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脾助胃操總共有五節(jié),全部做完共需要3~5分鐘。這套動作直接涉及身體上的任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以及足太陰脾經五條經脈上總共十幾個腧穴,具有健脾胃、利肝腎的作用,能夠起到調整陰陽平衡的作用,有助于身體健康。 1、叩打缺盆穴 缺盆穴屬于足陽明胃經,這個穴位位于鎖骨上窩中央,距離前正中線4寸的地方。 缺盆穴可以用來防治咳嗽、氣喘、頸淋巴結核、咽喉腫痛以及肋間神經痛等癥。 進行這套動作之前要采取正坐的預備姿勢,上體自然靠在椅背上,兩手掌心朝下放在兩側的大腿上面。 具體動作: 第一個八拍的1~2拍,將頭低下去,兩臂同彎,帶動兩手指尖對兩側的缺盆穴進行點扣。注意手腕要放松,點扣的力量要適度。3~4拍的時候要抬頭,將兩臂打開。5~8拍的時候,將1~4拍的動作重復一遍。 第二個八拍的1~2拍,上身向左轉體,同時兩臂側舉回彎,帶動兩手指尖對兩側的缺盆穴進行點扣。3~4拍,上身向右轉體,同時兩臂側舉回彎,帶動兩手指尖對兩側的缺盆穴進行點扣。5~8拍,重復1~4拍的動作。 第三個八拍重復第一個八拍的動作。 第四個八拍重復第二個八拍的動作。 2、拍打陰市、梁丘穴 陰市穴屬于足陽明胃經。這個穴位位于大腿的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髕骨上3寸的地方。 梁丘穴屬于足陽明胃經,位于大腿的前面,當髂前上棘與髕骨外側端的連線上,髕骨上2寸凹陷的地方。 這個穴位可以用來治療胃炎、胃痛、腹瀉、膝關節(jié)以及其周圍軟組織疾患等癥。 取正坐的預備姿勢,上體自然靠在椅背上面,兩腳并攏,兩手掌心朝下放在兩側的大腿上。 具體動作: 第一個八拍的1~4拍,兩手對兩腿的陰市穴和梁丘穴進行拍打,一拍一次。5~8拍,左右手輪流對兩腿的陰市穴和梁丘穴進行拍打,同時用兩腳的腳尖交替點地,身體逐漸轉向左側。 第二個八拍的1~4拍,用兩手對兩腿的陰市穴和粱丘穴進行拍打,一拍一次。5~8拍的時候,用左右手輪流對兩腿的陰市穴和粱丘穴進行拍打,同時兩腳腳尖交替點地,身體逐漸轉回原位。 第三個八拍和第四個八拍分別重復第一個八拍和第二個八拍的動作,但是轉體的方向相反。 3、拍打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屬于足陽明胃經,這個穴位位于小腿的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處的位置。 作為人體上的保健要穴,足三里穴可以防治急慢性胃腸炎、小兒消化不良、咳喘、貧血、高血壓、健忘失眠等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中的多種疾患,并有補虛強身的防病作用。 取正坐的預備姿勢,上體自然靠在椅背上而,兩手掌心朝下放在兩側的大腿上。 具體動作: 第一個八拍(1)1~4拍,上體前傾,兩臂伸直,雙手對兩腿上的足三里穴進行拍打。 (2)5~8拍,將左腿伸直,用腳跟著地,左手對左腿上的足三里穴進行搓揉。 第二個八拍具體動作同第一個八拍,但第二個八拍的5~8拍需要出右腿。 第三個八拍重復第一個八拍的動作。 第四個八拍重復第二個八拍的動作。 4、按摩腹部 對腹部進行按摩可以直接涉及任脈、足少陰膽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足厥陰肝經五條經脈上的幾個腧穴。 腹部眾多的腧穴均可以用來防治消化系統疾患、腎病以及熱病等病癥。 取正坐的預備姿勢,上體自然靠在椅背上面,將兩腳并齊,兩手掌心朝下放在兩側的大腿上面。 具體動作: 第一個八拍,將左手貼到右手手背上面,雙手上下按摩腹部。 第二個八拍,將右手貼到左手手背上面,雙手上下按摩腹部。 第三個八拍,將左手貼到右手手背上面,雙手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 第四個八拍,將右手貼到左手手背上面,雙手按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 5、按摩腰部(雙人運動) 按摩腰部會直接涉及位于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兩條經脈上面的七、八個腧穴。 對腰部穴位進行按摩可以防治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疾病,同時對于熱病和脾胃、心肺等不適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取兩人對坐的頃備姿勢,上體自然靠在椅背上面,兩手掌心朝下放在兩側的大腿上面。 具體動作: 第一個八拍,全體起立,兩人保持面對面的姿勢,同時左腳向對面的人左邊邁一步,俯在對方左側背部,兩只手掌緊貼對方腰部進行上下揉摩。 第二個八拍,雙方都俯在對方的右側,兩只手掌緊貼對方腰部進行上下揉摩。 第三個八拍,具體動作同第一個八拍。 第四個八拍,具體動作同第二個八拍。 |
|
|
來自: 鷯歌 > 《脾胃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