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第48回中,香菱向林黛玉請教如何作詩,林黛玉回答說:“我這里有《王摩詰全集》(王摩詰即王維,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你且把他的無言律100首細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讀120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讀李青蓮的七言絕句一二百首,肚子里有這三個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淵明、應(yīng)、劉、謝、阮、庾、鮑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詩翁了?!?/p> 如果把林黛玉所說的當作一種讀書法,那么應(yīng)該有這么幾個要點:一是選好突破口。比如林黛玉給香菱選的突破口就是先通讀、精讀《王摩詰全集》,要認真仔細閱讀,悉心揣摩熟透。二是找準重點。打開了突破口,就要讀名家名作,如杜甫的七律,李白的七絕。三是循序漸進。有了突破口,還要建立根據(jù)地,開始面上的閱讀,亦即泛讀,再找一些相關(guān)的書來讀。如此,由點到面,由專到博,由淺入深,屆時,一個詩人就誕生了。 如今,傳統(tǒng)文化熱潮掀起,古詩詞尤為被熱捧,相關(guān)詩集讀本供不應(yīng)求,不少家長忙不迭訓導子女讀書讀古籍讀詩抄,出現(xiàn)多年未見之情景場面,令無數(shù)人文學者感慨稱贊,筆者亦然,謹寫下以上文字,獻給愛詩讀詩寫詩者,獻給熱愛中華文化者,意在讀書講求方法,講求效率,但必須有量的儲備,面的見識,深的挖掘,總之,只有肯下苦功者才能隨心所愿,并真正享受讀書的快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