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親手”焊接一段光纖,修補一段血管,隨著VR技術的出現,這不再是異想天開
虛擬現實教育最大的難點還在于內容的組織上,生產優(yōu)質內容的門檻太高
慕課、翻轉課堂、開放大學,互聯網技術已經把傳統(tǒng)教育改造得天翻地覆。但是在有些人看來,這還遠遠不夠。他們想讓學生親眼看到在真實世界中很難用肉眼觀察到的分子、原子結構,或是浩渺的太陽系、銀河系空間,最好還能讓他們“親手”焊接一段光纖,修補一段血管。隨著VR技術的出現,這不再是異想天開。
技術創(chuàng)造市場
“八大行星中,我覺得地球最漂亮,星球表面顏色豐富,還能讓人有騰云駕霧的感覺?!睙o錫師范附屬太湖新城小學的一堂科學課上,摘下VR眼鏡的一名學生選出了自己最喜歡的一顆星。
這是微視酷科技在該校四年級進行的一堂VR教學展示課《太陽系》。戴上VR眼鏡的孩子們轉動頭部就能從各角度欣賞星辰大海,按下觸摸鍵就能“飛”到鄰近行星上,還能看到標注的簡介、參數等。整節(jié)課,學生們不停轉動小腦袋探索太陽系,看得津津有味,還在老師的要求下,把看到行星的公轉速度、距離地球的長度、質量等參數記下來。
學校的一位副校長表示,在網絡等渠道的刺激下,學生的思維越來越“耐不住寂寞”。如何令孩子們增加興趣,更高效完成教學任務成為教育界一個頭痛的問題。從文字到視聽媒體,再到多媒體,學校不斷地讓信息變得豐富起來,試圖讓孩子們減少死記硬背的學習過程。
他認為,“VR課堂”會讓教學變得更加簡單、快樂、高效,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實現的東西,特別是一些普通教學技術無法讓學生引起共鳴的課程,如宇宙類的宏觀課題、分子類的微觀課題、歷史上的文化遺址、恐龍等教學內容都比較適合用VR來實現代入感,進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索。
在海外某公司推出的《阿波羅11號》項目中,學生可以成為阿波羅11號登月宇航員中的一員,跟隨火箭一起進入黑暗深邃的太空,登上月球,體會月球表面的微重力。學生可以在過程中隨時向教師提出問題,而教師將能夠根據學生的互動情況掌握節(jié)奏,選擇對某一個部分詳細講解。
同時由于虛擬現實環(huán)境的封閉性,學生不容易像在現實環(huán)境中被其他因素分散注意力,教師可以在保證互動與實操的前提下,自己把控學生的注意力方向,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
根據教學規(guī)律,幼兒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而是讓孩子形成終身受益的品質、態(tài)度、情感和能力。許多學霸在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時也表示,自己的成績主要得益于對學業(yè)有興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VR的確能夠幫助學生打下成為學霸的基礎。
技術創(chuàng)造市場。2016年年初,高盛發(fā)布報告顯示,2020年VR教育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億美元,而2025年將達到7億美元。此前,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也宣布投入1000萬美元做VR教育??瓷线@個風口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更是不計其數。
網龍網絡公司董事長劉德建選擇VR+教育,也正是因為他看到了VR技術將給教學模式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2015年,網龍華漁教育做了一個VR課件的體驗版,戴上眼鏡,劉德建發(fā)現VR的沉浸式體驗所帶來的震撼效果比課堂播放的視頻紀錄片好太多。
這讓他對VR教育興趣大增。2015年底,網龍以1.3億美元收購跨國教育企業(yè)普羅米休斯,借此進入了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在線教育市場。
2017年伊始,網龍華漁教育便與擁有朗文、企鵝閱讀的培生國際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聯手研發(fā)至少4款沉浸式教育應用軟件的AR及VR版本,課程內容涉及醫(yī)護培訓、建筑工程培訓、遠程教育與協作等領域。
今年1月,華漁又獲得了哈佛大學的永久學術授權,將為后者的EcoMUVE軟件研發(fā)中英文VR版本。這是一個全球鼎鼎大名的虛擬生態(tài)系統(tǒng),可以讓學生探索一個虛擬的池塘和其周圍環(huán)境。一項對11至13歲學生進行的測試結果顯示,使用EcoMUVE軟件的學生對定量測定、食物網和水域等概念的理解有了極大提高。
在更需要實踐的職業(yè)教育上,華漁也推出VR學針灸、VR+光纖熔接、VR傳統(tǒng)閩菜教學等。不過,目前市面上很多VR課件的畫質僅相當于早期的頁面網游,效果并不理想。華漁也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劉德建也承認,VR教育對創(chuàng)意、技術及平臺的極高需求,對多數企業(yè)來說仍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內容過硬是關鍵
火熱背后,VR教育也繞不開VR行業(yè)的通病。
工信部曾在《2016年虛擬現實產業(yè)白皮書》中指出,VR由于硬件技術的局限、軟件可用性差、應用領域有限,最終導致效果不夠理想。許多體驗過VR設備的消費者也發(fā)現長時間佩戴會產生眩暈和不適感。
由于VR教育的使用者主要是兒童,這一問題顯得更為嚴峻。目前市場上許多虛擬現實設備都是標準成人版,13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13周歲及以上的兒童使用時也需要大人限制其使用時間。因此在去年的上海國際教育裝備博覽會上,一位媽媽就堅定地說,“我絕對不會讓我的孩子戴著這么沉的眼鏡學習,眼睛還要不要啦?”
好消息是,有一些企業(yè)正在研制裸眼VR,近期百度的裸眼VR已經上線,有可能能夠解決對近視眼的擔憂。
在徹底解決了VR設備對兒童身體系統(tǒng)的影響之后,VR教育還面臨一個坎兒——缺少大量系統(tǒng)化教育內容。名師們花了幾十年時間備課寫教案,還沒來得及轉化為視頻素材,現在又要升級到VR版本,難度顯然更大。
“虛擬現實教育最大的難點還在于內容的組織上,生產優(yōu)質內容的門檻太高?!苯逃刻摂M現實應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全對VR教育產業(yè)發(fā)展表示了擔憂。
劉德建想解決的也是這個問題。目前,華漁推出了VR編輯器,內置了動植物、人物、聲音、動作等素材,使用者只需要像搭積木那樣選擇、組合,就可以生成一段VR視頻。
周明全對VR教育的另一個擔憂是企業(yè)不了解教學規(guī)律,“搞教育軟件未必懂得教育本身的科學規(guī)律,虛擬現實內容的制作,一定要專業(yè)的老師來參與做,因為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他學生想看什么、需要看什么,這是企業(yè)無法做到的”。
不過對VR教育的發(fā)展前景,周明全還是看好的。教育部在“十三五”規(guī)劃中已明確提出,VR教育是“發(fā)展未來學校和智慧課堂改革”的重要內容。
“再加上近年來國家提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鼓勵企業(yè)和社會機構根據教學改革方向和師生的需求,開發(fā)出有助于教學應用的軟件或者硬件設備等,通過教育資源平臺提供教育資源服務。所以,學校愿意向一些教育機構購買服務來提升學校的設施設備。”據周明全介紹,目前北京地區(qū)已有多個中小學作為試點引入虛擬現實教育,未來大規(guī)模普及效果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