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02-12 張金英 詩評萬象【作者簡介】張金英,網(wǎng)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女,漢族,70后,祖籍廣東,定居??凇4髮W本科中文專業(yè),教育工作者。愛好寫作,鐘情詩詞,尤喜古詩詞鑒賞,著有各種評論三百余篇。曾任《當代詩詞三百首》《當代詩人作品精選》副主編,著有個人詩詞集《留馨集》,作品散見于《中華詩詞》《長白山詩詞》等多種刊物。獲中華詩詞論壇和《長白山詩詞》編輯部聯(lián)合主辦的“詩詞曲賦聯(lián)作品賞析大賽”一等獎,福建省《霞浦楹聯(lián)》“長溪擂臺”第一期冠軍,“珍愛真情,共筑和諧家園”杯二等獎,第二十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jié)吉林霧凇冰雪詩詞征集評選活動二等獎,河南鄧州感恩母親詩詞(歌)大賽二等獎,“文化婁底、綠色家園”詩詞大賽三等獎等全國各種獎項。在海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活動中,詩、聯(lián)分獲二、三等獎。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海南省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詩詞協(xié)會副會長、中華詩詞書畫交流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中華詩詞論壇高級評論專員。 典故: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藝術(shù)的精靈 ——淺談七言律詩《寒山吟》的運用角度和表現(xiàn)手法 寒山吟 
 【作者簡介】  本名:許程云,筆名:花香一扇風,男,漢族,80后,江蘇人,職業(yè)經(jīng)理人,高級策劃師,大學學歷,管理學學位,在職研究生?,F(xiàn)任國內(nèi)某地產(chǎn)集團總裁助理、企劃總監(jiān)。中華詩詞書畫交流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 【英子賞析】:用典,是歷代詩人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也叫用事,指的是把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古代經(jīng)典以及前人詩文詞句等加以巧妙引用,自然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少量的文字表達復雜事物或感情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劉勰的《文心雕龍》就專設(shè)《事類》篇論述用典:“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币缘淙朐?,可以增加詩歌有限語言的容量,豐富并拓展詩歌的意境和內(nèi)涵,使之更為凝練含蓄,富有美感。但同時,也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一定的障礙。如何將典故融合在作品之中,為主旨服務(wù),這是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難點。如果一味地將典故堆砌于詩中,看似深沉,對仗工整美觀,實則于主旨無多大的關(guān)系,這樣的運用可以說是浪費了典故的內(nèi)涵,并給人艱深晦澀之感,甚至有的用典生僻,使讀者不懂或誤解,更不用說意境的美感了。用典無痕,且營造了詩詞的意境美,當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高境界,這種技巧,非一日之功。隱用典故含蓄而不露痕跡,恰“如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乍一讀,不似用典,經(jīng)過回味,才恍然發(fā)現(xiàn)是在用典。   近日,讀了花香一扇風的《七律.寒山吟》,對其用典的手法,很是欣賞。這首七律緊扣“寒山”這一寫作對象,描寫了寒山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并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無限情懷。其表現(xiàn)手法多樣,用典是最主要的藝術(shù)手法,整首詩無一聯(lián)不用典,但毫無雕琢之感,且流暢自如,詩味濃郁,創(chuàng)設(shè)了幽美的意境。 首聯(lián)借用了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的“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中的某些詞語,并巧妙化用,更換某些物象,以比擬的手法、描寫的方式營造了幽冷的意境,將寒山給人的第一印象烘托出來。曾公亮的“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辈挥脤嵐P,全通過想象,以山峰的云氣和山谷的松聲營造出一幅奇險變幻、低沉悲壯的畫面,從而反襯出詩人心底的寧靜?;ㄏ阋簧蕊L在此聯(lián)中則轉(zhuǎn)化某些物象,描寫了寒山的景象:幽深的溝壑里傳來聲聲哀鳴,驚落了樹葉;險峻的山峰著上了冷色調(diào),回蕩著哀聲。詩人精工細描,以“聲哀”之動,“色冷”之靜,巧妙結(jié)合,有聲有色,以動襯靜,描繪出寒山的蕭瑟景象。尤以“驚”和“徹”煉得入味,賦予了落葉以情感色彩及回音的程度之深,從而凸顯出山的“寒”與“深”。詩人通過借用轉(zhuǎn)化,營造了幽冷的意境,并埋下伏筆。 頷聯(lián)自然鋪展,隱用典故。上下句分別引用前人詩句,并呈遞進關(guān)系,極富意趣。“半山風骨折梅手”一句巧妙借用王安石的晚號“半山”,又可指寒山之高,一筆兩到。詩人化王安石之《梅花》詩中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之意,梅花在雪地里開放,暗香襲來,方知不是白雪。雪梅相映在半山里,梅花的嬌媚引得風雪止不住要折下她,似乎故意欺負她一樣。可折下的梅花呢,偏偏不從白雪,“一段香魂流水心”寫出了梅花對水的眷戀,這段香魂,追逐著流水而去。此句亦借用北宋盧梅坡《雪梅》詩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之詞語,且隱含著類似的內(nèi)涵。細品之,此句還隱含著“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之典,“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原指凋落的花瓣隨著流水飄去的殘春景象,為佛家禪林用語。現(xiàn)多指一廂情愿的戀愛。語出《續(xù)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上堂: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梢姶司涞涞湎嗫郏x之流暢,品之入味。聯(lián)系上下聯(lián)看,形成一個相互追逐的畫面: 雪折梅花,而梅花逐水,水卻無心??芍^一物降一物,各有愛戀,層層遞進,意味深長。   頸聯(lián)運用象征性典故,推動主題。“歸鶴閑邀云作畫”表現(xiàn)一種隱逸生活?!皻w鶴”在古詩詞中往往代表隱士,他們向往超凡脫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如宋代隱士林逋則直接以鶴為子,常常與鶴為伍,仿佛鶴已經(jīng)成為自己生活的一個部分,即使有客人來拜訪,他也以鶴待之。古詩中含有“歸鶴”這一意象的句子比比皆是,如唐元結(jié)的“鄉(xiāng)園不見重歸鶴,姓字今為第幾仙?”;宋蘇軾的“故人擾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钡鹊取v來隱士大都有高遠的志向,但因志向難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以施展,因此歸隱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此句很好地寫出了隱士山中的生活——既然不能在朝野中施展宏圖,那么就在寒山中閑邀白云,描繪隱居生活吧!他們樂山戀水,寄情于景,回歸自然。對句“臥龍靜聽雨彈琴?!睂懗隽讼裰T葛亮這般人物在山中的生活,時人稱諸葛亮為“臥龍”,在諸葛亮未出山前,一直隱居在荊州南陽臥龍崗,諸葛亮也自稱“臥龍先生”。此句以“靜聽雨彈琴”反襯其平靜沉穩(wěn)的內(nèi)心世界?!坝陱椙佟笔且环N外在的環(huán)境,即風聲雨聲也。不管遭遇什么情況,他們總能從容面對,不逃避,以大智慧對之,可謂“以靜制動”,這與上句的隱士作風大相徑庭,正是“歸鶴”與“臥龍”的不同之處。他們雖然未露頭角,但絕對是杰出的人物。只待伯樂發(fā)現(xiàn),定是一條飛龍。如果說“歸鶴”代表的是一種出世的思想,那么“臥龍”代表的則是入世的思想。同是隱居山里,但“歸鶴”是無法施展抱負而歸隱山中的高人;而“臥龍”則是等待出山干一番事業(yè)的奇才。 尾聯(lián)引用“投林”之典,并巧嵌詞牌名《清平樂》及蘇軾、陶淵明的號——東坡和五柳,且相當自然,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詩人高潔、恬淡而豁達的情懷。投林,謂鳥獸入林。借喻棲身或歸隱?!稌x書·文苑傳·李充》有句:“窮猨投林,豈暇擇木!” 成語“窮猿投林”出自此典;唐杜甫的《獨坐》詩尾聯(lián)寫道:“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比绻f久經(jīng)漂泊的杜甫羨慕極了投林鳥,那么,詩人在此引用投林鳥,其意也在于此,或許詩人就是投林鳥之一,在林中與其他志趣相投的伙伴相互唱和,實乃其樂融融也。投林之鳥,不像歸鶴般獨來獨往,也不似臥龍等待時機,他們自得其樂,唱著清平、悠然的樂曲,十分滿足,醉倒在東坡之下,五柳叢中。這不禁讓人想到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他們常聚當時的山陰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可謂快哉!“清平樂”這一詞牌名在此與句意融合得十分恰切,更顯示出投林鳥怡然自得的狀態(tài)。末句的“東坡”“五柳”亦是一筆兩到,既可指蘇軾、陶淵明,也可指地名和事物,語言極具柔韌性。陶淵明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不言教化、不事雕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發(fā),注重詩文的自然天成,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蘇軾極其推崇陶淵明,其生活態(tài)度和詩風都深受陶淵明影響,并寫過《和陶詩》系列。詩人引用此典,很自然地表達了自己的追求與向往。 這首詩的用典手法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設(shè)幽美的意境,主要采取了“隱用典故”的方式,不留痕跡,和詩人的語言、情感自然地結(jié)為一體,因此沒有生搬硬造的感覺。那么,如何用典才能創(chuàng)設(shè)詩詞的意境美呢?縱觀古詩詞中的隱用典故之手法,對營造詩詞意境大有裨益,在此談?wù)勔韵聨追N:   二、隱喻意象,豐富內(nèi)蘊   花香一扇風的《寒山吟》的頷聯(lián)采取了這種用典方式,詩人以“歸鶴”、“臥龍”這些隱喻的意象,擴大了表達范疇。“歸鶴”的意象豐富,結(jié)合此詩的表現(xiàn)對象“寒山”和此句的語言環(huán)境,此處“歸鶴”應(yīng)代指歸依山林的隱士,而“臥龍”應(yīng)代指像諸葛亮一樣的未出山的奇才。為了突出“歸鶴”這等隱士的特點,詩人以“閑邀”一詞表現(xiàn)其與世無爭、悠閑自在的生活,“云作畫”語言優(yōu)美,富于想象,亦表現(xiàn)了寒山之高深,并暗喻隱士的高深,語意雙關(guān);對句則是突出“臥龍”這般人物在山中蓄勢待發(fā)的特點,以“靜聽”一詞彰顯其內(nèi)心之靜,沉得住氣,對外在的風聲雨聲能夠等閑視之,心里異常澄澈。通過“雨彈琴”這種環(huán)境的渲染,更是襯托出“臥龍”的非凡才智。不管是歸鶴,還是臥龍,都不離“寒山”這一大環(huán)境。因此,詩人用“歸鶴”“臥龍”之典,緊扣寒山,很好地表現(xiàn)了主旨,并營造了清幽的詩境美,即使脫離典故去理解,我們依然能夠讀懂這兩句詩,可謂“離合有致”也。   三、巧妙嵌名,一筆兩到。   宋代李清照《夏日絕句》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嵌入“項羽”之名,更顯示出詩人對英雄的敬佩,從而反襯出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生的形象。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另外,宋辛棄疾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中的“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首句“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與結(jié)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倍己茏匀坏厍度霘v史人物之名;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薄斑b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等句均嵌入人名。這些人名所囊括的故事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蘊,這類嵌名詩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   詞牌名大都有其來由和典故,有的因某些詩句而改名,這樣的句子則成了嵌名的佳句。也可以說,因佳句而有詞牌名,句子因含有詞牌名而成為佳句。如《望江南》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釵頭鳳》原名《擷芳詞》,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此句,故名《釵頭鳳》;《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綠羅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故名;《滿庭芳》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青玉案》取于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時下有不少詩友也喜歡嵌詞牌名以增強作品的趣味與內(nèi)涵,這無疑對創(chuàng)作是一個推動,也有很多作品非常優(yōu)秀,嵌入的詞牌名能很好地與詩詞內(nèi)涵相融合,并輔助了詩詞的意境,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但有一些作品只為嵌入詞牌名,甚至堆砌詞牌名來組合成自己的作品,如若沒有自己想要表達的需要,筆者認為這就純屬文字游戲了,實不可取。   再以花香一扇風的這首《寒山吟》為例,此詩第三句“半山風骨折梅手”巧嵌王安石的晚號“半山”,即使不以王安石的晚號來論,該詞用在這里也很貼切,若結(jié)合王安石的晚號來看,此句的內(nèi)蘊則更加豐富,因為王安石的《梅花》膾炙人口,作者正是在該句化《梅花》之意,賦予新的內(nèi)容,很好地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達出來。尾聯(lián)則巧嵌詞牌名《清平樂》和蘇軾、陶淵明的號,亦是一筆兩到,如果此句不把《清平樂》看作詞牌名,依然可以理解其意,且句意曉暢;東坡和五柳在這里也可以理解為山上的東坡和五柳,既是事物亦是人物,趣味相融。嵌入這樣的名稱,可謂匠心獨運,考慮周詳。作者正是巧妙運用《清平樂》、東坡、五柳這些名稱的特殊意義,轉(zhuǎn)化為自身表達的需要,因而才有這樣的效果。尤其是東坡和五柳這兩個人物,他們與主題的聯(lián)系更是密切,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物的典故,很好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情感,這種一名兩用的布局實為縝密細致。 嵌名的方式很多,除了上面所述,還有嵌花名、鳥名、藥名等等,若是名字有出處,并蘊含豐富的內(nèi)蘊,這種嵌名既屬于意象類的用典方式,又屬于一筆兩用的嵌名,寄托著詩人的情懷。例如凌霄花,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宋代賈昌期賦詩贊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宋人楊繪有詩贊曰:“直繞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fā),強攀紅日斗修明。”敢與太陽比鮮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寧愿停止生長,也不愿匍匐在地,這也是凌霄花的執(zhí)拗與血性吧。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重點闡述的是“隱用典故”之手法,所論不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打開傳統(tǒng)文學尤其是古典詩詞的發(fā)展史,結(jié)合作品相應(yīng)的立意,因時,因人,因事,或直用典故,或正用典故,或反用典故等用典方式也常常出現(xiàn),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典故的運用在其發(fā)展的長河中表現(xiàn)形式很多,這里所論述的只是一部分。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螌⒌涔是∪缙浞值嘏c自我的語言融合在一起,形成渾然一體的結(jié)構(gòu),以求達到相對完美的詩詞藝術(shù)境界。   人贊賞 微信掃一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