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太人的育子理念被視為是世上最成功的家庭教育 一、眾所周知猶太人的成就,那他們的親子教育原則是什么? 1、猶太人在三千年前就沒有文盲。 2、猶太人的孩子七歲的時候就飛龍在天,因為他們特別重視提問。爸爸媽媽交待,去學校要向老師多提問。老師特別鼓勵學生提問。而中國的爸爸媽媽卻是強調孩子聽話。很多老師也不能真正意義上的鼓勵學生提問。 3、猶太人中流傳著一句話是說:“不做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他們把光有知識沒有才能的人喻為“背著很多書本的驢子”。他們認為,一般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而沒有任何的創(chuàng)新,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思考是由懷疑和答案所組成的;學習便是經常懷疑,隨時發(fā)問。懷疑是智慧的大門,知道得越多,就會懷疑得越多,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發(fā)問使人進步。 4、猶太老師說:這張考卷如果只照我說的去做,只能得九十分,如果從別的書上得來的答案,得九十五分。怎樣才能得一百分,自己想的就可以得一百分。這些考一百分的就是將來的諾貝爾獎得主。 5、猶太人強調創(chuàng)造性。猶太人主張學生努力思考。會成功是屬于會思考的人。思考分兩種,一種是本質性的思考,一種是功能性思考。任何一個學生問問題,老師絕對不會把答案說出去。拉比口袋里裝著故事。遇到問題,拉比不會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你,而是告訴你一個故事,聽了故事你可能理不懂了,不懂也沒關系,你會去找答案。你自己悟的更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嘛。思考勝于技術。要生存,講究技術。生活,講究品質??墒亲罡呒壥且鎸ι鼏栴}。生命講究意義。 6、不懂思考的人適應社會,懂得思考的人開創(chuàng)社會。 7、華人的特色,聽的時候很感動,聽過很激動,過不了多久就忘光。 8、華人的父親不管育兒,猶太父親負責教育孩子歷史,教給孩子危機感。 9、要毀滅一個民族,先毀滅他的歷史。 10、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一般不命令,而是提問。一是比較性問題,相似或相異;二是因果性問題;三是歸納性的問題,從很多事件中找出普遍原理。講了歷史故事后會問:為什么經歷那么多困難? ![]() 家庭教育很關鍵 二、你認為的教育就是教育嗎? 你以為的教育,幾乎約等于學校教育,你以為把孩子送進名校就萬事大吉、前途無量。 可是你以為學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嗎?也許有的家長還會回答說:不,除了學校教育,還有家教和補習班。學校、家教、補習班,也許現(xiàn)在還要再加上各種服務于課堂和作業(yè)的教育軟件和科技產品,所有這一切教育,不就是圍繞幾本教材,完成幾次考試嗎? 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重要得多。 孩子越小越是如此。學校里學的知識固然有其價值,但孩子更多的時候是在自愿向父母學習。真正關心孩子的成長,不是去關心哪里的學區(qū)房又降價了,去哪個省高考更容易,而是保持自己的精神成長,擁抱新事物,熱愛生活,并且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第一時間回應孩子的問題,一起聊天,一起分享時間。 教育的核心要素就是時間,你在哪種教育上花時間,孩子就會變成怎么樣的人。 也許你心里清楚得很,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存在種種問題,但是現(xiàn)實逼得你不得不去關注學區(qū)房、補習班,你也不想這樣,但是束手無策。如果你內心不安,那么你給到孩子的家庭教育恐怕就是百般糾結的、無奈妥協(xié)的。教育是行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是錢砸出來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你以為的教育,就是語數(shù)外理化生政史地,就是文科和理科。 學科之間豎起一座高墻,學死不相往來。如果僅是校內學習這些內容也罷,繁多的作業(yè)和繁重的壓力,讓孩子在課內學習之余,也無暇去海量閱讀,沒時間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 基礎教育是在孩子未成年的時候為成年后的獨立生活做準備,這些框定的學科與孩子要面對的生活有多少相關性?值得每一個家長真正為孩子去深思。 如果你認為孩子所有的學習時間都應該被這幾個科目占據(jù),那我問你,難道經濟學不值得學嗎?心理學不值得學嗎?邏輯學不值得學嗎?如何進行時間管理不值得學嗎?獨立生活能力不值得學嗎?醫(yī)學常識不值得學嗎?哲學不值得學嗎?人際交往不值得學嗎?編程基礎不值得學嗎?關于性、生命、死亡的常識不值得學嗎? 廣泛通識,對任何事情都知道一點,比這些框定的學科學習重要的多。孩子越小越是如此。我們需要時間去對什么都了解一點。 現(xiàn)在,交叉學科和綜合學科大量出現(xiàn)。這些基礎學科知識固然重要,但在信息時代這樣一個變化如此迅速的時代,在網(wǎng)絡獲取信息如此便捷的時代,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這些知識的價值:哪些依然是與未來生活相關的要素知識?哪些是需要被淘汰的上個時代的滯后信息?而如何有效獲取信息和知識,如何有創(chuàng)造性地鏈接信息和知識的能力,比知識本身都重要的多。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
|