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居注,說白了就是一部圍繞皇帝的“流水賬”:大到軍國大事、小到吃喝拉撒,白天和哪個大臣開會,晚上由哪個妃子侍寢,樣樣皆全。起居注對于皇帝來說也是一部“絕密”檔案,唐太宗曾提出要求要看看記載的內(nèi)容,被遭到拒絕。 起居注,是中國古代由專職宮員逐日記錄帝王起居及國家要事的帝王言行錄和政府大事記。大到軍國大事、小到吃喝拉撒,白天和哪個大臣開會,晚上由哪個妃子侍寢,種種瑣碎小事都有專門的史官記載。纂修起居注的歷史最早可上溯至周代——天子“動則左史書之, 言則右史書之”,漢代正式出現(xiàn)了起居注的名稱, 其記錄內(nèi)容除帝王言行外, 還包括了官制變更、州郡省并、官員免遷等軍國政要。漢以后, 起居注的纂修逐漸成為歷代相襲的定制,基本上沿續(xù)到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可別小看了這部“流水賬”,古代編修國史所憑依的主要原始材料全靠它,同時也為子孫后代研究歷史提供了真實(shí)的史料。 唐貞觀二年(628),唐太宗在門下省設(shè)立起居郎二人。貞觀十年,曾為秘書郎的褚遂良出任起居郎一職。貞觀十六年四月的某一天,唐太宗問褚遂良:“你近來主持起居注,里面記了些什么呢,我可以看看么?”褚遂良為人耿直,很不給皇帝面子,他說:“現(xiàn)在的起居注,就像古代史官記錄皇帝的言行一樣,就是希望皇帝不要做非法的事。還沒聽說過皇帝可以自己隨便拿去看的!”唐太宗見褚大夫不卑不亢,話語柔中有剛,只好又問:“朕有不善,卿亦記之邪?”意思就是,我有什么不好的言行,你也要記下來嗎?褚遂良不假思索地回答說:“臣職當(dāng)載筆,不敢不記?!边@一回答直接又巧妙:皇上啊皇上,如實(shí)記載就是我的職責(zé),我可不敢玩忽職守。這時,黃門侍郎劉洎又來一句:“借使遂良不記,天下亦皆記之?!比嗽谧觯煸诳?,就算史官不記,天下的人也都記下來了。唐太宗只好打消了看起居注的念頭。這件事之后,唐太宗對歷史記錄的要求有所改觀。據(jù)吳兢《貞觀政要·文史第二十八》記載,唐太宗看本朝國史“太宗實(shí)錄”中關(guān)于“玄武門”事件的記載“語多微文”,就找來負(fù)責(zé)編修國史的房玄齡訓(xùn)話:這么一件舉國轟動的大事,你們寫得含含糊糊,隱晦不明。從前,周公討平管叔、蔡叔的叛亂,使周朝得以安定,季友毒死叔牙而魯國太平。我深明大義,所作所為與這些事相同,都是為了安定國家,以利萬民——“史官執(zhí)筆,何須隱晦?”房玄齡收到指令,立即和史官們刪除虛飾多余的文字,把玄武門之變直截了當(dāng)?shù)貙懥顺鰜怼?/p> 纂修起居注的傳統(tǒng)一直在延續(xù),但是間有中斷。到了清代,康熙九年( 1670年) 才正式設(shè)立起居注館,寫注的官員分滿文、漢文兩種??滴跷迨吣? 1718年), 玄燁指責(zé)原來的起居注官陳璋、趙熊詔私抄舊發(fā)諭旨, 泄漏國家秘密, 對于國家大事輕重不分,還“將朕之諭旨頗多遺漏”,一怒之下就撤掉了起居注館,把“流水賬”這事無巨細(xì)的工作交給內(nèi)閣來做?!爸涣詈擦治鍐T,于理事時輪侍班行”,如果有重務(wù)要旨,就叫內(nèi)閣的大臣們來記載保存。 參考資料: 1、歷代起居注淺述 2、唐太宗也無權(quán)看“起居注” 3、清代起居注的纂修 微思考:歷史上有哪位皇帝看過“起居注”? 當(dāng)前: 微歷史上一篇:微歷史:卡斯特羅遭暗殺637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