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一、 新店首期鋪貨流程 1. 進貨量及金額首先要根據(jù)店面的面積來決定。 2. 在進貨之前要假定一個平均進貨客單價。 3. 進貨量及金額的計算方式要以面積的單位平方來換算。 二、 鋪貨公式 1. 假設一個100㎡的服裝店鋪,進貨時按5個從低到高的市場價折取平均數(shù)(200+300+400+500+600)÷5=400元 ,按405折的發(fā)價計算進價為180. 2. 一個平方按兩個正掛和一個側(cè)掛(一個正掛三件,側(cè)掛冬裝掛6件/夏裝掛8件) 3. 單平方均鋪貨量為:3+3+6=12件 4. 單平方鋪貨金額為:12×180=1200 5. 即 該店的鋪貨量為12件×100㎡=1200件 6. 鋪貨金額為1200×180=198000元 三、 計算首期的鋪貨庫存比例 1. 當進貨量及進貨金額恒定以后,如果要計算首期的鋪貨庫存比例有三種方式: (1) 在季前追加30% (2) 在當季追加20% (3) 在季中追加15% 假如為了考慮風險可在每個階段中減少5%。即25%、15%、10% 2. 褲子的比例應占進貨值的25%~30%為宜。在計算褲子的比例之前,首先要考慮賣場的褲架數(shù)量。 3. 如其它情況依次類推。 四、 中場的補貨流程 1. 補貨分為補現(xiàn)貨和補期貨,補現(xiàn)貨為頭天賣次日補,這種情況一般是短線。補期貨是指賣到一定的周期后補貨,一般來說中線5至7天為一個周期為佳,長線10至15天為一個周期為佳,具體時間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 2. 長線補貨的具體細則: (1) 如當季貨品已賣到季初,暢銷時可按缺貨量的首貨制補。 (2) 如果賣到季中時補貨只能按照暢銷品斷色斷碼來補貨。 (3) 如果快賣到臨近過季15天時補貨只能按照缺貨量的20%來補。 3. 中線的補貨細則: (1) 如當季貨品在每月的上旬缺貨,暢銷時可按照實際量追加20%至25%的暢銷品進行補貨,但不能按照首貨制補 (2) 如賣到月中時補貨只能按照暢銷品斷色斷碼來補 (3) 如快賣到臨近過季15天時補貨最好按缺一補一得方式來補。 4. 無論是長線補貨還是中線補貨時,一定要分析店鋪的老產(chǎn)品的庫存量來恒定,如果新品與老品的庫存總和已經(jīng)超過應有庫存的30%到40%以上就要著重考慮以庫存消化來帶動新品銷售。 5. 當?shù)赇伒膸齑嬖?0%至25%左右時屬于正常庫存,也就是無論怎樣補貨,一定要和當前的應有實際庫存成正常比例,特殊情況除外。 6. 在店鋪賣場與庫房的庫存量分布時,最好以賣場占70%,庫房占30%的比例去分配。 7. 當換季一月后庫房內(nèi)的上個季度出現(xiàn)的停銷品最好以封包式庫存,這樣可以節(jié)約庫房空間和有利于盤點。 8. 補貨時應注意氣候及周期的變化。 五、 怎樣訂貨 1. 訂貨之前的準備步驟: 如果是老店定貨,一般要分析去年同期的A銷售情況、B產(chǎn)品情況、C庫存情況、及D市場情況。 2. “看款本領(lǐng)”: ABC款 形象款、基本款 商務系列、生活系列、時尚系列、運動系列、等
A 銷售情況分析: (1) 銷售情況的分析主要是指去年同期每個月的銷售量及金額,和銷售起伏,同時做成簡易式數(shù)據(jù)圖表對比。然后以每個月的銷售額折算出進貨價。 (2) 折算出進貨價是為了評估定貨時所恒定的一個參考值,但如果其中有的特賣貨品所構(gòu)成的銷售額,在定貨時的量化上要打折考慮進去。 (3) 同時 銷售的數(shù)量也要做一個分析。 (4) 可以以銷售縱橫表來體現(xiàn):
B 產(chǎn)品情況分析 (1) 在去年的銷售時一定要做好每月的暢銷款及滯銷款的分析,同時分析出暢銷和滯銷的產(chǎn)品特征、價位、及款式。 (2) 統(tǒng)計分析每個季度的產(chǎn)品銷售情況,主要是指所銷售產(chǎn)品的類別、顏色、領(lǐng)型及尺寸等以數(shù)據(jù)圖表做對比分析,這樣做是為了在定貨時加強判斷今年的貨品趨勢。 C 庫存情況分析 (1) 分析去年每個季度所出現(xiàn)的庫存情況,同樣也是分析庫存品的類別、顏色、尺寸、面料及領(lǐng)型。產(chǎn)品所占的庫存比例那些占比最大。這樣做是為了在定貨時期地知道哪些產(chǎn)品該適當控制它的量。 (2) 計算出庫存品的進貨金額及零售金額,以此可避免在定貨時出現(xiàn)的潛在資金風險。 (3) 計算一年的庫存和銷售總占比。 D 市場情況分析 (1) 分析去年的氣候及今年的氣候,應詳細到每個節(jié)氣時令。 (2) 分析店面消費群體及市場消費群體對產(chǎn)品的態(tài)度或接受程度及建議。 (3) 分析同行業(yè)產(chǎn)品的市場走勢及自己產(chǎn)品的走勢。 (4) 分析周圍商圈的變化。 (5) 分析自己的運作資金及周轉(zhuǎn)資金。 (6) 分析自己市場的優(yōu)勢及劣勢。 E 訂貨計劃流程
同期銷售數(shù)據(jù);銷售目標計劃;期末庫存數(shù)據(jù);店鋪貨架狀況及信息收集 (2) 設定營業(yè)期 (3) 營業(yè)期銷售目標預估 (4) 營業(yè)期銷售目標剖析 (5) 實際訂貨額預算考慮因素: a自然增長率:普通店鋪應不低于10%~15% b形象店應不低于15%~25% c目標設定:設定今年的生意額目標 d人員因素:員工素質(zhì)提高?積極性提高?管理提高? e貨品因素:訂貨準確性?款式? f管理因素:流程完善?制度完善? g競爭因素:同品牌的競爭? (6) 訂貨額拆分(量化)
a 貨品推出結(jié)構(gòu):各品類款式和庫存數(shù) b貨品設計理念:各系列的主題 c 貨品主推方向:推廣媒介和款式風格 d貨品現(xiàn)有庫存:庫存貨品款式尺碼 (8) 選款考慮因素 a 貨品推出結(jié)構(gòu) b 貨品設計理念 c 貨品主推方向 d貨品上市日期 e貨品價格帶 f貨品款式、顏色、面料 選貨優(yōu)先順序:貨期-系列-品類-價格-面料-款式-顏色。 (9) 款式下量
尺碼拆分:單庫存量*品類尺碼占比 達到暢銷款最大量,搭配款最小量
(10) 訂單檢查、修改 檢查內(nèi)容:a構(gòu)是否完整?款式數(shù)量(庫存數(shù)量)按系列/性別/品類劃分比例是否合理)?量與金額比例(按大類、系列、男女、品類、上下裝劃分比例是否合理)? b單庫存數(shù)量下量是否合理? C品類庫存尺碼下量是否合理? d款式選取是否準確 e單款顏色訂量比例是否合理 (11) 訂單審核確定 提示:貨品的選擇有優(yōu)先次序,但在貨品的分級過程中要綜合考慮貨品的各種屬性;不要急于下訂單,多聽、多看、反復篩選;在形成采購初稿后,一定要與現(xiàn)場管理及終端銷售人員進行充分溝通,調(diào)整完成最終訂單
A熟悉訂貨數(shù)量 B上貨波段 C貨品返單周期 D價格 E主推貨品(陳列賣點,洗滌) F當季促銷方案 G業(yè)績目標分解、庫存目標及獎金方案等
利潤庫存為10%~15% 正常庫存為20%~25% 紅線庫存為30%~35%
以貴陽市內(nèi)二級路段一個100平米的老店鋪從9.1號到元月1號四個月的銷售任務為100萬元,即秋冬兩季的銷售任務,如何以銷售任務額來分解進貨計劃、進貨金額、系列比例等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著手: 1:量化分解 上面提到假定貨品平均市場價為400元,出貨折扣為4.5折,同時假定100萬的銷售任務平均折扣按8折計算,那按吊牌價格計算應該完成的銷售額為125萬,即進貨金額應為:125×0.45=56.25≈56萬 同時為合理達到庫存概率,在銷售任務和做進貨計劃時應該降低20%的比例作為回避庫存風險,即實際總計劃進貨金額為:56萬×0.8=44.8萬≈45萬 按開頭的單件貨品市場均價400元,那進貨價格為180元,即應該進貨的數(shù)量為:450000÷180=2500件 余留的風險概率可在銷售過程中根據(jù)銷售情況做補貨方案的調(diào)整或補充。 | 中 服 聯(lián) | 服飾行業(yè)精英閱讀手冊 | | 設計 | 時尚 | 搭配 | 陳列 | 營銷 | 管理 | 營運 | 專注服飾行業(yè)、不雞湯、不勵志、遇見則改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