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經(jīng)典:440《金殿阻計》
【劇情】
《金殿阻計》是周大師解放后創(chuàng)排的一出小戲,墊在《單刀赴會》之前,根據(jù)陳琨先生的《周信芳演出劇目綜錄》記載為1954年首演。言菊朋先生有唱片《喬國老諷魯肅》,唱詞雖然不同,感覺情節(jié)似乎相同,但未見全劇劇本,不敢妄論。
此劇三個人物,唱段比較多,為麒派戲中比較少見的類型,也許與周大師解放后嗓子越來越好有關(guān)。這里按照音配像中演出實(shí)況記錄整理,與《周信芳演出劇本新編》中的文字有些不同,這張劇照就是選自1961年出版的《周信芳演出劇本新編》一書。
孫權(quán)(引子)中原大業(yè)三分鼎,霸主江東萬代興。
(念)赤壁鏖兵余火殘,孫劉結(jié)親破曹瞞。樓桑大耳無信義,留住荊州久不還。
(白)孤孫權(quán),只因赤壁鏖兵,費(fèi)了多少兵馬錢糧,劉備坐收漁人之利,占住荊州,久借不還。聞他得西川,曾命諸葛瑾進(jìn)川索討,劉備應(yīng)允暫還三郡,可恨關(guān)羽執(zhí)意不允,是我調(diào)魯肅回朝,共同商議此事,這般時候還不見他到來?
大太監(jiān)(白)啟奏千歲:魯都督還朝。
孫權(quán)(白)宣他上殿。
大太監(jiān)(白)遵旨!千歲有旨:魯都督上殿吶。
魯肅(內(nèi)白)領(lǐng)旨?。睿﹦錈o信義,孔明弄巧心。荊州久不返,魯肅作難人。
(白)魯肅見駕,吳侯千歲!
孫權(quán)(白)平身。
魯肅(白)千千歲!
孫權(quán)(白)賜座。
魯肅(白)謝座。宣臣回朝,莫非為了荊州之事?
孫權(quán)(白)劉備得了西川,孤命諸葛瑾前去索討荊州,劉備應(yīng)允暫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惱恨關(guān)羽執(zhí)意不允,你道惱是不惱!
魯肅(白)哦!
(西皮搖板)那劉備做事無信義,
我魯肅無才惹是非。
孫權(quán)(白)當(dāng)初劉備借去我國荊州,可是你的保人?
魯肅(白)是魯肅作的保。
孫權(quán)(白)他不還荊州,你這保人又當(dāng)怎樣?
魯肅(白)千歲!
(西皮搖板)魯肅做保要保到底,
孫權(quán)(白)是啊,他荊州一日不還,你這保人一日就難脫關(guān)系。
魯肅(白)千歲!
(西皮搖板)為此事晝夜費(fèi)心機(jī)。
今日定下三條計,
他不還荊州我不依。
孫權(quán)(白)哦,你定下三條妙計。我問你這一?
魯肅(白)就以劉備立為漢中王為由,修下書信一封,命人下到荊州,請那關(guān)羽過江赴宴。
孫權(quán)(白)哦,請那關(guān)羽過江赴宴!你料他來是不來?
魯肅(白)他若不來,便是懼怕我東吳,料那關(guān)羽性情高傲,他必然前來!酒席筵前,還了荊州,萬事全休——
孫權(quán)(白)若是不還?
魯肅(白)我在衣壁之中,暗藏甲士,擊杯為號,一擁殺出,擒著關(guān)羽,囚于江東。
孫權(quán)(白)好,這二?
魯肅(白)我在沿江一帶,將所有的船只,盡行拘收,不放關(guān)羽過江,拘囚日久,他自然畏懼,哪怕他不還。
孫權(quán)(白)想那云長,英勇過人,他若恃武不還,你又當(dāng)如何?
魯肅(白)我還有第三條計哦!
(西皮搖板)關(guān)云長是劉備股肱臣宰,
他焉能作癡聾手足情乖!
那時節(jié)我君臣安坐而待,
管叫他奉荊州雙手送來。
孫權(quán)(白)哈哈!
(西皮散板)三條計頓開孤愁眉盡解,
討荊州—任你妙計安排。
小太監(jiān)(白)啟奏千歲:喬國老有本啟奏。
孫權(quán)(白)喬國老,久不上朝,今日上朝,莫非有國家大事?宣他上殿。
小太監(jiān)(白)遵旨!千歲有旨:喬國老上殿吶!
喬玄(內(nèi)白)領(lǐng)旨!
(西皮散板)赤壁鏖兵曹兵敗,
曹操此恨記心懷。
孫劉聯(lián)盟力量在,
曹操不敢卷土來。
孫劉聯(lián)合遭破壞,
怕的荊州是禍胎。
(白)喬玄見駕,大王千歲!
孫權(quán)(白)國老不要多禮,平身!賜坐。
喬玄(白)謝座。
魯肅(白)國老請坐。
喬玄(白)魯大夫請坐。
魯肅(白)有坐。
孫權(quán)(白)國老上殿,有何大事啟奏?
喬玄(白)聞得調(diào)魯大夫回朝,莫非為了荊州之事么?
孫權(quán)(白)是啊,劉備得了西川,命諸葛瑾前去索討荊州,劉備應(yīng)允暫還三郡,可恨關(guān)羽不允,你道惱是不惱!
喬玄(白)屢討不還,如今又恐畫虎不成,反被他人恥笑啊。
孫權(quán)(白)魯都督定下三條妙計:這一,請云長過江赴宴,當(dāng)宴索討;這二,他若不允,拘主東吳;這三,劉備聞知,必定獻(xiàn)城贖將,這荊州可得了。
喬玄(白)呵呵,我想若是三計不成,必然引起干戈,那曹操虎視耽耽,欲報赤壁之仇。倒不如相安—時,再等機(jī)會吧。
孫權(quán)(白)孤意已決,國老不必多言。
喬玄(白)千歲!
(西皮原板)漢高祖在咸陽登了大寶,
傳至在桓靈帝八方蕭條。
董卓賊霸朝綱豺狼當(dāng)?shù)溃?BR> 眾諸侯興人馬大戰(zhàn)虎牢。
王司徒獻(xiàn)連環(huán)董卓誅了,
曹孟德挾天子又霸當(dāng)朝。
劉玄德在西川群雄盡掃,
我東吳承父兄列土分茅;
這才是既得隴又望蜀道,
怕的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那曹操乘虛而攻,自取火燒。
孫權(quán)(接唱)漢光武滅王莽漢室暫保,
傳到了桓靈帝瓦解冰消。
孤承受父兄業(yè)國安民好,
曹孟德領(lǐng)人馬威赫我朝;
戰(zhàn)赤壁費(fèi)盡了兵馬糧草,
劉玄德在夏口有的什么功勞?
喬玄(接唱)曾記得曹操打戰(zhàn)表,
他要把東吳一筆銷。
文班中就要立降表,
(二六)武將土不敢動槍刀。
我國中若不是周郎好,
江南州郡盡歸曹。
老黃蓋苦肉計獻(xiàn)糧草,
龐士元連環(huán)計策高;
若不虧南陽諸葛東風(fēng)祭得好,
我東吳焉有半分毫!
孫劉結(jié)好共御曹操,
莫忘了秦晉之好唇齒之交;
孫劉若是失和好,
鷸蚌相爭自把禍招。
魯肅(白)國老!
(西皮流水)國老把話講差了,
魯肅言來聽根苗:
諸葛瑾曾把荊州討,
那劉備只還三郡歸我朝。
可恨那關(guān)羽性高傲,
寸土不還恨難消。
蜀中大將年紀(jì)老,
何懼他將老兵又驕。
喬玄(接唱)休提蜀中兵將老,
現(xiàn)有五虎將英豪:
關(guān)云長韜略好,
全憑著青龍偃月刀。
張翼德,情性暴,
大吼一聲斷了壩橋;
趙子龍,膽量好,
曹兵一見就魂消;
馬孟起,似虎豹,
只殺得曹操割須棄了袍;
黃漢升八十不服老,
百步穿楊立功勞。
五虎將我不表,
還有那諸葛孔明他的智謀高。
孫權(quán)(接唱)休道蜀中兵將好,
我東吳也有將英豪:
丁奉、徐盛韜略好,
蔣欽、周泰智謀高;
甘寧、韓當(dāng)賽虎豹,
程晉、潘璋似龍蛟。
孤王一心荊州討,
定有良將動槍刀!
魯肅(白)國老!
(西皮散板)昔借荊州我為保,
久惜不還我常把心操。
今日定下三條計,
宴請關(guān)羽去相邀。
席前便把荊州討,
管教他束手被擒無處逃。
喬玄(接唱)休提起你三條計多奧妙,
休提起三條計他定難逃。
你頭次曾把荊州討,
未曾得來半分毫;
二次定下美人套,
以假成真在甘露寺內(nèi)把親招,
美人計把郡主陪掉,
陪了夫人又折兵這話柄人人笑嘲;
你三次曾把荊州討,
中了孔明計籠牢;
損兵折將事非小,
可嘆我小婿周郎命喪巴丘赴陰曹。
前車之鑒你忘記了,
看起來你智窮力竭把舊文章抄,大妙而不妙,你的計不高。
孫權(quán)(白)住口!
(西皮散板)不提起甘露寺還罷了,
提起此事孤怒眉梢。
周都督定下牢籠套,
金鉤準(zhǔn)備釣海螯。
被你泄露國太知曉,
以假成真無下梢;
今日又來多阻撓,
請?zhí)拘荻嘌試Z里嘮叨。
喬玄(接唱)他君臣定要行此道,
好似沙中把金淘。
話不投機(jī)良言少,
?。ò祝┛龋?BR>(接唱)我豈能袖手旁觀再去絮叨。
孫權(quán)(白)國老,你為何去而復(fù)返?
喬玄(白)我總想這三條計大妙而不妙啊,一封請?zhí)窃崎L焉能肯來?就算他肯來,難道這一席就退回荊州不成?你要?dú)⑺?,難道他就一無有準(zhǔn)備?何況云長何等地威風(fēng),何等地煞氣啊。
孫權(quán)(白)哼!他不來便罷!他若肯來,周圍都是我東吳的人馬,他縱然是一只猛虎,也飛不過江去,他的威風(fēng)在哪里?他還稱的什么英雄?
喬玄(白)呵呵!千歲!
孫權(quán)(白)你怎么又來了!
喬玄(西皮小導(dǎo)板)他臨上陣風(fēng)吹美髯飄又飄!
孫權(quán)(白)他胡子長得好,又有什么了不得?
魯肅(白)他有胡子啊,我魯肅也有??!
喬玄(白)你的胡子啊,差得多啊!
(西皮流水)雄糾糾一丈虎軀搖。
他好似六丁六甲活神道,
敵人見了就魂消。
他誅文丑性粗暴,
他劈顏良逞英豪;
泗水關(guān)曾把華雄斬了,
百萬軍中曾把上將首級輕輕地梟;
曹孟德灞橋餞別只落得一場談笑,
青龍刀挑起了大紅袍,赤兔馬飛過了灞陵橋。
過五關(guān)斬將如同削草,
擋不住千里追風(fēng)駒,閃不過青龍偃月刀。
你討荊州好有一比,
你好比水中撈月——
?。ò祝┐蠓虬?!
(轉(zhuǎn)散板)月難撈!
孫權(quán)(接唱)你將關(guān)羽夸大了,
孤家看來等鴻毛。
魯都督安排三條計,
準(zhǔn)備孫劉動槍刀。
?。ò祝┩税?。
喬玄(接唱)他君臣定要行此道,①
說得我口干唇又焦。
那關(guān)云長恩義分明又驕又傲,
怎肯一席把荊州交!
你莫道他武將粗魯你文官狡,
?。ò祝┪液门卵?!
魯肅(白)你怕什么?
喬玄(接唱)我怕的是,他拉住你的帶,抓住你的袍,就是這一刀,定斬不饒。
魯肅(接唱)指望他上殿有見教,
當(dāng)面奚落我心內(nèi)焦。
雖定下三條計勝敗難料,
為國家討荊州職責(zé)難逃。
備注:①處劇本中為“他君臣不聽良言告”,實(shí)況中唱為“他君臣定要行此道”,與前面重復(fù),似以劇本為佳。
京劇《金殿阻計》周信芳 李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