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粒小小的白米,其實大有學問。有的入口綿軟,有的嚼勁剛強;有的干爽成粒,有的黏軟香糯。到底怎樣才能做出一碗好吃的米飯?稻米適宜的氣候從寒溫帶跨到亞熱帶,生長地從亞洲到歐洲,各地的米當然各有特色,大不相同。 <<<<<< 泰國香米 真正的泰國香米,是指茉莉香米。茉莉香米的特點是米粒細長、外表晶瑩剔透、顆粒柔滑、米身微微彎曲,口感柔軟爽滑。 衡量泰國香米質(zhì)量的3個指標:1.米粒的總外觀應為細長型;2.完整無損的整米粒的平均長度不小于7毫米,平均寬度不低于3毫米;3.香米一年一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產(chǎn)出最優(yōu)質(zhì)的香米,破碎率不超過4.5%。 ●泰國米最好燜著吃或炒著吃 泰國米的黏性較弱,用于煮粥,容易碎掉,油分不足。如果是燜飯的話,則可以體現(xiàn)出泰國米的特性:容易吸水、漲大,口感綿軟,香氣十足。 將香米放入電飯鍋后,按1杯香米加1.2至1.5杯清水的量加水,在煮飯過程中,注意不要講鍋蓋打開或攪拌米粒,以保持香味,煮熟后的米飯將香氣四溢,口感軟糯。 用泰國米來制作炒飯也不錯,因為泰國米含水量低,炒飯過程中不會有太多水溢出,可以保持飯粒的完整程度,入口干香。 <<<<<< 東北米 東北產(chǎn)的大米比南方產(chǎn)大米口感好。這是因為東北地區(qū)晝夜溫差很大,適合大米的生長。再加上東北有充足的光照,因此東北水稻生長緩慢、生長期長、一年一熟。 除口感較好外,東北米的膠質(zhì)率也高,米粒外觀好看。東北米粒形短圓,長寬比約為1.6:1,腹白心較少,膠質(zhì)率高,米色清亮透明。 東北米含水量較高,直鏈淀粉含量適中,因此煮出來的米飯軟硬均可。 ●東北米最適于煮食 東北米屬于粳米,用新米來煮粥,容易產(chǎn)生浮在粥上的“粥油”,使大米粥擁有特別的滋味。 煮東北米時,應該取適量米,再加入1.2至1.4倍水。如果用電飯煲做飯,則水面應超出米面2厘米。通電前浸泡10~20分鐘,米飯燜好,加熱鍵跳閘后再燜5~10分鐘。 <<<<<< 日本米 日本米屬于短米,米形圓潤短小。其中尤以軟而帶黏的珍珠米而馳名。日本米口感恰到好處,不會太黏,不會軟爛,煮好之后粒粒分明。 日本米用來煮粥或者煮成米飯都是非常適合的。日本的稻米生產(chǎn)和加工技術(shù)嚴格,優(yōu)質(zhì)米的市場廣闊而穩(wěn)固。 ●日本米最好做飯團 “飯團子”最適于品嘗大米的風味。特別是越光米涼吃也能品味到米的醇香,因此越光米飯團子成為日本全國從便利店到高級料理店的上選。利用大米烹制的鄉(xiāng)土料理,米香宜人。 <<<<<< 小站米 小站稻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明、清代為貢品。產(chǎn)區(qū)位于天津市寧河縣,但是目前小站稻在天津全市均有廣泛種植。 小站稻具有完整飽滿、粒度均勻、晶瑩潔白、養(yǎng)分高的特點。小站稻米粒微長淡綠,晶瑩透明,如玉似冰,蒸熟后米粒完整,光澤明亮,黏軟不煳,涼后不硬,回鍋如初,清香適口。 ●小站稻最好蒸著吃 寧河縣產(chǎn)區(qū)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小站稻因此為一季中熟粳稻,相比東北米而言,淀粉含量低一些,水分多一些。因此蒸煮后效果較好。 <<<<<< 米飯如何好吃又何看 米是我們每天生活的必需品,沒有什么比米更能直接關(guān)系到生活質(zhì)量的高低,有了好米,白飯都是佳肴。而要煮一碗好看又好吃的米飯,由洗米到煲飯也有一點竅門。 洗米時可以用水輕輕沖洗,或用手輕淘,切忌用力淘洗,否則會令米的養(yǎng)分和香味流失。用清水快速淘洗4~5次即可(在包裝上注明淘洗次數(shù)的請按包裝上的指示操作。) 米洗凈后,可用溫水泡20~30分鐘再煮,或米洗凈瀝干半小時。 米和水的比例1∶1,是最合適的比例,如果喜歡偏軟的,可多加一點水,反之亦然。 想讓白飯更加剔透晶瑩,煲飯前不妨加入半勺粗鹽,煲好后燜10分鐘再開蓋,使得每粒飯都飽滿分明。 電飯鍋跳起后,先燜10分鐘再打開,將米飯充分攪拌,避免下濕上干,再燜5~10分鐘即可。 除了煮米飯,還可以做燉飯,這時應該選用生米來煮,吃起來較有口感,但高湯要分次加入。若是用熟米飯來做燉飯,則較方便,但高湯不能加太多,否則會糊糊的。至于焗飯最重要的是奶油糊醬(白醬)的制作,當白醬準備好,只要搭配熟米飯和配料撒上起司焗烤即可。 如果是做炒飯,要好吃,一定要用隔夜飯!因為水分較少,炒起來才會蓬松可口。 <<<<<< 美味錦囊 ●蝦仁蛋炒飯——鑒賞級經(jīng)典 如果要充分體現(xiàn)米飯本身的魅力,那么一客簡單的炒飯就會是最簡潔的方式,而在眾多炒飯中,最考功力的莫過于蝦仁蛋炒飯,因為既要猛火把米飯與雞蛋炒至水乳交融的狀態(tài),同時又要兼顧蝦仁不會過火,這種對火候的高控制力與翻炒功夫的要求是嚴格的。 除了嫻熟的技巧外,食材也是決勝負的關(guān)鍵,蝦仁該是原只手剝的劍蝦蝦仁,蝦身完整無斑點外,而且每只需要在5.4克左右,這樣的蝦仁才會味道鮮甜,口感十足。 雞蛋要每天來自農(nóng)場的鮮雞蛋,而且每只都要在炒飯的時候才現(xiàn)場打開。還有作為主角的米飯,也要新鮮熱辣的東北大米,因為這樣炒出來的米飯才會每粒充滿水分,口感滑溜筋道,細嚼下又帶著幽幽的甜味。 ●焗豬扒飯——一種情結(jié) 作為香港舊時地道的西餐,焗豬扒飯是所有老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它最大的魅力并不只在那一塊汁多肉嫩的豬扒上,也在被豬扒蓋住,香噴噴、熱辣辣的炒飯。 覆蓋了豬扒醬汁的米飯一點都不會因過度吸收水分而變得糊塌塌,反而米粒依然保持粒粒分明、圓潤和筋道,在冒著香濃熱氣的醬汁襯托下,米飯的回味尤其甘甜。 這主要是因為用來炒飯的米飯是新鮮的熱飯,不同于用冷飯干炒而會碎裂,所以放入烤箱后,每一粒米飯都被烤箱的熱力燜得膨脹起來而變得晶瑩剔透、飽滿有力又柔軟濕潤。 用湯匙挖一勺浸了醬汁的米飯,再伴一塊嫩嫩的豬扒,從此以后就會惦念上這一盤。 ●臘味煲仔飯——大繁若簡 要把臘味的滋味真正呈現(xiàn),相信唯有煲仔飯才能做到。別小看幾塊臘肉臘鴨、幾根臘腸,其中的優(yōu)劣卻大有學問。 臘肉是否肥瘦適中?在晾曬前有沒有被醬與酒充分腌漬?只有這樣的講究才能在蒸煮后,溢出那股獨特的酒香與脂香,吃起來才會感覺軟硬適中又帶著來自太陽的味道;臘鴨必須是指定大小、在晾干曬制的工夫與濕度的控制上要有獨到的經(jīng)驗,這樣鴨肉才會在烹煮后帶著一股微妙的霉香氣息;臘腸里的肉餡不單肥瘦比例要適中,外面的腸衣還要是天然的豬腸衣炮制,咬起來才會有爆汁的效果,里面還要有汾酒的香氣和頭抽的鮮味。 最最重要的是,制作臘味煲仔飯的米飯必須是原產(chǎn)泰國的茉莉香米,唯有泰國米能在炊煮后保持干身又不過分干燥,充分吸收臘味的油脂與香味,在砂鍋的高熱下產(chǎn)生飯焦,那股揭蓋后噴涌而出的香氣,豈是一般筆墨能夠形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