落,不拘千里萬里、水火之中,定當辭職去。自進曹營以來,那曹操十分厚待于某,三日小宴,五日大宴;上馬贈金,下馬贈銀;又贈美女十名,侍奉我二位嫂嫂。到后來,河北袁紹差大將顏良,攻取白馬坡,曹操請某觀敵掠陣,眾將不是顏良對手,關某匹馬單刀,我就沖下土山……
魯肅 (白) 君侯便怎么樣?
關羽 (白) 那時節(jié),關某勒馬提刀……
魯肅 (白) 君侯可慌?
關羽 (白) 不慌。
魯肅 (白) 可忙?
關羽 (白) 一些兒也不忙。關某的青龍刀下,就斬了顏良;延津渡口又誅了文丑。表封漢壽亭侯。此乃關某些許的功勞,何勞大夫謬贊爾。
魯肅 (白) 君侯立蓋世之功,使賊聞名喪膽,令人欽佩。
關羽 (白) 大夫過獎。
魯肅、
關羽 (同笑) 啊,哈哈哈……
(關羽、魯肅同返席。)
魯肅 (白) 君侯馬到成功,斬顏良、誅文丑,立功于國。肅當敬一大杯。
(呂蒙、三將急同上,見魯肅舉杯,欲殺入,魯肅急出帳制止。)
魯肅 (白) 還早,還早。
(眾人同下。魯肅返席。周倉兩望。)
周倉 (白) 啟君侯:東吳有詐。
關羽 (白) 嗯!關某出世以來,未遇過三合之戰(zhàn)將,豈懼江東之詐爾。
魯肅 (白) 啊,君侯,曹操既待君侯不薄,又為何封金掛印,寫柬辭曹?請道其詳。
關羽 (白) 待關某再講一番。
(關羽、魯肅同出座。)
魯肅 (白) 君侯請講。
關羽 (白) 大夫聽者:那日關某悶坐在館驛之中,忽來陳震下書,方知我家大哥在河北袁紹軍中;那時節(jié),關某肝腸寸斷,急往相府辭曹。那曹操府門以外掛了回避牌,張遼又托病不出。關某情急無奈,才封金掛印,寫柬辭曹;保定我二嫂闖出許昌北門,耳聽后面,嘩啦啦……人聲吶喊……
魯肅 (白) 來者何人?
關羽 (白) 大將張遼。
魯肅 (白) 趕來做甚?
關羽 (白) 是他言道,曹操親自與某餞行;因此,關某勒馬立于灞陵橋上,遠遠望見那曹操帶領眾將前來,贈某美酒、紅袍。這酒祭了關某的刀;這刀,刀挑大紅袍。本當下馬致謝,誠恐中了他人之計;因此,打馬過了灞陵橋!
(四塊玉牌) 他他他,曹兵膽戰(zhàn)驚,
哪個大膽敢前進!
那時節(jié)某虎揚雄威嚇掉賊魂;
那曹兵個個往后退,
行過了灞陵橋我才放心。
(周倉橫刀。)
魯肅 (白) 什么響亮?
關羽 (白) 關某的刀響。
魯肅 (白) 主何吉兇?
關羽 (白) 不過是殺人而已。
魯肅 (白) 刀響幾次?
關羽 (白) 刀響三次。
魯肅 (白) 第一次?
關羽 (白) 溫酒斬華雄。
魯肅 (白) 第二次?
關羽 (白) 斬顏良、誅文丑。
魯肅 (白) 第三次?
關羽 (白) 這第三次?恐怕應在大夫你的頭上。
(魯肅驚。)
魯肅 (白) 君侯,言重了。
關羽 (白) 關某失言了,失言了。
(關羽、魯肅同返席。)
魯肅 (白) 方才聽君侯之言,令人毛發(fā)悚然。貴弟兄桃園結義,誓同生死,雖黃童白叟,牧子漁樵,人人皆知。君侯立奇功,安黎庶,乃為仁也;身在曹營,不屈大節(jié),乃為義也;在許昌一日三次問嫂金安,乃為禮也;斬顏良、誅文丑,乃為智也;此乃仁、義、禮、智,惜乎,惜乎!單單缺少一個信字。
關羽 (白) 俺關某出世以來,忠不顧死,義不負心,何嘗失信于人?
魯肅 (白) 想令兄玄德公,借我荊州,我是屢次命人催討。玄德公言道:得了西川,交還荊州。召集東西二川已得,我主命諸葛瑾入川催討荊州,玄德公愿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交還東吳,惟君侯不允;信字安在?
關羽 (白) 此乃我家大哥所做,與關某何干?
魯肅 (白) 噯!桃園結義,誓同生死,皇叔即君侯,君侯即皇叔,為何互相推托,是何理也?
關羽 (白) 這個……
周倉 (白) 呔!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居之,無德失之;這荊州難道說是東吳舊有的么?
關羽 (白) 嗯!我與大夫談論國家大事,汝是甚等樣人,竟敢多口!下站,退后!啊,大夫,你是請某吃酒,還是催討荊州?
魯肅 (白) 這酒也要飲,荊州也要討。
關羽 (白) 大膽!
(關羽以酒潑魯肅,離席。)
關羽 (白) 魯肅!在酒席筵前提起國家大事,豈有此理!
魯肅 (白) 我勸你寫下退還文約便罷,如若不然,我就要……
關羽 (白) 你要怎樣?
魯肅 (白) 我也敢……
關羽 (白) 你敢怎樣?
魯肅 (白) 哼哼……
關羽 (白) 哼哼……
魯肅 (白) 哼!
關羽 (白) 哼!
魯肅 (白) 哼!
關羽 (白) 哼哼……
魯肅 (白) 唉!我魯肅為難哪!
關羽 (白) 噯呀!事已至此,還有何難哉?
魯肅 (白) 君侯,你來看??這沿江一帶,俱是我東吳的兵將;慢說你是一人,你就是一只猛虎,也難闖過江去。
關羽 (白) 諒不就。
魯肅 (白) 諒得就。
關羽 (白) 諒不就。
魯肅 (白) 哪有閑言。失陪了!
(魯肅欲取杯,關羽抓住魯肅手,魯肅奪手而出。)
魯肅 (白) 眾將走上。
(關羽與周倉耳語,周倉會意。呂蒙、三將同上,周倉上前擋住。關羽捉住魯肅手,拔劍示威。)
關羽 (白) 大夫,你莫非有詐?
魯肅 (白) 不??不敢有詐。
關羽 (白) 你抬頭觀看。這些將士何用?
魯肅 (白) 他們是護送君侯你登舟的。
關羽 (白) 哦,是護送關某登舟的?多謝大夫盛情;今日關某酒醉,煩勞大夫相送,來日在荊州還席。關某告辭了!
(煞尾) 江邊飲宴多叨擾,
孫劉本是舊故交,
若不是子敬情好,
俺怎肯將你輕饒!
(關羽拉魯肅同下,周倉擋住四將同退下。)
【第七場】
(二船夫、四馬夫、關平執(zhí)弓箭同上,過場,同下。)
【第八場】
(周倉、二船夫、四馬夫、關平同迎上,周倉上船,回望。關羽拉魯肅同上,呂蒙、三將隨上,同走圓場。關羽上跳板,推魯肅后退,魯肅驚臥江邊,四將同救起。關羽乘機上船,撥去跳板。)
關羽 (白) 開船!
(關平拉弓示威,關羽、眾人同下。)
四將 (同白) 都督怎么樣了?都督怎么樣了?
魯肅 (白) 無妨事,關羽呢?
四將 (同白) 乘舟逃走了。速速追趕。
魯肅 (白) 唉,回去吧!
(眾人同下。)
(完)
注:
① “爾“(或”耳“)字,在戲曲念白中,經(jīng)常被用為語助詞。其時在語法上并不恰當,但對于音節(jié)及表情卻有很大的幫助。本劇中的幾個”爾“字,即是如此;故予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