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雄大姚,此生你一定要來的城市!(圖) 當你聽到“大姚”這個稱謂 你第一時間想到了什么? 是美麗的大姚風光、還是大姚的故事? 現(xiàn)在就來告訴你 大姚,是你此生一定要來的城市! 因為有故事,愛上這座城 也許你會說 北上廣才是大都市 樓宇林立,燈火輝煌 也許你會說 蘇杭才是人間天堂 竹筏小舟,碧波蕩漾 我想說,大姚,就是那勃勃生機,充滿風土人情卻又不失韻味的陽光之城! 在大姚,有種風土民情叫“爬草樓” “爬草樓”是大姚曇華山彝家特有的風俗習慣。姑娘年滿16歲,父母就為她另蓋一間小房子,里面鋪著草,讓她單獨在其中過夜,一般就蓋在牛圈的上層。年滿20歲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愛姑娘的草樓中,他們在一起吹響蔑,對調子,互訴真情。當看到小伙子去為姑娘家挑水砍柴,姑娘給小伙子的家人送花包包和花鞋墊的時候,就證明他們已經確定了關系,這時只要年齡達到,征得父母同意就可結婚,雙方父母一般不會干涉兒女們的選擇。結婚時不舉行婚禮,要等到生了孩子后的第三天辦滿月酒宴,一并舉行隆重的儀式,“喝滿月酒”。 在大姚,有種獨特的的文化叫畢摩 畢摩是彝語音譯。“畢”是念經頌咒的意思,“摩”是對有知識的長老的尊稱。在古代彝族領主制時期,畢摩不僅是專門掌管文書、主持宗教儀式者,而且是教師、軍師、醫(yī)師和法官。同時,他們又是創(chuàng)造文字,撰寫、收藏彝文經典,通曉彝族歷史、天文、地理的知識分子。彝族畢摩限于男性,有著嚴格的世襲制度。 畢摩有自己的服飾、法具。祭祀時,畢摩邊念經書,邊搖法鈴,從而傳送人與鬼神之間的信息,并助法威。畢摩祭祀用的法器有法帽、法衣、法鈴、法扇、法箱或法袋,法筒。 在大姚曇華彝族人民的生活中,畢摩有崇高的地位和起著重要的作用,畢摩是彝族文化的傳承者,他承擔者多種角色,一是教師角色,起著傳授知識,解釋自然現(xiàn)象的作用;二是祭祀角色,畢摩在彝族的村務、家族、家庭、節(jié)日活動中承擔祭祀任務,充當主祭人;三是醫(yī)生角色,畢摩巫醫(yī)結合,神藥兩用,使他們的醫(yī)術讓人覺得“神圣靈驗”;四是樂師角色,畢摩第一要素就是會唱經書,各種祭祀活動都要大唱特唱,唱得人知、地知、鬼知、神知。 在大姚,有種最古老的月歷叫彝族十八月歷 1990年3月下旬,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著名彝族學者劉堯漢在曇華鄉(xiāng)丫古埂彝族村,發(fā)現(xiàn)了距今一萬多年前的彝族十八月歷,據考證,此歷法比十月歷更古老,比美洲瑪雅歷法還早5000多年,對揭示中國文明的傳播,瑪雅文化的起源有重大意義,已在國內外引起重大反響。 彝族十八月歷,把一年分為18個月,一個月20天,另加5天為“祭祀日”,全年365天。一年的各月,一個月的各日都有專名。一月風吹月,二月鳥鳴月,三月萌芽月,四月開花月,五月結果月,六月天乾月,七月蟲出月,八月雨水月,九月生草月,十月鳥窩月,十一月河漲月,十二月蟲鳴月,十三月天晴月,十四月無蟲月,十五月草枯月,十六月葉落月,十七月霜臨月,十八月過節(jié)月。 每月20天,一日開天日,二日辟地日,三日男子開天日,四日女子辟地日,五日天黑日,六日天紅日,七日天紫日,八日火燒天日,九日水冷日,十日洪水日,十一日葫蘆日,十二日伏羲皇帝日,十三日伏羲姐妹日,十四日尋覓人日,十五日野蜂日,十六日蜜蜂日,十七日出人日,十八日天窄日,十九日地寬日,二十日地縮日。彝族十八月歷所使用的就是一種自然歷。從內容上看,十八月歷沒有明確的季節(jié)性,但是包括著自然的物候觀象,這樣的自然歷,雖然看不出與天文觀象有什么直接的關系,實際上,它是一種太陽歷。 彝族十八月歷碑高12.8米,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四方形,代表大地,第二部分為18等分的建筑造型,表示一年有18個月,第三部分為一個葫蘆形造型,表示彝族的祖先起源于葫蘆兄妹的傳說,在葫蘆形建筑上體分別有20個陰刻小圓洞,表示一個月有20天,5個陽刻小圓球,表示年終后有5天的祭祀日,第四部分為高聳的三棱體造型,表示人類,第五部分為圓型的球體,表示太陽。整個彝族十八月歷碑的造型就是從人類起源,頭頂藍天,腳踩大地的理念來構思設計的。 在大姚,有種特色小吃叫小土餅 在大姚石羊古鎮(zhèn)街邊一排的小土餅作坊,卸去一溜排門,擺起烙鍋,就是一個個連在一起的土餅作坊。三四個婦女,手腳不停地邊烙邊賣,老遠就能聞見一股清香。兩個作坊之間雖有間隔,但并不妨礙相鄰的她們愉快聊天。各家的土餅現(xiàn)做現(xiàn)賣,仿佛并不存在競爭。游客停在誰家門前,忙碌的女人們也不停下手中的活,只是稍稍抬頭問一聲:“要幾個?” 土餅做法有講究,原料是當?shù)匦←溨械木酆褪w面混合,加上香油反復揉和而成。而餅餡就更考究了,用白糖、花生、酥子還有曬干的薄荷葉放入石臼里舂成粉末,再用燒熟的香油調和出來。石羊的小餅之所以叫土餅,想來與古鎮(zhèn)千百年的歷史有關。土,意味著古老,意味著原汁原味,是一種生活的傳承延續(xù)。 在大姚,有種美食叫大姚野壩子蜂蜜 野壩子,別名野拔子、野巴子、皺葉香薷、野香薷,生長在海拔1300-2800米的草坡地,是大姚冬季的主要野生蜜源植物。唇形科,香落屬。多年生草本至半灌木。[1] 《云南中草藥選》中記載了野壩子性味辛、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消食化積,止血止痛。用于傷風感冒,消化不良,腹痛腹脹,痢疾,鼻衄,咳血,風濕關節(jié)痛,外傷出血,爛瘡,蛇咬傷等多種藥用價值。 野壩子蜂蜜又稱為硬蜜,呈淺黃綠色,蜜中具有野壩子花獨特香味,該蜜具有野壩子植物清涼解毒、消食化積之功效,在很多地方偏方中被列為一味重要的藥引。 野壩子蜜易結晶,結晶后呈黃白色,硬度大,顆粒細膩,入口即化,俗稱“油蜜”,且蜜質甜而不膩,聞之有野壩子花香,氣味芬芳,有“云南硬蜜”的美稱,為蜜中珍品。 在大姚,有種香甜叫大姚核桃 大姚核桃是“中國核桃之鄉(xiāng)”大姚縣乃至云南省著名特產之一,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由于殼薄、容易取仁、營養(yǎng)價值豐富等特點而受到國內外人群的喜愛。截止目前,“大姚核桃”成功獲得“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云南省著名商標”、“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多項殊榮。 大姚核桃殼薄,形美,仁白,飽滿味香甜,含油率高達73.4%,出仁率52%,深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在大姚,有種一山多景叫大姚百草嶺 百草嶺高瞰,神秘,有著別樣的風光。百草嶺主峰帽臺山是楚雄州最高峰。多少人慕名前來,攀彝州高峰,觀莽莽原始森林,賞杜鵑爭芳斗艷,迷醉于百草嶺一塵不染的自然美景之中。百草嶺景區(qū)內峰巒疊嶂,古木巍巍,具有遠古森林的神秘。她深草如毯,又不泛綠草原的雄渾;她有連片的千畝杜鵑,萬頃青松,怪石流瀑,細泉小潭;有孔雀杉、冷杉等數(shù)百種珍奇樹種及遍山叫不出名字的花木,是天然珍稀植物園、天然園藝場和珍稀花木博物館。 在大姚,有種頑強叫我真的沒醉 大姚人喝酒永遠不會醉,我沒醉,我真的沒醉,不要扶我,我沒醉,前面那條路會動,幫我扶住那條路。 在大姚,有一種事實叫來了就不想走 吃不夠的美味,看不完的美景,來來往往的才子佳人,說不完的故事。大姚,你來一次就會愛上!這就是大姚,悠然自得的生活節(jié)奏,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大姚,此生你一定要來的城市! 陽光,水果,資源、物產······ 大姚的好 小編在這里說也說不完吶! 美食美景親自來體驗一番吧! 大姚歡迎您! (來源:大姚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