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詞中的對偶,叫做對仗,取古儀仗隊兩兩相對而出之義。對仗就是把同類的或?qū)α⒌母拍畈⒘衅饋怼?/p> 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一般講對偶,指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 如“山窮水盡”,對偶可以句中自對,如“柳暗花明”,也可以兩句相對。 格律詩對仗的要求: 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 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yīng)該相同,句法結(jié)構(gòu)要一致,如主謂結(jié)構(gòu)對主謂結(jié)構(gòu),偏正結(jié)構(gòu)對偏正結(jié)構(gòu),述補結(jié)構(gòu)對述補結(jié)構(gòu)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jié)構(gòu)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 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一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等;詞語的'詞匯意義'也要相同。 律詩中,詞又細分為九類: 1名詞,2形容詞,3數(shù)詞(數(shù)目字),4顏色詞,5方位詞,6動詞,7副詞,8虛詞,9代詞(“之”“其”歸入虛詞)。 其中,數(shù)目自成一類,包括“孤”“半”等,顏色詞自成一類,方位詞自成一類,這三類詞很少與別的詞相對。 連綿詞只能與連綿詞相對,并且不同詞性的連綿詞一般還是不能相對的。 專名只能與專名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范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一意義范圍內(nèi)的詞方可為對。 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xiàn)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nèi)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一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jié)構(gòu)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jié)構(gòu)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shù)手段。 格律詩對仗規(guī)則: ?。?)對句和出句字數(shù)應(yīng)該相同 ?。?)出句和對句的平仄是相對立的; ?。?)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fù)。 對仗分類 (1)、工對 凡同類的詞相對,叫工對。同小類的名詞相對,更是工對。如杜甫《春日憶李白》第三、四句(頷聯(lián)):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雖不是小類,但在語言中常常并列的,如“天地”“詩酒”“花鳥”等也算工對。反義詞也算工對,如李白《塞下曲》: 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鄰對 鄰對即鄰近的事類相對,如天文對時令,地理對宮室,顏色對方位,同義詞對連綿詞等。如 王維《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寬對 寬對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更寬一點就是半對半不對。如 陳子昂《送魏大從軍》:匈奴猶未滅,魏絳復(fù)從戎。 這種對偶多用在律詩的首聯(lián)。 ?。?)、借對 同一個詞有兩個意義,詩人在詩中用的是其中一個意思,但同時借用它的另一個意思來與另一詞相為對仗。如 李商隱《令狐八拾遺見招》:漢苑風(fēng)煙吹客夢,云臺洞穴接郊扉。('漢苑'的'漢'是漢朝的意思,借用'星漢'的意思來與'云'字相對。) 杜甫《曲江》: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尋?!庇挚梢允枪砰L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所以“尋?!笔恰鞍恕焙汀笆?可對“七”和“十”。) 有時借其音,以與另一詞相對,常見于顏色對,如借“籃”為“藍”,借“皇”為“黃”,借“珠”為“朱”,借“清”為“青”。如: 杜甫《秦州雜詩其三》:馬驕珠汗落。胡舞白題斜。(借'珠'為'朱') 劉長卿《新安奉送穆諭德》:事直皇天在,歸遲白鬢生。(借'皇'為'黃') ?。?)、流水對 普通的對仗,出句與對句可以互換,意義沒有改變,但有一種對仗一意相承,不能顛倒,叫流水對。如 杜荀鶴《春宮怨》: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對仗的避忌:合掌 合掌是指出句與對句意義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是詩家大忌,如、 張載《七哀詩》:漢祖想枌榆,光武思白水。 此外,對仗方式雷同也是詩人所應(yīng)當(dāng)極力避免的。如 徐璣《春日游張?zhí)崤e園池》頷聯(lián)與頸聯(lián):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長日多飛絮,游人愛綠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