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是社會人,所以每天的生活都必然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在學(xué)校里有同學(xué)、室友和老師,工作了有同事,難免吧,就有些人氣場不合。有時候也沒什么特別的原因,就是看著彼此不順眼,非常影響每天的心情。 倒也沒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是一種哪怕和對方擦肩而過都覺得這一天過不下去了那種感覺。 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呢? 我給大家介紹兩種超級贊超級管用的方法。 第一種是「標簽法」。 我們在討厭一個人的時候,往往給這個人賦予了Ta本來不應(yīng)該承擔的角色。比如,一個晚睡晚起的室友,影響到了你的作息時間。Ta的基本身份其實就是室友,而你看對方不爽可能是潛意識里希望對方能照顧到你的作息和情緒,然后調(diào)整自己的作息。所以換句話說,你除了將對方視為室友之外,其實是以一個朋友的身份在要求對方做出一些行為。 但室友這個東西,只要對方?jīng)]有侵犯你的隱私和個人空間,那作為一個室友的基本條件就滿足了。希望能夠成為朋友其實是一種非常奢侈的需求,所以討厭的感覺是因為自己的奢侈需求產(chǎn)生的。如果我們就把這個人定義為室友,而對方又滿足了作為一個室友的基本條件,那么剩余的事情其實就跟你無關(guān)了。你把各種情緒消耗在一個本不存在的關(guān)系上,是非??尚Φ囊患虑?。 你說你有那么多的情緒需要處理,你放分手不久的前任,你正在每天大戰(zhàn)三百回合的現(xiàn)任,還有未來的婆媳丈母娘關(guān)系,你確定你真的有功夫管這些有的沒的么? 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那些值得你消耗的事情上。 所以標簽法的核心就在于,不要為一個人花費任何不屬于這個人角色的情緒。比如同事的話,只要對方?jīng)]有影響到你的績效,團隊合作里沒有濫竽充數(shù),那Ta的一些臭毛病,比如在旁邊的工位一直抖腿,總是把咖啡灑在桌面上之類的事情,都跟你無關(guān)。 第二種「斯德歌爾摩綜合癥法」 斯德歌爾摩綜合癥大家可能并不陌生,這是1973年就出現(xiàn)的一個心理現(xiàn)象,即受害者會對綁架者出現(xiàn)共情、同情還有各種積極情緒的現(xiàn)象,有時他們甚至?xí)S護和保護綁架者。 我們以往就當笑話聽了,但是這個方法實際上有非常有效的作用,在應(yīng)對不喜歡的人身上。 因為強烈的情緒之間是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也就是說,愛不會一直是愛,恨也不會一直是恨。他們在特定的條件下會發(fā)生變化,而這個變化發(fā)生的條件就是看接觸頻率的高低。 我相信你生活中一定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曾經(jīng)很討厭的人,但是后來不僅不討厭了,甚至還喜歡上了。 如果有的話,那你不是一個人,因為這個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心理規(guī)律。 那么把這個問題應(yīng)用在應(yīng)對不喜歡的人身上的話,就非常有操作性,只要你人為地創(chuàng)造更多的和討厭的這個人接觸的機會,那么當接觸頻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會出現(xiàn)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癥狀,最終消除對這個人的討厭的感覺。 每天一點心理學(xué),歡迎關(guān)注本頭條號「澄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