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jīng)懶得吐槽那個中關村二小的兩次聲明了,那種學校因為其地位與升學率,傲慢之處不下于各級政府,指望他們是沒用的。 但說起來對抗校園霸凌確實也不能全靠學校,雖說落后不一定挨打,可保護自己是必須的。我能夠提供的是個人一點經(jīng)驗,因為我從小身體弱,當年是被欺負的對象。 就我當年的經(jīng)驗,學校里被欺負的往往是學習、運動都不好的同學,學習真好的孩子不會被欺負,體育好的也不會。 所以,解決問題的第一點就是鍛煉,無論孩子怎么學習任務繁重,也拉著他去鍛煉,必要時家長跟著練。練啥?啥體育運動都行,跑跳投、格斗、球類,只要是能讓心率飆高的都行。 兩個原因:一個好身體是受益一生的,年輕時候鍛煉比老了再保健養(yǎng)生意義大得多,這是最值得的投資;運動其實是對自己的掌控,包括身體與心理,常年運動產(chǎn)生的自信,是從不堅持運動的人無法理解的,不全是為了打架。 實在不行學一門樂器。孩子對于掌握一門這種手藝的同齡人多少有點兒尊重,未必是鋼琴之類高大上的,哪怕是吉他也好。 這東西學了至少沒壞處,陶冶一下情操啥的。 什么都干不了的話,教教孩子為人處世,讓他能融入集體也不是壞事。 很多孩子受人欺負,固然有壞孩子-成心這么做,很多時候也是被欺負的孩子自身原因,我們回憶上學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好多孩子被欺負是不太懂得分寸,有時候就是有點兒“欠”。 這跟性格有關,也跟家長教育有關,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性格缺陷,都覺得自己孩子沒錯,是別的孩子針對他。 正確評估自己孩子的性格,有針對性的引導他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可能更重要一些。 說起來我當年一鍛煉、二讀書、三融入,從小學扔鉛球不及格,到中學后期基本就是學習委員兼打架小能手了,未必是榜樣,但確實建立了自信,以后無論怎么糟心的生活,也就都咬著牙扛下來了。 |
|
|
來自: 昵稱3622646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