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塊一角聚棉嚴重的河磨玉牌料子雕出驚艷的視覺效果呢?玉雕師黃一帆通過自己的匠心獨運,巧妙地化解了這個難題,并且還雕出了一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 局部特寫 ![]() ![]() ![]() 玉器收藏中,約定俗成的傳世物件有兩種,女人一般以手鐲傳世,男人一般以玉牌傳世,所謂“佩”,說的就是古代男人把玉牌佩戴在腰間。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大塊頭玉料,買手們會以鐲子和玉牌的出品率作為衡量價值的準繩。 我個人早期其實并不喜歡玉牌的制作,一是認為這個形式不過就是把繪畫放在玉這種材質(zhì)上,既沒有充分的體現(xiàn)繪畫,也沒有雕塑的立體審美。二是覺得玉牌本身過于規(guī)矩,這個工作已然有機器可以取代。所以我以前很少碰玉牌創(chuàng)作。 有一次玉友送來一塊河磨玉牌子,原料本身是打算切出一塊標準四六牌,可是無奈牌子 的一個角聚棉嚴重,整體保留不成立,如果一邊都切了,會顯得牌型瘦小,也很難出品。 ![]() 料子交由我制作,我不舍得一邊都切掉,于是設(shè)計了一尊站象持蓮觀音,用圓雕的蓮花破除規(guī)矩的牌型,既可以顯得牌子不那么窄,也可以通過局部的圓雕讓畫面“不安分”起來。 ![]() 制作過程使用盡可能細膩的工藝和特色的牌型,為的是與機雕拉開距離。 ![]()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件用了三種拋光工藝,觀音發(fā)飾、五官和蓮子都用精微的玻璃高光,皮膚的部分用的是砂光,其余的部分都用油潤光澤,使作品看起來層次非常豐富。 ![]() 你看,在造型完全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拋光前后的區(qū)別如此大,足可見女人化妝的重要性。 ![]() 來看看最后效果吧~ ![]() ![]() 持蓮觀音這一法相曾出現(xiàn)在西游記中,具有很深厚的民眾基礎(chǔ),詩云:“妙哉持蓮觀世音, 缽頭摩華凈妙香。十四無畏功德藏 ,六道眾生同悲仰?!?/spa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