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北國行者 上 身前是茫茫的大海,地平線還在遙遠的前方。身后也是茫茫的大海,地平線越來越遠,一架印著英國皇家空軍標志的小飛機正在海峽上空飛行。海峽上旭日初升,薄云片片。清晨的陽光十分輕柔,一束束穿過薄云的縫隙,在海面上留下粼粼的波光。廣袤的天空中只有這架飛機孤獨地劃過。這是1940年6月17日的早晨,加萊海峽的上空,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早晨。 晨光灑在飛機的一扇眩窗外,眩窗中露出了一張剛毅而嚴峻的臉,它的主人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清晨的陽光還沒能撕破海與天交界處的朦朧。但是這位孤獨的旅客似乎無心欣賞窗外這個美麗而寧靜的早晨。在這個寧靜的早晨,歐洲大陸的戰(zhàn)火正在熊熊燃燒,法國賣國政府已經(jīng)同希特勒簽訂了投降條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滅亡在即。這個男子,是法國國防部次長,陸軍準將戴高樂。 此時,戴高樂也許正在經(jīng)歷生命中最痛苦的時刻,茫茫的大海更使他覺得無依無靠。他閉上了眼睛,以往的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 小的時候,和大家一起玩扮演各國君主的游戲,哥哥讓他扮德國皇帝,他卻哭喊著叫到:“不,法國是我的!”…… 上學的時候,他總是喜歡獨自一人考慮問題,但是和同學們一起游戲卻總能扮演領(lǐng)導者的角色,他性格剛毅,不茍言笑,被朋友們稱為“掉進冰山里的夏爾”…… 他曾夢想像拿破侖那樣,指揮千軍萬馬去擊敗法蘭西所有的敵人。為此,他違反父母的意愿進入圣西爾軍校學習…… 一戰(zhàn)爆發(fā)后,本以為建功立業(yè)的時機到了,卻在戰(zhàn)場上先后受傷和被俘,一直到戰(zhàn)爭結(jié)束…… 戰(zhàn)后,他專心于軍事理論研究,認為法國應該建立一支告訴機動的裝甲部隊,但是卻遭到軍界和政界的一致反對,沒有人理解他的想法…… 直到被戰(zhàn)神馬爾斯附體的希特勒的鐵甲雄師已經(jīng)橫掃波蘭和北歐,法國領(lǐng)導們才如夢初醒,將資深上校的他提拔為準將和國防部次長,開始準備裝甲部隊,然而已經(jīng)太遲了…… 望著茫茫的大海,戴高樂不得不感慨自己在命運面前的渺小,自己19歲參軍,現(xiàn)在已經(jīng)50歲,50歲了!一戰(zhàn)時和自己同為年輕士兵的流氓藝術(shù)家阿道夫·希特勒,已經(jīng)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國家元首,占領(lǐng)了大半個歐洲;而自己,圣西爾軍校的高材生,夏爾·戴高樂,好不容易才成了將軍中最低的軍銜和內(nèi)閣中最不起眼的成員,然而,給與自己這一切的國家馬上也要滅亡了,自己只是孤身逃往海外。 而自己已經(jīng)50歲,50歲了…… 窗外是茫茫的大海…… 中 5年后…… 加萊海峽上空薄云片片,旭日初升,這是1945年的11月13日,一個美麗而寧靜的早晨。一架印著英國航空公司標志的飛機正在穿破云層,向巴黎方向飛去。飛機上有一位胖胖的中年男子,他是大英帝國的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丘吉爾望著窗外的美景,不由得感慨萬千,5年前那個孤身一人逃往英國的戴高樂,現(xiàn)在已是擁有30萬陸軍、5萬海軍、3萬空軍的法蘭西最高統(tǒng)帥,法國臨時政府主席,法國民族英雄。而曾經(jīng)以庇護者身份迎接他的大英帝國首相,卻淪為了一屆平民。當然,他并沒有心懷嫉妒,戴高樂是他欽佩不已的戰(zhàn)友,那個孤傲的戴高樂。 就在這一天,法國制憲議會一致推舉戴高樂為政府總理,以555票的全票當選。丘吉爾得知這個消息萬分激動,他知道戴高樂向來我行我素,討厭和任何黨派打交道,自己也不組黨參加競選,能夠在共產(chǎn)黨和社會黨占了三分之二的制憲會議中獲得一致通過,全靠他在法國人民中無可爭辯的威信。丘吉爾馬上寫信給戴高樂表示祝賀。 戴高樂看完賀信,苦笑了一下,著名傳記作家普塔魯克曾說過:“對偉大人物的忘恩負義,是一切強大民族的特點?!?羅斯福死了,丘吉爾被他曾為之戰(zhàn)斗了6年之久的人民趕下了臺,自由世界反法西斯領(lǐng)袖只剩下一個孤獨的戴高樂了,自己能幸免于難嗎? 兩個月后的一天,1946年1月20日,戴高樂把部長們邀請到他的辦公室,在跟每個人握手后,將軍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拿出一張紙宣讀起來:“排他性的黨派制度又復活了。我是不贊成的。但是,除非用軍事力量建立起我個人的獨裁統(tǒng)治,我沒有辦法阻止這種嘗試。我不愿意這樣做,獨裁統(tǒng)治即使建立也不會有好結(jié)果。因此,我決定辭職?!?/p> 部長們還沒有反應過來,戴高樂已經(jīng)走了出去…… 在回老家科隆貝的路上,戴高樂又回憶起往事…… 在英國艱苦戰(zhàn)斗的五年…… 回到法國后目睹的黨派斗爭,戰(zhàn)爭還沒有結(jié)束,各黨派就開始為瓜分利益而戰(zhàn)了,亂哄哄的民主制度又恢復起來,第三共和國就是因為這樣這樣滅亡的…… 必須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總統(tǒng)制政府,這才是法國所必須的,也是他的目標。可是,依舊沒有人理解他的想法。 而……自己這次離開……還能回來嗎……像上一次一樣? 下 1970年秋天,法國北部小城科隆貝。 一個高大孤單的身影獨自矗立在一座墓碑前,墓碑前有他帶來的花束。一片片黃葉隨著秋風飛舞,仿佛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陽光懶洋洋的照下來,幾朵白云間或出現(xiàn)在天際,澄藍的天空清澈的仿佛能照透人的靈魂。 這是法蘭西共和國的前總統(tǒng)戴高樂,在他女兒安娜的墓前。 80歲高齡的戴高樂正在家鄉(xiāng)撰寫他的回憶錄,他將自己的墓地選在了早逝的女兒安娜的墓旁。人們有時會看見他到墓前來看望女兒,帶來一束小花,他孤單的一個人。 自己在1946年辭職后,也曾隱居在這個小鎮(zhèn)12年。 在這里目睹了第四共和共12年內(nèi)20屆政府的亂象…… 目睹了老朋友丘吉爾的再次上臺和下臺…… 目睹了劇烈變化的國際形勢…… 眼看著自己的傳奇事跡被拍成電影…… 陪在女兒的身旁是老人想做的事。 然而,后來1958年的阿爾及利亞危機使得戴高樂再次掌握了共和國的命運。他為了改變黨派紛爭的亂局,制定了一部總統(tǒng)制的憲法,成立了第五共和國。法國公民以79%的支持率通過了這部憲法,戴高樂也以79%的支持率當選為第五共和國第一任總統(tǒng)。民意調(diào)查顯示,有將近一半的公民根本沒有看過憲法文本就投了贊成票,他們已經(jīng)厭倦了第四共和國沒完沒了的內(nèi)斗,希望戴高樂出來第二次挽救法國。他們信任將軍——一個國家上百年的議會制傳統(tǒng)就這樣被一個人的威望和意志摧毀了。 第五共和國誕生近50年來,只產(chǎn)生過五位總統(tǒng):戴高樂、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與希拉克,完全改變了第四共和國政局動蕩的局面。法國經(jīng)濟因此得以長期發(fā)展,保持了資本主義經(jīng)濟第四大國的位置,尤其是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推進,甚至可以說是主導了歐盟和自身的改革。使得法國作為一支重要的力量出現(xiàn)在國際舞臺。 戴高樂說:“法蘭西如果不偉大,就不成其為法蘭西?!?/p> 而戴高樂,曾兩次拯救了法國的戴高樂,由于受到1968年學生和工人運動以及次年公民投票的失敗,再次宣布辭職。他拒絕享受離任總統(tǒng)的薪俸和住房,又回到了科隆貝家中,在這里他可以寫自己的回憶錄,陪伴心愛的女兒,孤單的一個人。 丘吉爾已經(jīng)走了。當年在倫敦見到丘吉爾的時候,丘吉爾曾對他說:“如果法國只有你一個人堅持抵抗,我就只支持你一個人!”盡管在流亡英國的日子里,為了維護法國的尊嚴和利益,他在丘吉爾面前始終保持了高傲而倔強的態(tài)度,甚至多次與之激烈爭吵。但是在他孤獨的心里,丘吉爾仍是這個世界上他唯一可以稱為朋友的人。 羅斯福早已走了。記得在美國的時候,因參與森林救火而癱瘓的羅斯福坐在輪椅上和他談話的時候,戴高樂一米九八的身軀使得美國總統(tǒng)顯得是那么的渺小,可以當羅斯福指著陽臺外面的游泳池對他說:“你看到我的游泳池了么,我就在那里游泳?!钡臅r候,戴高樂感到了無比的震撼。盡管厭惡美國的霸權(quán)主義,為了維護法國的尊嚴和利益,他并不愿意和羅斯福打交道,但是他對羅斯福的欽佩之情并不亞于丘吉爾。 “安娜,你知道嗎,這個世界,這個已經(jīng)平靜安寧的世界,已經(jīng)不再需要偉人了吧?!?/p> “他們喜歡說我獨裁,可是他們所要的自由和民主是我的獨裁挽救的;他們說我高傲,可是我的高傲維護了法蘭西的尊嚴;我的想法總是沒人理解,可是一個人可以獨自看著千萬人沉浸在幸福中,那是由他的孤獨帶來的,那不是很高興的事嗎?” “為了法蘭西,我該做的都做完了吧,我還是愿意獨自陪著你。我的孩子?!?/p> 1970年11月9日,法國人心中永遠的英雄夏爾·戴高樂將軍因心臟病突發(fā)離開了人世。永遠陪伴在了他心愛的女兒安娜的身邊。 (本文所引用史料主要來自中國長安出版社李曉鵬的《最高命運》,部分內(nèi)容屬于虛構(gò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