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0年代的東單菜市場,菜市場題額“東菜市”。據(jù)記載市場最早由法國人修建,從1902年起,這里商販云集,擺攤成市,販賣雞鴨魚肉、干鮮果品等商品。其中,較大的攤位有四合順、德茂長2戶雞鴨魚攤。平日接納顧客二萬人次。 1938年起,東單菜市場由日本人管理。日本建筑師二松親自主持了菜市場的整修。當時的協(xié)和醫(yī)院、北京飯店等都在這里采購。直到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日商才退出菜市場。 上世紀50年代初,東單菜市場經(jīng)過公私合營,國家將攤商收歸國有,東單菜市場也就成為了一家國營菜市場。 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jīng)營品種更加豐富,最多時達到了8000多種,分18個大類。 70-80年代期間的東單菜市場 90年代初期,菜市場營業(yè)時間從早7點到晚9點,成為北京市民們最喜愛的菜市場之一。90年代為了建東方新天地,整條東單二條胡同都拆了,菜市場也就沒地了。 2015年離開老北京人生活18年的東單菜市場今天又回來了。1997年從東單路口西北角被整體拆除的東單菜市場異地重張,被人們稱為“超五星級菜市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