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秦皮 編輯:天地陰陽(ID:yinyangtiandi) 歲火不及,寒乃大行,長政不用,物榮而下,凝慘而甚,則陽氣不化,乃折榮美,上應(yīng)辰星,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nèi)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屈不能伸,髖髀如別,上應(yīng)熒惑辰星,其谷丹。復(fù)則埃郁,大雨且至,黑氣乃辱,病溏腹?jié)M,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泄注腹痛,暴攣痿痹,足不任身,上應(yīng)鎮(zhèn)星辰星,玄谷不成。 ——《黃帝內(nèi)經(jīng) 氣交變大論》 戊癸之年,火運主之,癸在天干之中位于第十,為偶數(shù)屬陰,代表運氣不及。 所以60年之中,癸酉年(1993);癸未年(2003);癸巳年(2013);癸卯年(2023);癸丑年(2033);癸亥年(2043)這六年,為火運不及之年。 火主宣發(fā),如果宣發(fā)之力不足,則陽氣不長,寒氣大行。 而夏之長氣因火的宣發(fā)之力不足而不能執(zhí)行政令。萬物與天地相應(yīng),由于天地之陽氣生長無力,萬物向上生長的力量也會不足。雖然草木榮發(fā),但陽氣卻處于下沉的態(tài)勢,就會出現(xiàn)草木無法長高,長壯的情況。 如果陽之沉降太過,會出現(xiàn)一片寒凝凄慘之象。這里的凝慘并不一定是你看到的景象,而是氣之變化。凝慘,這里就是說天地之氣一片陰寒。我們前邊提過,太陽之氣生于寒水之中,凝慘太甚,陽氣由此而不能生化。 陰盛則陽衰,陽氣不足以化物。但是萬物之所以榮美,皆因得到陽氣的溫養(yǎng),此時寒氣凝慘,所以榮美之象被寒氣所殺。而此時太空中的水星特別亮。 此時,民病如何呢? 由于心火宣發(fā)之力不足,心氣因此而病。 那么這個心病會出現(xiàn)哪些癥狀呢?在《氣交變大論》之中,心火不及的癥狀與《藏氣法時論》的心病癥狀如出一轍。 《藏氣法時論》說: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nèi)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jīng),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郄中血者。 本篇《氣交變大論》說:民病胸中痛,脅支滿,兩脅痛,膺背肩胛間及兩臂內(nèi)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甚則屈不能伸,髖髀如別,上應(yīng)熒惑辰星,其谷丹。 為何心病會胸中痛呢?就是因為陽氣不能施化,所以才有了各種痛,這些痛都是因為寒氣過盛導(dǎo)致的。 若寒氣更增,則水寒乘心,所以心痛。心主言,所以心病則言語不出,出現(xiàn)暴喑。 而太陽主諸陽之氣,內(nèi)經(jīng)有言,巨陽為諸陽之匯。而這個太陽之氣,生于寒水之中,寒氣太盛,生陽自虛。太陽主筋,陽氣虛則不能養(yǎng)筋。而太陽病,則腰似折,髀不能曲。 之所以會有如別的感覺,就是因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受邪,致使氣上沖,稱為踝厥。 太空之中的火星失色,水星亮度增加?;鹗芩?,所以谷不能長。火色為赤,主長,長用不行,所以丹谷停止生長而保持原有的顏色。 水氣太盛而自傷,土氣來復(fù)。 埃,指的就是土,我們平時經(jīng)常說塵埃,塵比較輕,埃比較重。塵漂浮在空氣中,而埃土則是沉降在地面上的浮土。在荀子所寫的《勸學(xué)》中有這樣一句話,【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所以這里的埃就是之土。 而郁則是指濕,正所謂郁蒸之氣。 所以埃郁指的就是濕土之氣,郁蒸于上,地氣升極而降,天氣下而為雨。土氣復(fù)則水氣被制服,水色黑,所以稱為黑氣乃辱。 病溏,就是因為濕氣膩滯。腹?jié)M,腳不停身體使喚,皆為寒濕之癥。 脾主運化,但是現(xiàn)實寒水太盛則侮脾土,而脾土來復(fù)又導(dǎo)致脾濕過盛。寒濕之氣反復(fù),脾之運化受阻,吃的東西不消化,所以不想吃東西。體內(nèi)濕水過盛,則不想喝東西。 寒中腸鳴,泄注腹痛,都是因為濕氣大勝引起的。暴攣痿痹則是因為陽不足以溫養(yǎng),寒氣主導(dǎo)則筋攣痿痹。太空之中的土星耀眼,而水星亮度減弱。寒濕相繼而勝,沒有燥熱,則谷不能熟,所以元谷不成。 氣交變大論,實則是陰陽變化對天地萬物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