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詩話文章】 典故: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藝術(shù)的精靈

 趙都城2016 2017-02-13

 2017-02-12 張金英 詩評萬象

【作者簡介】張金英,網(wǎng)名南國英子,筆名英子。女,漢族,70后,祖籍廣東,定居??凇4髮W本科中文專業(yè),教育工作者。愛好寫作,鐘情詩詞,尤喜古詩詞鑒賞,著有各種評論三百余篇。曾任《當代詩詞三百首》《當代詩人作品精選》副主編,著有個人詩詞集《留馨集》,作品散見于《中華詩詞》《長白山詩詞》等多種刊物。獲中華詩詞論壇和《長白山詩詞》編輯部聯(lián)合主辦的“詩詞曲賦聯(lián)作品賞析大賽”一等獎,福建省《霞浦楹聯(lián)》“長溪擂臺”第一期冠軍,“珍愛真情,共筑和諧家園”杯二等獎,第二十屆中國吉林國際霧凇冰雪節(jié)吉林霧凇冰雪詩詞征集評選活動二等獎,河南鄧州感恩母親詩詞(歌)大賽二等獎,“文化婁底、綠色家園”詩詞大賽三等獎等全國各種獎項。在海南省委宣傳部舉辦的“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活動中,詩、聯(lián)分獲二、三等獎。現(xiàn)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海南省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詩詞協(xié)會副會長、中華詩詞書畫交流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中華詩詞論壇高級評論專員。

 典故:傳統(tǒng)詩詞創(chuàng)作藝術(shù)的精靈

——淺談七言律詩《寒山吟》的運用角度和表現(xiàn)手法

寒山吟


花香一扇風
幽壑聲哀驚落葉,險峰色冷徹回音。
半山風骨折梅手,一段香魂流水心。
歸鶴閑邀云作畫,臥龍靜聽雨彈琴。
投林鳥和清平樂,醉倒東坡五柳吟。

【作者簡介】  本名:許程云,筆名:花香一扇風,男,漢族,80后,江蘇人,職業(yè)經(jīng)理人,高級策劃師,大學學歷,管理學學位,在職研究生?,F(xiàn)任國內(nèi)某地產(chǎn)集團總裁助理、企劃總監(jiān)。中華詩詞書畫交流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
    中學時期開始文學習作,先后攜友創(chuàng)辦相關(guān)文學社團。2002年涉及網(wǎng)絡(luò)文學,陸續(xù)于青年文摘,榕樹下,雅虎社區(qū),天涯社區(qū),紅袖論壇,煙雨紅塵,江山文學,中華詩詞論壇,中國詩歌網(wǎng)等文學期刊,報刊,網(wǎng)站發(fā)表古典詩詞,現(xiàn)代詩,散文,評論若干篇。先后擔任國內(nèi)各大主流媒體責任編輯,文學論壇版主,首席,網(wǎng)站高管,網(wǎng)站發(fā)展策劃人,學術(shù)顧問等。

【英子賞析】:用典,是歷代詩人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也叫用事,指的是把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古代經(jīng)典以及前人詩文詞句等加以巧妙引用,自然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以少量的文字表達復雜事物或感情的一種藝術(shù)手段。劉勰的《文心雕龍》就專設(shè)《事類》篇論述用典:“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币缘淙朐?,可以增加詩歌有限語言的容量,豐富并拓展詩歌的意境和內(nèi)涵,使之更為凝練含蓄,富有美感。但同時,也給我們的閱讀造成一定的障礙。如何將典故融合在作品之中,為主旨服務(wù),這是詩詞創(chuàng)作中的難點。如果一味地將典故堆砌于詩中,看似深沉,對仗工整美觀,實則于主旨無多大的關(guān)系,這樣的運用可以說是浪費了典故的內(nèi)涵,并給人艱深晦澀之感,甚至有的用典生僻,使讀者不懂或誤解,更不用說意境的美感了。用典無痕,且營造了詩詞的意境美,當是詩詞創(chuàng)作的高境界,這種技巧,非一日之功。隱用典故含蓄而不露痕跡,恰“如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乍一讀,不似用典,經(jīng)過回味,才恍然發(fā)現(xiàn)是在用典。

  近日,讀了花香一扇風的《七律.寒山吟》,對其用典的手法,很是欣賞。這首七律緊扣“寒山”這一寫作對象,描寫了寒山的景象以及與之相關(guān)聯(lián)的事物,并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無限情懷。其表現(xiàn)手法多樣,用典是最主要的藝術(shù)手法,整首詩無一聯(lián)不用典,但毫無雕琢之感,且流暢自如,詩味濃郁,創(chuàng)設(shè)了幽美的意境。

 首聯(lián)借用了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的“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中的某些詞語,并巧妙化用,更換某些物象,以比擬的手法、描寫的方式營造了幽冷的意境,將寒山給人的第一印象烘托出來。曾公亮的“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辈挥脤嵐P,全通過想象,以山峰的云氣和山谷的松聲營造出一幅奇險變幻、低沉悲壯的畫面,從而反襯出詩人心底的寧靜?;ㄏ阋簧蕊L在此聯(lián)中則轉(zhuǎn)化某些物象,描寫了寒山的景象:幽深的溝壑里傳來聲聲哀鳴,驚落了樹葉;險峻的山峰著上了冷色調(diào),回蕩著哀聲。詩人精工細描,以“聲哀”之動,“色冷”之靜,巧妙結(jié)合,有聲有色,以動襯靜,描繪出寒山的蕭瑟景象。尤以“驚”和“徹”煉得入味,賦予了落葉以情感色彩及回音的程度之深,從而凸顯出山的“寒”與“深”。詩人通過借用轉(zhuǎn)化,營造了幽冷的意境,并埋下伏筆。

  頷聯(lián)自然鋪展,隱用典故。上下句分別引用前人詩句,并呈遞進關(guān)系,極富意趣。“半山風骨折梅手”一句巧妙借用王安石的晚號“半山”,又可指寒山之高,一筆兩到。詩人化王安石之《梅花》詩中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之意,梅花在雪地里開放,暗香襲來,方知不是白雪。雪梅相映在半山里,梅花的嬌媚引得風雪止不住要折下她,似乎故意欺負她一樣。可折下的梅花呢,偏偏不從白雪,“一段香魂流水心”寫出了梅花對水的眷戀,這段香魂,追逐著流水而去。此句亦借用北宋盧梅坡《雪梅》詩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之詞語,且隱含著類似的內(nèi)涵。細品之,此句還隱含著“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之典,“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原指凋落的花瓣隨著流水飄去的殘春景象,為佛家禪林用語。現(xiàn)多指一廂情愿的戀愛。語出《續(xù)傳燈錄·溫州龍翔竹庵士珪禪師》“上堂: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梢姶司涞涞湎嗫郏x之流暢,品之入味。聯(lián)系上下聯(lián)看,形成一個相互追逐的畫面: 雪折梅花,而梅花逐水,水卻無心??芍^一物降一物,各有愛戀,層層遞進,意味深長。

  頸聯(lián)運用象征性典故,推動主題。“歸鶴閑邀云作畫”表現(xiàn)一種隱逸生活?!皻w鶴”在古詩詞中往往代表隱士,他們向往超凡脫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如宋代隱士林逋則直接以鶴為子,常常與鶴為伍,仿佛鶴已經(jīng)成為自己生活的一個部分,即使有客人來拜訪,他也以鶴待之。古詩中含有“歸鶴”這一意象的句子比比皆是,如唐元結(jié)的“鄉(xiāng)園不見重歸鶴,姓字今為第幾仙?”;宋蘇軾的“故人擾負平生約,西望峨嵋,長羨歸飛鶴?!钡鹊取v來隱士大都有高遠的志向,但因志向難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以施展,因此歸隱山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此句很好地寫出了隱士山中的生活——既然不能在朝野中施展宏圖,那么就在寒山中閑邀白云,描繪隱居生活吧!他們樂山戀水,寄情于景,回歸自然。對句“臥龍靜聽雨彈琴?!睂懗隽讼裰T葛亮這般人物在山中的生活,時人稱諸葛亮為“臥龍”,在諸葛亮未出山前,一直隱居在荊州南陽臥龍崗,諸葛亮也自稱“臥龍先生”。此句以“靜聽雨彈琴”反襯其平靜沉穩(wěn)的內(nèi)心世界?!坝陱椙佟笔且环N外在的環(huán)境,即風聲雨聲也。不管遭遇什么情況,他們總能從容面對,不逃避,以大智慧對之,可謂“以靜制動”,這與上句的隱士作風大相徑庭,正是“歸鶴”與“臥龍”的不同之處。他們雖然未露頭角,但絕對是杰出的人物。只待伯樂發(fā)現(xiàn),定是一條飛龍。如果說“歸鶴”代表的是一種出世的思想,那么“臥龍”代表的則是入世的思想。同是隱居山里,但“歸鶴”是無法施展抱負而歸隱山中的高人;而“臥龍”則是等待出山干一番事業(yè)的奇才。

尾聯(lián)引用“投林”之典,并巧嵌詞牌名《清平樂》及蘇軾、陶淵明的號——東坡和五柳,且相當自然,恰到好處地表達了詩人高潔、恬淡而豁達的情懷。投林,謂鳥獸入林。借喻棲身或歸隱?!稌x書·文苑傳·李充》有句:“窮猨投林,豈暇擇木!” 成語“窮猿投林”出自此典;唐杜甫的《獨坐》詩尾聯(lián)寫道:“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比绻f久經(jīng)漂泊的杜甫羨慕極了投林鳥,那么,詩人在此引用投林鳥,其意也在于此,或許詩人就是投林鳥之一,在林中與其他志趣相投的伙伴相互唱和,實乃其樂融融也。投林之鳥,不像歸鶴般獨來獨往,也不似臥龍等待時機,他們自得其樂,唱著清平、悠然的樂曲,十分滿足,醉倒在東坡之下,五柳叢中。這不禁讓人想到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他們常聚當時的山陰縣(今修武一帶)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可謂快哉!“清平樂”這一詞牌名在此與句意融合得十分恰切,更顯示出投林鳥怡然自得的狀態(tài)。末句的“東坡”“五柳”亦是一筆兩到,既可指蘇軾、陶淵明,也可指地名和事物,語言極具柔韌性。陶淵明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不言教化、不事雕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發(fā),注重詩文的自然天成,這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蘇軾極其推崇陶淵明,其生活態(tài)度和詩風都深受陶淵明影響,并寫過《和陶詩》系列。詩人引用此典,很自然地表達了自己的追求與向往。
 
  整首詩很好地將自身情感融入到寒山景致之中,語言清雅靈動,內(nèi)蘊豐富。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是因為詩人運用典故的手法極其巧妙,隱而不露,與詩句融合得天衣無縫,從而營造了幽美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
 

這首詩的用典手法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設(shè)幽美的意境,主要采取了“隱用典故”的方式,不留痕跡,和詩人的語言、情感自然地結(jié)為一體,因此沒有生搬硬造的感覺。那么,如何用典才能創(chuàng)設(shè)詩詞的意境美呢?縱觀古詩詞中的隱用典故之手法,對營造詩詞意境大有裨益,在此談?wù)勔韵聨追N:
 
  一、借用詞語,更換物象
 
  化用前人詩句,營造美妙意境,也叫“用句”。這也是用典的形式之一。在古典詩歌中,引用前人詩文現(xiàn)象相當普遍。如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敝苯釉对娊?jīng)·鄭風·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庇秩缑飨脑娋洹疤烊粲星樘煲嗬?,人間正道是滄?!敝小疤烊粲星樘煲嗬稀?,出自李賀的《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钡@種直接引用的句子終歸是“泊來品”,或可稱為“偷句”,其引用過于直接,缺少自己的語言因素。
 
  引用前人詩句還可以在原句基礎(chǔ)上改動一字或數(shù)字,或是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詞語,如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一句,就是由庾信詩句“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化用而來的,王勃更換物象,以動靜結(jié)合、時空融合的方式,描繪出一幅色彩明麗、具有立體感的江南秋景圖。這種借用語言、轉(zhuǎn)換物象的方法顯得靈活、含蓄,且富有自我特色,甚至更勝原詩一籌,王勃句就是很好的例子。李白著名的《行路難》其一中之名句:“拔劍四顧心茫然!”實是化自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其六中的“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這便是有名的模仿詩句之水平過于原典之典型的又一例。此外,太白更為著名的《將進酒》中的“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仍化自鮑照的《擬行路難》其六中“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花香一扇風的《寒山吟》的首聯(lián)和第四、第七句即是采用了這種用典方式。首聯(lián)從北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的“枕中云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敝渲刑崛∧承┳衷~,稍加轉(zhuǎn)換位置,并將“云氣”、“松聲”等物象轉(zhuǎn)化為“落葉”、“回音”等,從自己表達的需要出發(fā),很好地營造了幽冷的意境,與原詩意境實為兩種風格?!耙欢蜗慊炅魉摹眲t是從北宋盧梅坡《雪梅》詩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之句提取了“一段香”等字,并化為“一段香魂”,不露聲色,意境悠然。在這里,“流水”則是提取了“流水無情戀落花”中的意蘊,以“流水心”喻無情也。尾聯(lián)的“投林”句亦是借用杜甫《獨坐》之尾聯(lián)“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中的“投林鳥”,且融合無縫。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又如周邦彥的《西河·金陵懷古》:“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墻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沼嗯f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向?qū)こO锬叭思?,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這首詞多次化用前人詩意,“山圍故國繞清江”“怒濤寂寞打孤城”,化用了劉禹錫《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莫愁艇子曾系”,化用古樂府《莫愁樂》:“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跋胍老?,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向?qū)こO锬叭思遥鄬θ缯f興亡,斜陽里”,化用了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詩意。周邦彥的《西河·金陵懷古》熔裁了前人的三首詩,引用前人詩句手法高超,正如張炎《詞源》所說:“善融化詩句,如自己出?!?,達到了渾化無跡的高妙境界。這首詞以六朝故都金陵為懷寫對象,通過今日凄清景物的描摹,抒發(fā)了歷史變遷、朝代興亡的感慨,具有歷史的深邃感和滄桑感。

  二、隱喻意象,豐富內(nèi)蘊
 
  古詩詞中有很多意象內(nèi)涵相當豐富,要理解這些意象的內(nèi)涵,須和語言環(huán)境相結(jié)合,才能確定其內(nèi)涵。詩詞中經(jīng)常運用一些沿襲下來的具有特定含義的意象去表情達意,這也是一種隱用典故的方式,同樣能達到營造意境美的目的。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詩句中用碧玉形容柳樹,顯示柳樹的鮮嫩新翠,同時“碧玉”其實也是一種用典,有另一種意思,樂府里的《碧玉歌》中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指代小戶之家出身的年輕貌美的女子,詩中“碧玉妝成一樹高”就是隱用了前人詩文,讓人想象那裊娜多姿的柳樹,宛如凝妝而立的碧玉。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獵》的末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來好像是寫“出獵”,描寫獵人彎弓射狼的情況。其實這是暗用了《楚辭·東君》“舉長矢射天狼”的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貪殘掠奪,作者在此代指遼和西夏統(tǒng)治者;“射天狼”則表明自己御敵保國的決心。

  花香一扇風的《寒山吟》的頷聯(lián)采取了這種用典方式,詩人以“歸鶴”、“臥龍”這些隱喻的意象,擴大了表達范疇。“歸鶴”的意象豐富,結(jié)合此詩的表現(xiàn)對象“寒山”和此句的語言環(huán)境,此處“歸鶴”應(yīng)代指歸依山林的隱士,而“臥龍”應(yīng)代指像諸葛亮一樣的未出山的奇才。為了突出“歸鶴”這等隱士的特點,詩人以“閑邀”一詞表現(xiàn)其與世無爭、悠閑自在的生活,“云作畫”語言優(yōu)美,富于想象,亦表現(xiàn)了寒山之高深,并暗喻隱士的高深,語意雙關(guān);對句則是突出“臥龍”這般人物在山中蓄勢待發(fā)的特點,以“靜聽”一詞彰顯其內(nèi)心之靜,沉得住氣,對外在的風聲雨聲能夠等閑視之,心里異常澄澈。通過“雨彈琴”這種環(huán)境的渲染,更是襯托出“臥龍”的非凡才智。不管是歸鶴,還是臥龍,都不離“寒山”這一大環(huán)境。因此,詩人用“歸鶴”“臥龍”之典,緊扣寒山,很好地表現(xiàn)了主旨,并營造了清幽的詩境美,即使脫離典故去理解,我們依然能夠讀懂這兩句詩,可謂“離合有致”也。
 
  古詩詞中運用典故的意象去表現(xiàn)主旨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如柳樹,古人以折柳表惜別。漢代以來,常以折柳相贈來寄托依依惜別之情,由此引發(fā)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如《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由于“柳”和“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之情。這一習俗始于漢而盛于唐,漢代就有《折楊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達惜別之情?!鞍沤丁背3Ec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系。南方有絲竹樂《雨打芭蕉》,表凄涼之音。李清照曾寫過:“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對芭蕉為怨悱。“明月”與“白云”在古詩詞中更是頻頻出現(xiàn)。望云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的手法。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边@兩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對友人的懷念。劉長卿《謫仙怨》:“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睂憚e后相隔之遙與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對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睆埦琵g:“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崩畎祝骸芭e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倍鸥Γ骸奥稄慕褚拱?,月是故鄉(xiāng)明?!碧K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钡鹊?。冰雪、蟬、草木、南浦、長亭、梧桐、梅花、松柏、杜鵑、關(guān)山、羌笛、秋水、鴻雁、紅豆......都是詩人常用的意象類典故。在詩中合理運用這些典故,化為自用,以其意象內(nèi)涵來表情達意,且含蓄入味,比直白的訴說更富韻味,耐人咀嚼。
 

  三、巧妙嵌名,一筆兩到。
 
  古詩詞中經(jīng)常嵌入人名、地名、詞牌名、曲名等等,增加詩詞容量。若是嵌名無痕,不僅增加趣味性,而且對詩詞意境的拓展極有幫助;反之,就會影響大觀,破壞意境,給人以刻意之感。所以,嵌名要十分注意,必須圍繞詩詞主題,選擇好合適的名稱,而這些名稱大有出典之處,這樣就增加了詩詞的意味,拓展了詩意,挖掘了內(nèi)涵。如杜牧的《泊秦準》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痹娭械摹逗笸セā纺烁枨?,是引用的一個典故,南朝陳后主所作的《玉樹后庭花》,被后人稱為“亡國之音”。詩人所處的晚唐時期正值國運衰微之際,而這些統(tǒng)治者不以國事為重,反而聚集于酒樓之中欣賞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詩人產(chǎn)生歷史可能重演的隱憂?所以,詩人這里是借陳后主因荒淫享樂終致亡國的歷史諷刺晚唐那些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者不從中汲取教訓。嵌入《后庭花》,不僅符合詩境,而且因為用典,用意極深,增強了詩的諷刺效果,含蓄地傳達了詩人的用意。
 
  嵌入人名的詩句不勝枚舉,其實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典,須了解其人其事,方才了解詩中為何用其名。如以下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均嵌入了人名?br/>  

  宋代李清照《夏日絕句》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嵌入“項羽”之名,更顯示出詩人對英雄的敬佩,從而反襯出南宋統(tǒng)治者茍且偷生的形象。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宋代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嵌名極富韻味:“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薄拔髯印奔次魇呵飼r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嵌入“西子”之名,將西湖和西子聯(lián)系在一起,更增加了西湖的嫵媚,詩的意境更加優(yōu)美,耐人尋味。
 
  唐代李商隱的《賈生》這首詩直接嵌入“賈生”:“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蓱z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贝嗽娺x取漢文帝宣室召見賈誼,夜半傾談的情節(jié),寫文帝不能識賢、任賢;“不問蒼生問鬼神”卻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藥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賢,不顧民生的昏庸特性。詩寓慨于諷,諷刺效果頗好。
 
  唐代李白的《贈汪倫》直接嵌入自己和友人的名字:“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首有明顯的民歌風味的詩自然質(zhì)樸,清新流暢。詩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寫出了與友人的真摯情意。他的《戲贈杜甫》亦是直接嵌入“杜甫”之名,很是隨意,與詩風吻合:“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贝嗽娪哪溨C,甚至滑稽梯突,類似于打油詩。其實這并不是李白嘲諷杜甫作詩拘束遲緩,更不能說李白看不起杜甫。李白實際上是以此詩勸慰杜甫,詩歌當不了飯吃,不要為了寫詩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另外,宋辛棄疾的《賀新郎·把酒長亭說》中的“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首句“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與結(jié)句“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倍己茏匀坏厍度霘v史人物之名;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薄斑b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等句均嵌入人名。這些人名所囊括的故事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蘊,這類嵌名詩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

  詞牌名大都有其來由和典故,有的因某些詩句而改名,這樣的句子則成了嵌名的佳句。也可以說,因佳句而有詞牌名,句子因含有詞牌名而成為佳句。如《望江南》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釵頭鳳》原名《擷芳詞》,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此句,故名《釵頭鳳》;《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綠羅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故名;《滿庭芳》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青玉案》取于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時下有不少詩友也喜歡嵌詞牌名以增強作品的趣味與內(nèi)涵,這無疑對創(chuàng)作是一個推動,也有很多作品非常優(yōu)秀,嵌入的詞牌名能很好地與詩詞內(nèi)涵相融合,并輔助了詩詞的意境,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但有一些作品只為嵌入詞牌名,甚至堆砌詞牌名來組合成自己的作品,如若沒有自己想要表達的需要,筆者認為這就純屬文字游戲了,實不可取。
 
  如果在嵌名時仔細斟酌,達到語意雙關(guān)的效果更是高妙,這樣的嵌名,就是拋開典故,也可以理解詩的意境;而理解了典故,更增加詩意的厚度。如唐齊己的《早梅》:“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yīng)律,先發(fā)望春臺?!贝嗽娔┞?lián)語意雙關(guān),感慨深沉:“明年如應(yīng)律,先發(fā)望春臺。”此聯(lián)字面意不難理解,然而詠物詩多有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末句嵌入地名“望春臺”,含義甚豐。這里“望春臺”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義。齊己早年曾熱心于功名仕進,是頗有雄心抱負的。然而科舉失利,不為他人所賞識,故時有懷才不遇之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自己處于山村野外,只有“風”、“禽”作伴,但猶自“孤根獨暖”,頗有點孤芳自賞的意味。又因其內(nèi)懷“幽香”、外呈“素艷”,所以,他不甘于前村深雪“寂寞開無主”的境遇,而是滿懷希望:明年(他年)應(yīng)時而發(fā),在望春臺上獨占鰲頭,充滿著自信。所以,尾聯(lián)的嵌名就很有藝術(shù)性,可謂一名多意。

  再以花香一扇風的這首《寒山吟》為例,此詩第三句“半山風骨折梅手”巧嵌王安石的晚號“半山”,即使不以王安石的晚號來論,該詞用在這里也很貼切,若結(jié)合王安石的晚號來看,此句的內(nèi)蘊則更加豐富,因為王安石的《梅花》膾炙人口,作者正是在該句化《梅花》之意,賦予新的內(nèi)容,很好地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達出來。尾聯(lián)則巧嵌詞牌名《清平樂》和蘇軾、陶淵明的號,亦是一筆兩到,如果此句不把《清平樂》看作詞牌名,依然可以理解其意,且句意曉暢;東坡和五柳在這里也可以理解為山上的東坡和五柳,既是事物亦是人物,趣味相融。嵌入這樣的名稱,可謂匠心獨運,考慮周詳。作者正是巧妙運用《清平樂》、東坡、五柳這些名稱的特殊意義,轉(zhuǎn)化為自身表達的需要,因而才有這樣的效果。尤其是東坡和五柳這兩個人物,他們與主題的聯(lián)系更是密切,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物的典故,很好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和情感,這種一名兩用的布局實為縝密細致。
 

  嵌名的方式很多,除了上面所述,還有嵌花名、鳥名、藥名等等,若是名字有出處,并蘊含豐富的內(nèi)蘊,這種嵌名既屬于意象類的用典方式,又屬于一筆兩用的嵌名,寄托著詩人的情懷。例如凌霄花,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宋代賈昌期賦詩贊曰:“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宋人楊繪有詩贊曰:“直繞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fā),強攀紅日斗修明。”敢與太陽比鮮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寧愿停止生長,也不愿匍匐在地,這也是凌霄花的執(zhí)拗與血性吧。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重點闡述的是“隱用典故”之手法,所論不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打開傳統(tǒng)文學尤其是古典詩詞的發(fā)展史,結(jié)合作品相應(yīng)的立意,因時,因人,因事,或直用典故,或正用典故,或反用典故等用典方式也常常出現(xiàn),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典故的運用在其發(fā)展的長河中表現(xiàn)形式很多,這里所論述的只是一部分。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螌⒌涔是∪缙浞值嘏c自我的語言融合在一起,形成渾然一體的結(jié)構(gòu),以求達到相對完美的詩詞藝術(shù)境界。

 
  綜上所述,在古詩詞創(chuàng)作中,合理巧妙地運用典故是重要的藝術(shù)手段,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如何運用才能達到傳情達意、營造詩境的藝術(shù)效果,不僅需要積累大量的典故,通讀古詩文,更重要的是要合理地運用,該用則用,不該用時切不可復制、粘貼,否則會適得其反。用得巧妙,不僅拓展了詩詞容量,加深了思想內(nèi)涵,而且營造出不同的詩詞意境美,達到言無盡而意無窮的最佳效果,讓人回味不盡,因為典故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

人贊賞

精選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shè)置需關(guān)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該文章作者已設(shè)置需關(guān)注才可以留言

    寫留言

    加載中
    以上留言由公眾號篩選后顯示

    了解留言功能詳情

    微信掃一掃
    關(guān)注該公眾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