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釋義:天下的人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衡量什么是美丑,如果真的出現(xiàn)了標準,而天下的人都用這個標準去認為什么事物是美麗的,什么事物是丑陋的,那么天下的人都是丑陋的。美丑沒有準確的標準,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標準,不要將自己的思想強加在他人的身上,這才是美。同理,天下的人也不能片面的去分辨什么是善惡,因為對于一件事情,你或許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面,而沒有看到整個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所以對于善惡,我們不要片面的去看待,而是尋找都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詳細之后,你才會明白哪是善,哪是惡。況且在現(xiàn)在的世界上沒有準確的善惡之分,所以善惡也是一樣的,不能將其限制。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 釋義:世間所存在的東西都有它所存在的原因和道理,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少了一個東西或許都會導致很多東西的失去。同時應(yīng)用到生活當中,就是表示人類之間的團結(jié),相互依存才能夠更好的生存發(fā)展下去。 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釋義:圣人就是無私奉獻自己的普通人。世間的人沒有誰是特殊的,人類都是平等的,而圣人只是一個不求回報,為世界貢獻了更多的東西的普通人。所以對于這種普通人來說,名聲,功勞都是身外之物,他只是想純粹的為世界奉獻自己的一切。而我們也應(yīng)該有這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要沉迷在權(quán)利,財色之中。 道德經(jīng) |
|
|
來自: 崔竣豪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