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日本人說話都喜歡跪著?
隨著“日劇”在中國的流行,日劇場景中日本人動不動就喜歡跪著說話聊天,尤其是在家族聚會、紅白事的時候,往往會齊刷刷的跪著迎送賓客,賓客也得跪著呼應(yīng),引起了很多國人的疑惑。 難道日本人說話真得喜歡跪著?其實(shí)不然,日本人這個“跪”,在他們的文化中并不是真的“跪”,而是一種坐姿,臀部放于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guī)矩的放于膝上,被稱為“正坐”,是日本禮儀文化的一部分。 雖然現(xiàn)在椅子已經(jīng)在日本普及,但是“正坐”依舊被作為禮儀存在于莊嚴(yán)的正式場景,臂如家族聚會、紅白事、重大慶典等,日本人都會選擇以“正坐”的方式表示對訪客的尊重。 而日本人這個禮儀的由來,追根溯源還是來源于我們中國,中國人在南北朝之前,坐姿是跟日本人一樣的“正坐”,所以漢詩《上山采蘼蕪》中才有了“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 后來經(jīng)過“五胡亂華”時期的胡漢大融合,漢人開始逐漸接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椅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解放了“雙腿”,“站”了起來。 然而雖然民間開始流行“椅子”,但此后的唐朝依舊將“正坐”作為正式禮儀坐姿使用,每逢祭天、祭祖、接納訪客的時候,上至皇帝,下到平民都是“正坐”以示尊重以及敬意。 而日本歷史進(jìn)程中,從“蠻夷”到“禮儀之邦”的革新運(yùn)動“大化革新”,形式上就是“全面唐化”,跟明治維新時期的“全面西化”是一個道理。 那段時間里,在天皇的推動下,日本舉國上下都效仿唐朝人的生活方式,“正坐”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流傳到了日本。 并延續(xù)了到了今天,成了日本的文化符號,以至于當(dāng)今的中國人,見到日本人“正坐”,還會發(fā)出日本人怎么喜歡跪著說話的感嘆。(袁載譽(y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