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0年到今天,36年的時間里,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年增長率約為22.45%,中國真實的年通貨膨脹率約在11.9%。 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我們大致可以算出兩種模式下現在的100萬元,10年后和20年后分別相當于今天的多少錢。 老實說,基于1980年以來的數據預測有些太“猛烈”了——這是中國未來的經濟萬萬難以承受的。 如果在政治基本保持穩(wěn)定、經濟相對平穩(wěn)過渡的情況下。 按照購買能力計算: 現在的100萬元,在10年之后的真實購買力可能相當于今天的32—62萬元之間; 在20年后的真實購買力,可能相當于今天的11—45萬元之間。 按照占貨幣發(fā)行量的比例計算: 現在的100萬元,在10年之后的財富比例可能相當于今天的13—35萬元之間; 20年后的財富比例可能相當于今天的2—19萬元之間。 在這種情況下,在未來的財富管理市場中,高凈值人群考慮得更多的將是:如何規(guī)避風險,如何守住財富? 如何極大降低人民幣貶值壓力?
1、選外幣儲蓄賬戶和外幣理財 年化收益可接近30% 6.7是本輪人民幣貶值的起點還是終點?答案未可知。一旦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投資者兌換外匯,選擇處于升值空間的外幣賬戶可以分散風險、讓資產增值保值。以前文所述美元為例,若投資者在一年前兌換美元,按照美元定期儲蓄一年0.75%的利率,加上美元升值的部分,能輕松賺取8%以上的年化收益。 需要提醒的是,我國普通居民購匯額度受限,每人每年最多購買等額5萬美元的外匯。對高凈值人群,兌換外匯并理財只能避免一部分風險,防止錢袋的一部分縮水。 2、QDII基金 和外匯額度受限不同,通過投資海外的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基金配置美元資產沒有限額,且能賺取美元債券和儲蓄的收益,是個不錯的選擇。年初以來,國內155只QDII基金中有83只取得正收益,其中最高的一只年初至今上漲39.73%,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收益。 3、離岸儲蓄類保險 不受個人購匯的額度限制的還有境外寶箱,數據顯示國內越來越多高凈值客戶利用儲蓄類保單對沖貶值風險,購買香港保單的人群也越來越多。由于這些境外保單以美元或港元結算,回報率與美元利率有正相關關系,在美元對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也能提高投資回報率。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香港保單市場魚龍混雜,投資者在購買相應產品時需要了解好產品特點,防止被騙。 4、離岸美元結算債券 對于喜歡定息類而又較保守的投資者,可以購買離岸主權債券或上市公司債券。大部分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也有部分以人民幣、歐元、港幣等貨幣結算。購買債券無需承擔如債券基金價格上的波動,投資模式較像銀行定存。一般6個月派息一次,年期由1年至10年以上可以選擇。 5、投資黃金等貴金屬 今年以來,黃金無疑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資產類別之一。數據顯示,黃金最高曾上漲至1377.5美元/盎司,漲幅為29.89%。黃金現貨價格上漲的同時,黃金的相關資產也成為受益者,A股市場上包括山東黃金、中金黃金等在內的黃金產業(yè)鏈股票紛紛逆勢上漲。 在黃金持續(xù)強勢,接連上漲之后,有不少機構仍看好黃金。業(yè)內人士認為, 目前全球經濟環(huán)境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而各大經濟體都遇到了經濟發(fā)展上的瓶頸,但是同時和經濟發(fā)展瓶頸所對應的是全球流動性的寬松,由于這是一個相對矛盾的狀態(tài),黃金在這種狀態(tài)下一般會整體保持較好的支撐。 轉載請標注來源:財經三分鐘(ID:qgq18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