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取更多資訊 韓天衡的篆刻藝術及其貢獻 (選自高慶春著《韓天衡的篆刻藝術及其貢獻》) 韓天衡先生是我國當代藝術界公認的全能型美術家、理論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在書法、篆刻、國畫、書畫鑒定、書法篆刻的學術研究諸多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與貢獻。韓天衡先生不僅自身有著高超的藝術成就,同時對我們一代人產(chǎn)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韓天衡先生的篆刻藝術風標獨樹,歷久不衰,具有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對我影響至深。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我初學篆刻,懵懂之中,在一些報刊上見到了韓天衡先生的篆刻作品,感覺耳目一新,耐人尋味。八十年代中期《韓天衡印選》由上海書店出版,我特意委托在上海讀書的同學買來學習研究,當時如獲至寶、愛不釋手。這部印集可以說使我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領略了韓派篆刻藝術的風采,從他豐富多彩的篆刻面目上也深受啟發(fā)和影響。這本印集我愛不釋手,經(jīng)常臨摹、翻看,以致封面都磨褪了色。印集里的很多印作如“自強不息”、“是有留人處”、“百樂齋”等,都耳熟能詳,留在了記憶的深處,以致滲透到我篆刻的學習過程中,使我每每回憶起來,都能夠勾起一些美好的記憶,真是獲益匪淺。 出于對韓先生篆刻、書法藝術的喜愛,每當他有新作出版,我都是設法買到。通過不斷地學習研究,開闊眼界、吸收其藝術營養(yǎng),我感到韓先生的篆刻藝術之所以能夠有經(jīng)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他深深扎根傳統(tǒng)的沃土,不斷地進取,不斷地豐富完善自我,又不斷地吸收新的藝術養(yǎng)分。他在篆刻藝術領域諸多方面的貢獻,是令人欽佩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所出版的《天衡藝譚》、《天衡印譚》、《天衡印話》及前些年出版的《韓天衡印譜》、《韓天衡篆刻新作集》、《韓天衡鳥蟲百印》,以及放大本篆刻集等,我都認真地拜讀、揣摩、學習,韓先生篆刻藝術的點點滴滴對我都產(chǎn)生了潛移默化正能量的影響。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通過北京的朋友曹心源請韓先生為我題寫了一個印簽——“高慶春刻印”。這個印簽題得非常精彩,我十分喜愛,多次復印用在我的作品上。1995年6月,年方二十九歲的我在哈爾濱工作期間,在黑龍江美術館舉辦了首次個人書法篆刻展。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時我寫了一封信,想請韓先生為我題一個展名。時過不久,從上海中國畫院寄來了一封信,我打開一看,上面題寫“高慶春書法篆刻展”,墨跡清新、筆力老到,是典型的韓派行書,令我非常感動、深受鼓舞。 記得2009年的春天,我在張煒羽兄的陪同下到上海韓先生寓所拜訪。天衡先生熱情接待了我,對我的篆刻給予充分的肯定并且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改進意見,至今都銘記在心,并注意在此后的藝術實踐中充實和調整,使我在篆刻藝術之路上不斷有所收獲。 2014年秋,在韓天衡美術館開館不久,我有幸在張煒羽兄的陪同下到韓天衡美術館參觀學習。一千多件藝術珍品在這里陳列,使我大飽眼福、大開眼界。我再一次全面直觀地感受到了韓先生的書法、繪畫、篆刻藝術的獨特魅力與風采,享受了一次精神大餐。韓先生把多年精心收藏的藝術精品和自己各階段的精品無償?shù)鼐栀浗o國家,這種博大無私的胸懷我深深的感佩。 韓天衡先生的書學、印學的理論對我的影響也很大。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韓先生在報紙上發(fā)表了一篇關于改印的創(chuàng)作體會文章,我印象很深的是“山陰道”印作。韓先生把這方印每一次修改都記錄下來,包括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處是如何改動如何思考的,這個過程給我很大啟發(fā)。從中我也學到了篆刻修改的具體方法。另外,韓先生關于刀法運用的理論,特別是他對于丁敬、吳讓之刀法的推崇,對我影響也很大。 最近又讀到了韓先生一篇關于《篆刻六忌》的文章,談到忌草率、忌偏食、忌去古、忌匠氣、忌單一、忌自滿,他把多年來有關篆刻藝術的學習方法和心得都通過很淺顯的語言傳授給讀者,真是直觀、明白,如醍醐灌頂,又讓我悟到了許多藝術道理。從中也窺見了韓先生對待藝術的謙虛謹慎、不斷進取的真誠態(tài)度以及頑強、自信的精神世界。我雖然沒有成為韓門弟子,但是韓先生在各個時期對我的影響、幫助和提攜使我終身難忘、終身受益。 再談談韓天衡篆刻藝術的特點及貢獻。 篆刻藝術是天衡先生書、畫、印三者之中最為突出也最具特色的藝術項目。同時因其篆刻藝術影響之大、個性之鮮明、意境之高遠,對其書法、繪畫也都有著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促動作用。 韓天衡先生篆刻藝術的顯著特色就是延續(xù)了自清鄧石如、吳讓之、吳昌碩等藝術大師的“以書入印”的藝術理念,但并不止于此。韓先生將其具有特色的、獨特個性的草篆書體取之入印,輔之以相應的刀法和章法安排,縱橫捭闔,橫空絕世,形成了個性鮮明的韓式印風;他在章法的安排上打破常規(guī),新意迭出;他視野開闊,廣泛的吸納了繪畫及各方面姊妹造型藝術的長處為我所用;在刀法上尤其注重明清以來所積累的有關刀法的有益經(jīng)驗,活學活用,形成獨具韓派特點的用刀技法,特別是他的披削、淺刻等都具有典型的實踐意義。 鳥蟲篆印雖然不是韓先生的最早發(fā)明,但是作為韓派篆刻藝術的重要特色,鳥蟲篆印無疑是韓天衡先生篆刻藝術達到的一個新的藝術高度?!俄n天衡鳥蟲百印》收入的作品代表了作者在鳥蟲篆印方面所取得的藝術成就。韓天衡先生吸收了方介堪先生及前賢關于鳥蟲篆創(chuàng)作的藝術特色,綜合、融匯,別出新意地創(chuàng)造出具有韓式特色的鳥蟲篆篆刻藝術。韓先生鳥蟲篆不僅有屈曲盤繞的典型特點,而且更具有刀法爽利、線質簡約,高度概括及夸張變形,章法虛實、呼應留白等綜合性表現(xiàn),呈現(xiàn)手法,呈現(xiàn)出有別于古人和今人的獨到的藝術追求。到了七十五歲的年齡,還能夠刻出刀法精湛的鳥蟲篆,可以說是藝壇一絕,令人欽佩之至。 早在七、八十年代,韓先生即潛心研究,廣泛搜集古今印譜,編撰成《中國印學年表》,得到沙孟海等前輩的首肯,這是中國篆刻史上舉足輕重的一部專著。2011年韓先生主持出版的《中國篆刻流派創(chuàng)新史》則以篆刻發(fā)展歷史為線索,以歷代開宗立派的篆刻大家創(chuàng)新為立足點,用全新的視角審視和挖掘篆刻傳承創(chuàng)新的歷史背景及藝術特點,鑒古知今,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借鑒意義。除此以外,韓先生多年來潛心研習篆刻理論,2014年又將多年積累的藝術文論匯集成冊《豆廬藝術文蹤》,集多年來書法篆刻研究成果之大成。他平時發(fā)表的諸多的書法、篆刻理論研究文章,沒有就理論而談理論,而是更多地將自己多年創(chuàng)作實踐積累的經(jīng)驗和古人的學術成果結合起來,深入淺出、觀點鮮明、有的放矢。文字篇幅不長,但思想含量很豐富,對于年輕人書法篆刻實踐的指導意義非常大。 近年來韓先生主持出版的《篆刻三百品》、《韓天衡篆刻近作》、《豆廬印選》等著述,可謂老當益壯、新作迭出。這些印集既能夠反映出韓派藝術既往的一些藝術風格和特點,同時也呈現(xiàn)出作者對嶄新領域的探索和追求。無論是技法還是意境追求等方面,韓先生都是不甘人后、新意迭出,這源于他的自強不息、勤奮耕耘的“攻藝”精神,以及敏銳的藝術洞察力。每一方印石的創(chuàng)作都滲透了他多年藝術積累和創(chuàng)新、求新、出新的藝術理念。韓先生有幾句名言對我激勵極大,如“傳統(tǒng)萬歲,出新則是萬歲加一歲”,“藝術講究不可無一,不可有二”。韓先生有一方印叫“藝不厭詐”,可稱其出新觀點的高度概括。從這些思想中可以看出韓先生對篆刻藝術的基本理念,他雖然立足于傳統(tǒng),但在“出新”上有其獨到的藝術立場與實踐。這無疑對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具有積極的引領意義。 韓先生多年來不僅傳道、授業(yè)、解惑,獎掖后學不遺余力,還熱心于公益事業(yè)。他的人格魅力為人們所稱道。 韓天衡先生是一棵藝術常青樹,他在書法、篆刻、國畫藝術領域上的實踐、探索及取得的成就、達到的藝術高度,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就和榮耀,也是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具有典型意義的一個特例,值得深入借鑒和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